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心情感悟 查看内容

如何区分内心欲望与所谓的寻找自我

2020-3-27 11:52| 发布者: stevenwu73 | 查看: 1554| 原文链接

这几天换了电脑,不得不要整理以前的电脑文件,才发现近8年前居然写过那么多读书笔记和感想。估计有几十万字,拣一些现在看来仍然有意义的发出来:

现在社会又掀起个性解放潮流,大谈有关做你自己的话题,很多人以做真正自己的名义为放纵自己欲望的行为找到支撑理由。但我观察思考后发现市面上的所谓做你自己有几个层次:

一层是有商家推动的,比如某某东西你值得拥有之类的,这一类的作你自己实际做的是直接刺激人的欲望,而不去让人们去探求理想,比如你值得消费,你值得搞一夜情等等。这是最浅薄一层的做自己,但我们确实也被这种刺激欲望的口号所环绕和影响着,也需要对其保持警醒。

第二层被被激起的需求是对过往的缺失的渴望,实际上是未治愈得伤痛。比如小时候买不起洋娃娃,成人之后摩挲着毛绒玩具能让人回到那种温暖的感觉中,小时候买不起新鞋子,现在可以月月都买。这层欲望其实是在企图填补成长过程中因为缺失的伤痛所形成的坑洞,但这样的坑洞靠这样的方式其实是永无法填满的,因为人无法真正回到小时候那个伤痛的情景,人留恋回味的是当时缺失的痛楚和目前有能力去满足的那一刹那的感觉,所以现在成人买1千双鞋也填不平当时对一双廉价凉鞋的渴望。这层比第一层的欲望隐蔽的多,需要细细体会才能区分他和内心自我实现的愿望的区别。我觉得主要区别是对内心自我实现的追求过程是让人满足的,不论结果如何。而对伤痛的填补是焦虑的,永远填不满,没钱时候焦虑,有钱还嫌不够多。没有可以填满的时候。

只有把第一层欲望,和第二层填补缺失伤痛的渴望都去除后,这时浮现出来的才应该是真正内心的需求。这一层次的追求才是所谓的追求自我实现。但因为有前面两层欲望的包裹使得很多人实际上只是在追逐低层的欲望却以为自己是在自我实现。如果想要体验追求自我实现的内心满足感和快乐,需要认真下功夫去体察内心不是喊几个口号刺激出的欲望就是内心深处的需求。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