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心情感悟 查看内容

疫期日记:纪念,是为了不忘却

2020-3-17 11:17| 发布者: violinlearner | 查看: 10309| 原文链接

4月4日 纪念,是为了不忘却

今天是清明,在阴雨中为故人烧纸钱。烧到中途一阵急雨袭来,却没有浇灭火焰。记忆中这是第一次顶着大雨寄托思念。 这边的世界已经混乱不堪,愿那边的世界能太平安好。

今天也是我所在的社区交响乐团应该上台演出贝多芬专场音乐会的日子。虽然在疫情的日子里仍然每天坚持拉琴,但是无比想念和几十人一起享受的音乐。不管有多少观众,我们每个人都倾情演奏,难以想象自己是那恢弘乐章中的一份子,忐忑紧张却又是那么快乐的时光。

今天当然也是悼念死于疫情中的人的日子。丰碑和纪念馆承载着纪念的内容和职责,但是这不意味着个人就卸下了记取的重任。每个人都应该记住庚子鼠年发生的一切,宏大叙事和小人物的微观记载,是历史的不同角度。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纪念,是为了不忘却。



3月31日 塞上牛羊空许约

日本的天满宫是祈祷学业的地方,比较有名的是北野天满宫,常有学生成群结队去求好成绩。 去年秋天在京都,路过锦天满宫,想到自己一个月以后有一个日语考试,相当没有把握,就拜拜吧,心中默念如果能通过的话就4月份来还愿 - 因为当时已经订好了4月的机票。

几周前拿到了通过的证书,已经没有了欣喜,因为那个时候我就明白无法如约去还愿了。希望神灵能够原谅我的失约,非不愿也,乃不能也。

誓言是这世界上顶顶没用的东西之一,哪怕许诺的时候充满诚意。塞上牛羊空许约。人类总觉得自己是万物之灵,但是大自然会训诫我们,让我们知晓自己的渺小和不堪一击,并嘲笑我们的傲慢与愚蠢。

3月30日 口罩

上周上小提琴课的时候我俩还把德国的不许2人以上聚会当玩笑说,仅仅过了一周,这就变成了澳洲的现实。老师说这个规定好啊,小孩子来上课的时候,就可以把多嘴的妈妈拒之门外。sorry, no third person is allowed, 他得意地笑了起来。我问他会骚扰上课的妈妈多吗?他说时不时会有。有一个小女孩的妈妈因为上课时候不停插嘴对女儿施压而被他禁足6个月不许踏进他的琴房。如果让每一位教琴的老师来写写奇葩家长的故事,估计也是一堆不足为人道的辛酸。

今天去上课给老师带去了10只普通外科口罩和5只P2口罩。

本以为他会像拒绝厕纸一样拒绝,但是犹豫了一下之后决定收下了。可能是因为我的态度比较坚决,不容许他拒绝。我说你或许一直用不到,疫情过了就丢了也没事;但是我把口罩放在这里,万一你有需要呢?我知道你有的用会感觉比较心安。

网课,口罩,这些以前没有过的概念直朝老先生扑面而来;2020给世界带来巨变,也改变了每个个体微小的日常。



3月28日 疫期中的party

周五下了班往往是西人喝一杯的时候,但显然在当今的疫情下这也成了遥不可及的奢侈。

晚饭后出门快走,街道非常安静,很偶尔也有一两个散步者,一般会主动绕到马路对面,避免擦肩而过。

但是走着走着怎么看见远处灯光明亮,听到音乐和人声笑谈,难道有人敢明目张胆违反社交距离令吗?走近一看,两家邻居分坐在篱笆两边的高脚凳上,隔着篱笆笑谈,距离目测应该有2米左右,所以不能特别细语轻声。其中一家还把自己的大灯打开照亮,可以看见人们手里还端着酒杯,背后还有欢乐的音乐流淌。要不是场面诡异,其实气氛特别的轻松友好。那时候我真想手里有相机,记录下这特殊时期下才有的特殊一幕,留给以后的人看。

We are living in extraordinary time. 我们正在经历着历史的惊涛骇浪,被裹挟着去向茫然的未知。


3月26日不负光阴

由于规则进一步收紧,芭蕾舞班也毫不意外的停课了。至此我的所有兴趣爱好只剩下还能练琴以及在操场跑步了。

平时的生活被排练和上课排满,每天工作之余都忙忙碌碌的;现在这些大部分陷于停顿。然而这不意味着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做沙发土豆。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宅在家里时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最重要的第一条就是要保持routine.

今天在家里的白板上给自己安排了“排班表”,记录自己的锻炼和学习情况,也是给自己的一个提醒。

这样的日子不知道会有多久,但是我决心等这一切都结束的时候,身体要更fit, 精神要更富足,琴艺要更提高,日语要更流利。不管是几周还是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当我再能上台拉音乐会,再能整理行装去日本旅游时,我要对自己说:疫情的日子里也没有辜负光阴。


3月24日:独特记忆


我的小提琴老师大概70多岁,是一位非常老派的绅士。他自己说一生爱音乐,爱小提琴,除此之外别无所长。于是他是这个时代罕见的没有手机的人,家里的固定电话也是非常非常古老的以前Telstra免费送的那种。

当然他也是没有电脑,不用电邮的人。乐队80号人有什么事情群发电邮就行了,但是对他就得专门打电话。每学期结束,他会给每个学生发出发票,是用邮政寄送的,哪怕每周都会上课见面,他也得正式给你写信。

疫情之下,每个人都多少受到影响,文艺界人士也不例外。和乐队经常合作的一位小提琴家所有的演出都被取消了,已经住回了父母家。有教琴业务的人士稍好,但是随着病例数越来越多,限制措施越来越严格,有一天不许面对面教琴和学琴了也是相当可能的。 我很多次都暗暗为老师担心,一来担心他是高危人士,接触的人多风险高;二来如果教琴业务没有了,他就失去了收入,而他这样的人又怎么怎么可能转向网上教学。

奇迹居然发生了。昨天去上课,老师得意地指着钢琴上一个平板告诉我:我在set up网上教学。什么!我惊得下巴差点没掉下来。你!网上教学 ! 老师羞涩地一笑,是女儿在帮我设置。先在几个乡村学生身上试用了,用好了就可以在有需要时转向大部分学生。我知道老师有几个乡村学生,每周或每两周坐火车90分钟来他这儿上课,一上就是俩小时。网上教学对于他们来说绝对是福音。

2020让世界改变,包括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而一位从来不用手机不用电脑坚持看报看书不理网络的七旬老先生开始学习网上教学给我带来的震撼和冲击,或许会成为我对2020的独特记忆。


3月23日 最后的外食

在non-essential service关闭的命令于今天中午12点起效之前,去了咖啡厅吃早餐。虽然身处全世界咖啡最好的城市,但是一直对咖啡没有执念,喝也可不喝也可。但是在禁令生效之前,就是想着怎么也要去坐在店里喝一杯。

堂吃的客人有10来个,大家都隔着桌子分坐的,店主说堂吃到12点,之后只可外卖。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因素,咖啡异常的香浓,果然是美食之都啊,平均水准非常之高。早餐的beetroot和牛油果都给的很慷慨,鲜榨的橙汁非常好,要说有什么缺点的话就是量太实诚。

曾经以为的理所当然,在这场灾难面前都变为“非必须”,坐在店里吃个brunch, 闲来去旅游,都被疫情剥夺。所以这个世界上有什么理所当然呢?世界经历了几十年的相对和平富裕和稳定,可能对身处其中的人来说都只是幸运,而非必然。

结账的时候给了50不用找了。很多人在失去生计,在提心吊胆,在勉力维持。愿所有人都能安然渡过难关。只要活下去,就有希望。


3月21日 当时只道是寻常

因为头发实在不可忍受,于是周末进城去剪头发。跟这个理发师已经好几年,看着他生意越来越好,我这个熟客也要提前2周预约。然而今天店里静悄悄的,显然不同往日。理发师说留学生肯定是没有了,而那些过年没有回国没有被困的,现在也觉得中国安全而回去了,他的生意自然也是一落千丈。时代的一粒灰,飘过重洋落到个人身上,就是一记闷棍。

自从过年以后我再也没有在饭店吃过饭,今天来城里剪头发,决定无论如何要去吃一顿西餐换换口味。打电话给去过好几次的意餐馆,那头居然说不清是要接受预约的还是不能接受预约,只能说walk in试试。到了门口发现店里挺空,还没顾得上高兴,就被告知因为新的限令无法接待。政府刚刚推出了每四平米一人的规定,店堂小一些能接待的客人数就很受限制,哪怕眼睁睁地瞧着柜台位置都是空的也不能坐。这是一家入选过全球最佳50佳意餐的餐馆,周末曾经一位难求,谁又能想到,现在却到了有了空位却坐不下去的地步。人间翻云覆雨手,哪怕再有想象力都预料不到这么一幕。

好在隔壁的饭店比较大,还能接待客人。入座之后循例问今天的special是什么,侍者说没有,她的表情仿佛是说,还要什么special,有什么吃什么吧,谁知道明天还能不能吃得到。我决定不计较她的态度,一本正经地从前菜到主菜到甜点点了全套。前菜不错,主菜略普通,甜点是土豆冰淇淋配白巧克力,意外的好吃,让我很高兴,高兴中又有些小小的难过。店里的客人以如今的判断来标准算是相当不少,灯光有些昏暗,食客都低声细语,有些复杂的情绪在流动,每个人似乎对大难临头还要贪图这一点口腹之欲有一些难言的罪恶感,所以哪怕是欢笑,也是压得低低的;而所有工作人员无论如何都假装不出高兴的脸,让这点欢笑也变得有些羞耻和难堪。

打扮整齐去城里剪头发,然后找个饭店吃一顿,曾经是我每几周要进行一次的生活常规。餐馆有时候吃得满意,有时候有这方面那方面的小小怨言 - 原来这样的日子并不是永远的,是会说没就没的,所剩的一点是要小心翼翼当做仪式对待的。当时只道是寻常,而在逃不过的命运共同体中,我们失去的又岂止是寻常。


3月20日 音乐抚慰伤痛

音乐会取消了,旅游也取消了,多少让我有些沮丧。理智上我明白这和世界上成千上万人正在遭受的苦难不值一提,情感上有些无所适从。毕竟这些年已经习惯了一年拉几次音乐会,至少去两次日本。

但是米兰一位小提琴手的视频鼓舞了我。在现在疫情最严重的意大利,这位小提琴手每天下午6点准时出现在他家的阳台上,面对大约10栋公寓楼组成的中庭花园,拉起他的小提琴。意大利的卫生当局每天18点会宣布新的病例数和死亡人数,那是一天中最为沉重的时刻,于是音乐家选择在这样的时刻用音乐抚慰自己和他人的心。

渐渐地邻居们都会按时等候在阳台上或中庭花园里,在黄昏时分沉浸在他美妙的琴声中。在镜头里邻居们的脸上满是期盼,阳台上打着意大利国旗,夕阳最后一道光照在最高的楼层,中庭花园里人们保持适当的距离仰头倾听,都是他的忠实观众。而万里之外的我,也在这样的琴声和影像中得到了安慰,并且汲取了力量。

之前第一篇日记讲到疫情让音乐会取消,艺术被抽离之后我们谈不上生活,只剩下了生存。我错了。艺术没有消失,它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存在。没有了舞台,还有阳台,还有庭院。没有了买票入场的观众,还有热心的邻居,家人,还至少可以拉给自己听。只要心中怀有对人间的爱和悲悯,音乐将一直流淌。

[yt]zUbg79qEowo[/yt]


3月19日 疫情严峻下更需要time out



从年初以来,每天受到疫情消息的狂轰乱炸,从中国到日韩,到欧洲,终于到了澳洲。论坛,群,各种社交媒体,无不是疫情以及围绕着疫情的相关消息,最近的囤货又注入了新的焦虑元素。

在这样的情况下,芭蕾舞班还没有停课,但是去参加的人明显减少了,每个人都可以保持政府建议的距离。当音乐响起,跟着老师舞动,什么都不能想,因为一想就会做错动作。于是那90分钟就成为了精神排毒的天堂,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病例的数字,没有抢购的恐慌,纷扰的世界被艺术之美拦在了门外。教室里没有什么人拥有着芭蕾的完美体型,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当我们吸气挺胸打开双肩,想象天花板上有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着身体挺拔;当我们踮起脚尖,让肋骨内收保持平衡,目光跟随着手的姿势尽力表达优雅 - 那时候的我们就活在美的世界里。

根据概率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会感染病毒,但是让人不健康的因素并非病毒一种,心理的焦虑和恐慌同样也是无形的杀手。我们需要了解疫情,了解必要的措施,保护好自己和家人;但同时我们也要给自己 time out,要以兴趣爱好转移对不良情绪的注意力。愈是乱世,愈要保持冷静和沉着。

大敌当前,请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精神健康。


3月18日  寂寞的樱花季

昨晚政府号召海外澳人赶紧回来,今天看到的新闻就是把全球范围内的旅行建议都升级到Level 4 Do Not Go了。

作为一个日本旅游爱好者,这几年我几乎每年春天去日本看樱花,今年也不例外。大概半年前就订好了机票,慢慢规划行程并充分享受了这个过程。有一些心仪的温泉酒店在官网和订房网站上都不收一人,不死心的我一家家写邮件去问,答案都是可以的。10多个邮件锁定了三家酒店,都各自有过如沐春风的交流。如今同样要一家家写邮件去取消并致歉。坚持到现在才取消也算是一点小小的执着吧,为了我喜爱的旅游地,为了不草率给这些业者添麻烦,到了今天自己也觉得尽力了。

作为一个赏樱者当然也会关注樱花情报,毕竟流光易逝樱花易碎,从开花到飞雪,可能只有一周到十天的期间。看完今天的新闻也不得不把在行路版的樱花情报贴停止更新,因为再去任何地方旅游已经不现实了。

东京的樱花14日已经开始开放,本周末京都也要开花了。本季注定会是一个寂寞的樱花季,但是樱花的生命并非为游人存在,草木枯荣,四季轮回,你去与不去,樱花总是静静在那里,花开花谢自由之。

只要安好,只要好好地活着,来年仍可期。

3月17日: 没有了生活,只剩下生存

按照每年的常规,我所在的一个社区交响乐团在复活节前一周会举行第一场音乐会,今年也不例外。今年恰逢贝多芬诞辰250周年,4月份的音乐会会是贝多芬专场,其中有一首是贝多芬三重奏协奏曲是我最为期待的。钢琴、大提琴和小提琴三位独奏在乐队的烘托下演绎贝多芬,这也将是我参加乐团以来第一次在舞台上见到三重奏协奏曲。

但是这注定是一场被病毒的阴影笼罩的无法上演的音乐会。2月下旬欧洲的疫情开始爆发,而钢琴和大提琴还在欧洲巡演。他们原计划是3月底回到澳洲,在和乐队排练配合后4月份上台。到了3月初,他们紧急联系表达了可能无法如期回来的担忧,也有可能回来后还需要隔离,这会给音乐会带来很多不确定性。于是乐队紧急更改了曲目,把三重奏协奏曲改成了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 好在小提琴独奏的演员人在澳洲。

乐队重新发了谱子,也重新印刷了宣传资料。大家学习新曲子只有一周的时间就接到了第二个不好的消息 - 小提琴独奏演员可能接触了病毒,也无法来演出了。与此同时,政府也禁止了500人以上的集会。虽然我们是个社区交响乐团,演出的场地不能容纳500人,但是公共集会,演员和观众安全等问题都是无法回避的,况且政府还有可能降低大型集会的人数上限。

上周六大家如常去排练,但是9点过了,排练仍然没有开始。大概过了10分钟指挥讲话,和大家讨论音乐会是否还要继续,还能继续?因为乐团里有很多高龄退休人士,他们应该是高风险人群。经过沉重的讨论之后大家举手表决决定取消音乐会,气氛相当压抑。

休息过后大家并没走,各自拿起乐器,指挥也站上了讲台。我们为自己演奏了排练了一个多月的三首贝多芬曲目。欢乐颂本该是慷慨激昂的,在一片恢弘之中,我如何听出了曲终人散的感伤。回到家里,收到正式的电邮,音乐会取消,排练也取消,乐团进入半解散的蛰伏状态,直待进一步通知。

看看论坛,看看群里,看看周围的人,从厕纸到大米,大家关心的都是囤货 - 这当然无可厚非。我只是想到了全世界的艺术家们,这群人本来收入就不稳定,现在各种演出都取消了,如何度过严峻的疫期?而这个世界抽走了艺术,也就抽走了灵魂。在没有灵魂的日子里,面对天灾人祸,我们失去了生活,只剩下活着,只为了生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