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读万卷书 查看内容

华人社区这场关于“隔离”的争论,正是哲学史上有名的“电车困境”

2020-2-3 14:38| 发布者: 虞宅与美丽 | 查看: 17759| 原文链接

终于开学了。

随着新州教育部在公校开学前一天下午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从中国回来的学童应当在家隔离14天再返回学校,似乎为近几天来各个华人本站不支持任何群吵得昏天暗地的话题画上一个休止符——其实争论也不能算完全结束,看看后续的新闻还是有各种愤愤不平。

也不止海外华人社区为“中国回来的孩子要不要延迟两周再上学”而争吵;微博上也在为“上海人该不该拒绝和湖北人同机”闹得不可开交。一方指责另一方自私,另一方希望这一方自律——普通民众的警惕和被排斥者的委屈,都不难理解,这个时候政府出面给出政策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也是澳洲政府目前做到的。

当我们回顾这场争论,并试图理解双方的立场和利益,你会发现我们生活中会不乏遇到这样两难的选择,一种道德的窘境,让你细思极恐。

毕竟,正如霍布斯在《论人性》中所言,“发生在一个无辜人身上的苦难,也有可能发生在所有人身上”。

我们今日面对武汉人,湖北人,中国返澳人员的态度,很有可能,会成为下一次我们在困境中时被对待的方式。

所以,保持理智的思考是一件很可贵的事情。尤其在看似尘埃落定之后,我们需要理解在一个公民社会里功利和道德之间的博弈,以及社会机制所能掌握的平衡,找到实践可行的办法。


下面这个视频,从社会学,哲学,心理学和法律的角度,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思路。

——这是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一个公开课,由哈佛大学法学教授Michael J. Sandel教授。20多年来超过一万学生听了他的课,这是哈佛有史以来听众最多的课程。


在这个课堂一开始,Sandel教授就提出了这个非常著名的电车困境假设:

“刹车失灵的电车在轨道上眼看就要撞死5个工人,另外一个轨道上有一个人。你会不会把电车车扳到只有一个人的铁轨上?”

What would you do?




[yt]kBdfcR-8hEY[/yt]



麦克尔·桑德尔(Michael J. Sandel)(1953-) 是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哈佛大学政府学教授,美国人文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成员。1975年,获得奖学金赴在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Balliol College,Oxford)深造,作为罗德斯学者获得博士学位。


桑德尔在哈佛所教授的本科通识课程《公正—该如何做是好?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注意,这是一门”本科通识课程“,类似于一门常识课。但是选修人数曾创下哈佛大学的历史纪录。


在桑德尔的课堂上,道德问题从来不是黑白分明的,他所制造的道德窘境十分尖锐,以至于唯一的解脱途径就在于思考。


——正如现在读这篇文章的你在做的一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