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价值观的问题 大概两,三年前左右,回上海,收到一个电邮,学校同事发的,说他和太太马上要到上海了,约个时间,找个酒吧去喝一杯。 那天,我去了,同事的儿子在中国什么地方工作,知道老爸和老妈来了,所以也带着媳妇一起来上海和父母聚聚。在那里聊得很开心,同事还讲了一个有关他和他儿子的一件事。 那年,他儿子十八岁(儿子现在已三十多岁),中学毕业,考上了大学,但还是住在家里不走,他老爸暗示了几次,无效。有一天,老爸趁他不在,到他房里,把他的东西打包,放在门口过道上,等儿子回来,跟他说,我帮你把东西整理好了,你什么时候搬出去? 当他们在谈论这件事的时候,没有抱怨解释,也没有bad feeling,就好像是在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看我写的“明年的今天……”)。 他们父子就象普通人的父子,互相尊重,说话的时候也是充满着爱。 人类在很多地方上都相通,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很多价值观即使有不同,相差也不会太远。有时,我们在谈论所谓的价值观不同,其实,本质上不是价值观的不同,而是我们衡量价值观的标准有异。 常听人说,西方人缺少家庭温暖,人情淡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西方人,东方人,对家人都很重视,但是,在具体表示爱的时候,方法很不同。比如说,早上有学生迟到,查他的日记本,父母给的原因是“睡懒觉”;去露营,看到一个学生穿得很少,提醒他父亲,(他父亲开车送行李来学校)是否多应该带一些衣服,父亲的回答是,“不用担心,他会学会的。” 最让人震惊的是(以前是,现在已习惯了),学校有好几个智力能力有问题的学生,平常是去特殊学校,但他们父母坚持要把孩子放在一般的学校里一星期一到两天,理由是,孩子大部分人生将是在正常的社会里度过的,他们要让孩子尽早接触、习惯一个比较艰难,但终将面对的环境。 这些做法是不是都“不近人情”?但谁能说这不是爱?谁能说这不是一个带有远见的,深切的爱? 写到这里,想起了一个多年以前看到的故事,发生在中国:一个年轻的母亲,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她的丈夫深爱着她,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十二、三岁。有一天,这个母亲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发现得了癌症,被告知,只有一年可活。 晴天霹雳,悲痛欲绝,但这一年还是要活的,怎么活?作为母亲,最大的牵挂当然是女儿了;怎样和她一起度过最后的一年。还没到家,她已经知道了。 下午,女儿放学回家,这母亲没有把得病的事告诉女儿,只是把她叫到跟前,很严肃地对她说,(大意是)从今天开始,家里的事你也得承担起来,特别是自己的事要自己做。 在后来的日子里,尽管女儿很不习惯(因为以前被惯坏了),有时还会哭闹,耍脾气,但是,母亲没有心软。 故事的结局是,当母亲扛不住了,不能再隐瞒自己的病情时,女儿已经一是个很能干的孩子了,已经能独立生活了。 这个母亲没有改变对女儿的爱,她只是对孩子的爱和教育有了一个新的衡量标准:哪一天我不得不离开她的时候,我能放心的走。 价值观就是你赋予某个事物或者观念多少价值。绝大多数人对家庭,家人是赋予最大价值的,但我们选择衡量标准是天差地别的。 在这些父母心目中,能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诚实,坚强,能做决定的人,才是父母最大的爱的体现。爱,一样的,但用什么方法去体现爱,去完成爱,个人有个人的见解。 在生活中,发生了冲突,少去朝“价值观”这方面研究,多去调节一下你的衡量价值观的标准,很快,你就会发现,其实,我们都差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