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澳洲和世界时政 查看内容

澳大利亚中国合作发展数十载

2020-12-4 11:31| 发布者: 迷宫 | 查看: 3955| 原文链接

我们来回忆一下从上个世纪80年代澳对中国都做了些什么?
我转此文没有为谁歌功颂德之意中国困难时发展过程中,作为发达国家伸出援助的手,没有什么功德而颂,我只是希望来自中国的澳洲公民们知道这些.

随着中澳两国双边协议于1981 年的签订。在过去数十年中,澳大利亚向中国提供了超过12 亿澳元的援助,项目遍及中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据统计,澳大利亚曾资助800 多名中国高级专业人员、学者和政府官员在澳大利亚的大学深造;还派遣了450 多名志愿者在中国工作。

澳大利亚的援助为中国的诸多领域带来了切实的变化,如卫生领域(包括艾滋病防治)、环境保护、扶贫、水资源管理和改水设施、农业和社区发展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湖南零陵柑橘品种改良项目是一个简单但非常有价值的项目。我知道中国有着悠久的、值得骄傲的柑橘生产历史,但在上世纪50 至70 年代出现了严重的停滞;随后,柑橘产量从1970 年的50 万吨增长到了1997 年的1000 万吨。我们为这些做出了贡献。”——Bob Hudson,零陵柑橘品种改良项目组组长(任期自1982 年至1986 年)

“上世纪80 年代中期,我们在位于甘肃省的项目中应用了“农业系统”方法,旨在确保我们建立的农业体系的坚固性并适宜该地区特有的黄土土壤。我们建立了农民与负责农业拓展的政府官员之间的坚实合作关系,确保了我们的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当得知我们的工作帮助提高了这一中国最贫困农业地区之一的农民收入,那种感觉真的很好。” ——Huon Hassall,甘肃草原农业系统与发展项目经理(任期自1986 年至1989 年)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上世纪 90 年代初,中澳双方就削减援助项目数量并扩大个体项目规模以及将中国最贫困地区纳入援助范围达成了协议。项目致力于通过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应对环境挑战和支持可持续发展以及为女性提供更多机会,帮助中国消除贫困。

“在我们完成连接都安瑶族自治县偏远山村与广西其他地区的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的几十年后,我有幸见到了黄汝明(音译)女士。1990 年,在广西开展农村综合发展项目期间,她曾是三郎(音译)小学的第一任老师。她向我讲了如下的一段话,当时我把这段话记了下来,希望有一天可以与他人分享:得益于这所新的学校,我的生活发生了改变。澳方的发展援助永久地铭刻在了都安县人民的心中。拉烈乡新大桥的墙上镌刻着这样两句话,‘金桥飞架刁江水。中澳友谊深似海。” ——Anne Rigby,发展署二等秘书 (任期自1991 年至1993 年)
“那时,青海社区发展项目是当时中国最大的通过捐赠筹集资金的小额信贷项目。该项目与其他类似项目的不同点是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贷款的用途,而不仅仅限于买羊买牛等等。我们深深相信中国人民的创业精神,而他们也用自己辛勤的工作作为对我们的回馈,充分体现了贷款的价值。” ——Alastair McKenzie,发展署二等秘书(任期自1996 年至1999 年)

“青海社区发展项目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建设道路与供水设施、建立小额信贷体系、以及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家庭收入。项目的成功得益于中国政府的支持,在项目结束后中方继续开展了相关工作,并扩大了规模。” ——Charles Davis OAM, 青海社区发展项目(任期1995 年至1996 年)
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
“2011 年9 月,我与几位澳大利亚议会议员一起访问江苏太湖。我们视察了一座污水处理厂,这座处理厂获得了中澳环境发展合作项目提供的资金援助。当时所看到的情景令我们印象深刻,并且在我看来,这是高端技术交流与合作的优秀范例之一。” ——Rebecca Bryant,发展署参赞 (任期自2010 年至今)

“青海林业项目为中国偏远贫困的青海省边区保护了数万公顷的树木。该项目保护了相关地区的地表土和生物多样性,为青海当地政府部门引入了林业资源管理与机构能力建设方面的全球最佳实践。当地农民学会了如何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开展农业活动。” ——来有文,青海林业项目办公室主任兼社区基金经理 (任期自2002 至2003 年)
“参与喀斯特地貌环境恢复项目是我最愉快的人生经历之一。我有机会结识了有着不同教育与文化背景的朋友,对我来说,他们每个人身上独特的价值都值得我的尊重。我的一位项目同事说道,该项目提倡参与性的方法帮助她和她女儿改善了彼此之间的家庭交流,这让她很开心。项目完成后,我的工作一直与农村地区发展有关。”  ——黄海云(音译)负责该项目的翻译工作,目前在广西大学民族与社会学研究所工作

“我感觉非常幸运有机会来到中国为那些遭遇巨大困难的人们提供帮助。我在天使之家工作,这是一家小型的非政府组织,致力于提高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宣传残疾人权利。我非常热爱这份工作。在中国的生活以及在天使之家的工作是我一生中最激励人心、最具挑战性且最充实的一段经历。” ——Olivia Roseman,广西安琪之家康复与教育中心,第30 批澳大利亚青年发展大使成员,2010 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