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并不知道什么 有一些行为很奇怪,孤立来看,似乎很简单,容易理解,可是放在一起看,就很有意思了。 比如说,刚来澳洲的时候,有过几个打工经历。先在一家华人餐馆做杂工,老板是个越南华人,是七十年代越南排华时逃出来的难民,他经历了打工攒钱,然后自己开餐馆做老板。他人很苛刻,也很粗鲁,不尊重人。他常说他当时的老板怎样刻薄,他怎样一路艰难走来。他的意思很明显,不要怪他刻薄,因为他是这么过来的,所以这也是我的待遇和我的路。 我还在另外一个餐馆打过工,老板也是一个越南华人,七十年代来澳洲的难民。老板人特好,有礼貌,吃饭时,会问我们想吃什么,他会做给我们吃。生病休息一天,也不扣人工。(那时在华人餐馆打工是没有病假的。)和我们聊天,他也会讲到他初来澳洲在餐馆打工的经历,告诉我们他的老板是一个十分蛮不讲理的人,对员工很苛刻,所以他很理解一个初到异国他乡的新移民的困境。 多年来,我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同一个“因“,却有两个截然相反的”果“。就这个例子,“因“是“我的老板对我很不好”,它有两个果;一个是“所以我也可以这么对你们。” 另一个果是“所以我要对你们好,不让你们重复我的遭遇。” 生活中这种例子很多,比如说,在民间,常听说“媳妇熬成婆”,所以,一个婆婆说“我是这么熬出来的,你受点委屈怎么啦?” 而另一个婆婆说“我是这么熬出来的,所以我不会让我的儿媳妇再受这样的委屈了。” 在农场,生活很清苦,只有素菜吃,回到上海,发现在农场朋友中,有些人特喜欢吃素菜,理由是“在农场吃了很多”;有些人特恨素菜,理由是“在农场吃了很多”。 听到过这样一个段子:中国人说,人这么多,如果都谦让了,怎么行?日本人说,人这么多,都不谦让怎么行? 一样的文革,一样的中国人,遭了一样的罪,几十年后,有些人一听到文革歌曲,会翩翩起舞,而有些人却会咬牙切齿。 有人说,智能手机让我掌控了一切;有人说,智能手机掌控了我一切。…… 后来,自以为找到了答案:“素质”,可仔细一想,发现又不对,什么是素质?素质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一样的环境会导致不一样的“素质”? 后来,看了一些书,才知道,其实,人的每一个行为后面都有一系列很复杂的因果联系:一个行为的发生,是在大概一秒钟前,他的大脑进行了某种运作,促使了这个行为的发生。然而,在脑神经运作前几分钟,又是什么图像,声音或者气味等触动了脑神经系统而引发了这个行为?再朝前推几个小时或者几天,是什么荷尔蒙起了作用,而影响了感觉,刺激进而触动了脑神经而使它引发了这个行为?这个人在几个星期前或者几年前,他的环境是如何改变了这个人的大脑,并因此改变了它如何对荷尔蒙和环境刺激做出反应?你还可以继续追溯到这个人的童年,他的产前环境,遗传组成。我们还可以更广泛,深层地探讨他那里的文化对住在那里的人所产生的影响,当然还有那里的生态环境是如何促成了那里的文化,还可追溯到几千几万年以前,人类行为的进化过程。 看样子,那些奇怪的因果关系不是“素质”这两个字就可以那么简单地加以总结了。那么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了。 发现,读书好处之一,就是能让自己意识到,其实,我并不知道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