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心情感悟 查看内容

在大陸打工的台灣老同學

2020-12-1 22:09| 发布者: hugoyung | 查看: 7612| 原文链接

過去幾年,斷斷續續地,我都會回台灣老家以及大陸走動(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只有相隔兩地),回到台灣,除了見見長輩,就是找一些舊識、好友敘舊,這裡想談談後者。

我的小學同學之中,至少有那麼幾位,是有大陸工作經歷的,他們之中有人返回台灣定居了,也還有人與台灣家人相隔兩地,獨自在大陸奮鬥努力的,因為我小學就讀於台灣的鄉下地區,同學家境普遍很一般,因此他們都不是大老闆,只是在大陸的台商手下,當個台幹打工族;過去,沒有微信這麼有效率的即時通訊軟件,聯繫起來是有些難度的,幾年前我透過其他同學,輾轉間接拿到這幾位台幹同學的微信帳號。

其實我是打從心底佩服這些同學的,隻身在大陸奮鬥並不容易,要知道大陸的環境很競爭,相較之下,台灣就略為悠哉,雖然工作的強度還是高於澳洲。我最終聯絡上了A同學以及B同學,他們一位在大陸中部,另一位在廣東,教育背景則等同於大陸的中專(台灣叫做高職,是高級職業技術學校的簡稱)。A同學與B同學到大陸的時間,都差不多是在2007年前後,A同學在某台灣大廠當高級主管,B同學則是在傳統產業當銷售。平時他們兩位都很忙,甚至是週末都得加班,因此,除了年假或其他長假返台的時段,平時要與他們透過微信聊上個十分鐘都是很奢侈的事。

A同學很有幹勁,是個十足的工作狂,在我們這種40上下的年齡來說,多數人有了家庭,都想與家人一起生活,而他卻拋下台灣的妻小,獨自在大陸努力多年,他乖乖地住在員工宿舍,老婆又時常不定時過去探訪,應當是不會跟其他人亂搞關係的。我曾問他,為什麼要去大陸,他說:“大陸的市場以及機會是台灣沒有的,是我當初自己跟公司要求外派大陸的,過來之後就沒後悔過。”明年,他最大的小孩,就要從台灣的高中畢業了,他說,他會讓他過來申請他居住城市的大學,他還打算在大陸買個房子,甚至是準備自己出來創業,看來A同學已經做好全家移民大陸、落地生根的準備了。對了,我忘記說,A同學與我聊天,是在今年中秋假期期間,當時他回了台灣,在台灣要隔離兩週,回到大陸又要隔離兩週,他是在大陸隔離期間的工作空檔的某個禮拜天(還是要上班),與我聊天的。

不同於A同學,B同學至今仍是單身狗,B同學基本上比A同學難找,畢竟他是做業務的,業績等於一切,面臨表現不佳,被炒的壓力也更大,平時微信找他,不太有時間搭理我,只是簡單地回幾個字,當然都是可以理解的。在我多次轟炸之下,某個禮拜天,他終於在開車找客戶的空檔,與我語音了;B同學跟我說,他前些日子,在疫情期間,被困在台灣,一度無法返回大陸上班,他跟了快5年的老闆,給了他一個期限,如果在那個期限之前無法返回大陸,那就可以待在台灣吃自己了。由於台灣方面的旅行限制,像他這樣的普通台幹,似乎是無法隨便出境台灣的,詳情我也不大清楚,總之,他說他是透過當地的台商協會,使用他們給的台商名額,才順利回到工作崗位。我問他為什麼要在大陸工作,他的回答是:“台灣工作生活穩定,但薪水真的太低了!” 單身,使得他覺得應該掙更多錢,來保障自己的下半輩子,他在大陸一個月可以掙將近兩萬人民幣,但在台灣可能連這個數目的一半也沒有。

其實,除了他們之外,我還有許多其他的同學朋友,常年定居或者時常穿梭往來大陸、台灣,有台灣或大陸高學歷背景的、有不少人擁有外國身份、外國名校學歷背景的也很多,有人是打工仔、有人是自己創業當老闆,有人給自己家裡的公司打工、或者繼承家業,之所以舉這兩位同學當例子,是因為他們沒有家人堅強背景的庇蔭(沒錢、沒特權、沒學歷),完全是靠自己的能力闖出一片天的,像他們這樣的台灣人,其實在大陸還有很多很多,他們雖然在大陸工作,但也是兩地繳所得稅,他們在大陸努力的薪資,有那麼一部份,也進了台灣政府的口袋。

當我問到政治立場的時候,他們兩位的回答倒也都很一致,那就是台灣民粹搞得亂七八糟,內政經濟越來越糟糕,多多少少已經影響到他們在大陸工作的心情了,其實,只要沒有被意識形態束縛的正常人,應該都會這麼想。他們短期內都沒有回台灣定居的打算(A同學甚至打算舉家搬到大陸),因為“薪資”是很實際的問題。因此這樣看來,未來台灣的經濟情況若繼續惡化,他們待在大陸的可能性就會繼續加大,這應該算是磁吸效應,是台灣無法迴避的問題。而現在,即便台灣處處選擇與大陸為敵,但台灣的菁英,除了出國,其實選擇前往大陸就讀高校或工作的比例,依然沒有下降的趨勢,在一個貧富差距逐漸拉大的社會(台商擁有多數資本),大陸其實是台灣中下階層翻身的最後機會,而隨著大陸自身快速的發展,這扇門會慢慢地越縮越小。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