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读万卷书 查看内容

宇文.

2020-2-8 05:59| 发布者: absent11 | 查看: 7062| 原文链接

七日凌晨醒来后,看到李文亮医生去世的微博刷屏,总想写点什么,惰性帮我忍住了冲动。
七日夜晚临睡前,听到华晨宇的寒鸦少年,望着自己一双许久未曾打字的手掌,终究还是忍不住。

“武汉八君子”
“新冠病毒吹哨人”
哈佛医学院为其降半旗(已被证实为谣言)
国家监察委员会派专员赴武汉调查

一夜之间,李文亮医生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精神领袖,成了一位追求真相的领路人。可他与那些逆向前行,从外地支援武汉并至今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又有多少不同呢?

对,他死了。网民们甚至开始引用后人评价鲁迅先生的话:“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可我看到的李文亮,那张广为流传的微信截图中他说的是“大家不要外传,让家人亲人注意防范”,警察训诫书中问他你听明白了吗?他写下的“明白”二字。 当然,我也听到了他说希望自己早日康复与同事们继续奋斗在一线,我不否认他是一名值得尊敬的医务工作者,但这与精神领袖,领路人差之甚远。

在我们上千年历史长河中,有岂余身之殚殃兮的屈原,有中间多少行人泪的辛弃疾,更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这些精神领袖不但在当世顶天立地,更留下许多波澜壮阔的诗文影响至今。明清几百年文人风气世俗化,但依然能看到在颐和园投湖的王国维。民国时代,物资极为匮乏,但依然有宁愿饿死不吃美国粮食的朱自清,有视死如归的闻一多。他们虽然已经没有多少作品,但至少精气神仍在,绝不会因为一纸训诫书就不敢发声。

我想李文亮医生并不想被当成这样的人物,然而这个时代又太缺少强有力的声音。春节不能出门打牌,不能吃火锅烤串,不能看电影谈恋爱,而此时吹哨人的死亡给了压抑许久的人们一剂多巴胺,我们终于发现除了面无表情跟着其他人喊加油外,还可以狠狠的抱怨一下这个社会。这是我们的悲哀,也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悲哀。

我更愿意相信李文亮就是那个还没长大的寒鸦少年,他终于可以在被钳制的现实中解脱。不用再挣扎,不用再压抑,不用再背负盛名,带着他自己爱看的《彼得潘》,想飞就飞,再自由一次。


走吧,走吧,别随便歌颂。
走吧,走吧,别大声反驳。

或许,最难是把自己驯服。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