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目前8岁,创立了一个科学俱乐部,在科普的时候发现密度这个概念很难被小朋友理解,就在上个假期的时候研究了一款密度学习的桌面游戏。我帮他去IPAustralia申请了创新专利,因为也不知道别人之前是否已经做过相同的事了,后来批了,看来我们是澳洲第一个做这个概念游戏的。 游戏包括一张棋盘,有密度卡片,色子以及四个不同密度的棋子组成。 现在孩子有意吧这个专利转换成商品,换了钱好买他心爱的Pokemon卡 我们也觉得想法不错,但是如何操作,上来请教。 目前我们有棋盘,卡片,色子和棋子大约10套,可以在Ebay上出售,也可以去学校先卖一下试试。 请问还有别的方式推荐吗? 比如和玩具公司联系,他们会感兴趣吗? 联系玩具厂批量制作,自己成立公司卖? 还有其他建议吗?多谢多谢 孩子在科普方面也有一些积累了 自己创办的科学俱乐部已经进行科普活动超过一年了,每周一次没间断过。现任悉尼大学物理系主任Dr Karl亲自为俱乐部题词,并带着孩子去Ultimo的ABC 媒体大楼面授科普经验。也收到了悉尼大学数学系形象大使 Adam Spencer和澳洲现任通讯部长Paul Fletcher的鼓励信。 此前做科学老师的唯一住手在学校协助主持科学大棚活动一年。 入选Australian's Got Talent 2020 (澳洲有天才)活动,主题是科普,已经参加过导演试镜,后来因为社交距离问题,活动暂停。 在2019年联合国和国际应用纯度化学协会联合举办的元素周期表挑战中获奖。收到包括现任大悉尼地区市长 Clover Moore,现任通信部长 Paul Fletcher,地区议员 Aliste rHenskens 的祝贺信。 被悉尼大学科学学院邀请参加2019年国家科学周庆祝活动,在悉尼大学 Great Hall (哈利波特大楼)表演压轴节目,登上庆祝活动Twitter首页(目前还在)。结识了科学学院院长,物理系,化学系和数学系的负责人。 获得澳洲科学学会举办的2019年 Science X Art小学组一等奖,作品登上 Science Matter 2019年年鉴。 曾被中国达人秀节目澳洲组选中,但因为中文不行没能晋级。 科普作品元素周期表之歌被中国科技馆选中,被制作成卡拉OK展示间和声控电子墙,服务26.6万参观者,最近收到了中国科技馆的感谢信。 5-6岁时曾经深入研究应用数学 - Chess。获得悉尼地区,新南威尔士洲国际象棋比赛年龄组冠军奖杯12个,奖牌14枚。 4岁科普恐龙获得好评,故事被澳洲主流媒体Daily Telegraph 和 9NEWS,中国中央电视台4套节目相继报道。收到动画片恐龙列车(Dinosaur Train)里面的主持人 Dr Scott(美国某大学副校长)的签名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