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心情感悟 查看内容

回乡偶书 之 非典 (十)

2020-1-23 14:42| 发布者: Pippa | 查看: 3080| 原文链接

今早醒来看到的第一个新闻就是武汉封城。迅速、果断,点赞一个。这次疫情勾起了很多03年非典的回忆:

2003年二月,春运刚刚宣告完美结束,广州街头悄然出现板蓝根热。华灯初上,下班的人们争先恐后在药店门口排队,五块钱一包的板蓝根冲剂千金难求。

三月,电台电视开始辟谣,一时间病毒查根溯源的讨论甚嚣尘上,众说纷云却不得其解。有同事家属在医院工作,我们得知不少内幕消息。知道这只病毒极其凶险并无确定的医疗方案,又称进口药罗非抗生素是最好的预防药。当时有大厦出现确诊病例,我们老板还要派人进场工作。终有“死士”接令,英勇进场。大家人心惶惶,敢怒不敢言。善良的同事托关系搞了盒罗非给他们,也可谓患难见真情了。

四月,非典病原终于明确。政府正式宣布疫情。广州由于是初发城市被严格控制,据称已被封城。少数开私家车的漏网之鱼妄想突破省界也被当地群众赶回广东。一时间四面楚歌,广州人第一次感受到被隔离的绝望和悲凉。诺大一座城市,瞬间便被抛弃了。当时广州城内生活如常,物资供应无差。广州人认识了钟南山,学会了分辨非典症状,学习日常消毒和病理隔离。每天最新确诊和死亡数字牵动千家万户。咳嗽是社交大忌。只要有一声咳嗽,身边前后左右立即全体避席。口罩逐渐成为日常衣着的一部分。人们带着歧视目光看待戴口罩者。戴口罩者目不斜视,我行我素,一时间竟分不清敌我。

五月,新闻陆续传来好消息,据称医生已经找到抑制非典的治疗方案,越来越多患者被抢救回来。然而,身边医护战线的消息源头却不断传来悲歌。我们从而得知治疗方案凶险异常,命救回来,药物副作用会严重影响病人后半生的生活质量。不少火线上的医护人员都提出如果受感染不接受治疗的要求,这也是医护人员的死亡率会比普通病例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六月,传出病人康复出院的好消息。新确诊病例越来越少,康复率每创新高。七月,气温升高。非典忽然间就刹车止行。到了八月消失的无影无踪。

当时还有个小插曲。我们公司一个同事二月份的时候因肺炎入院,三月份出院。我们对应症状认为她是非典。当时她坚持自己不是。到七月份,同事忽然接到医院通知回医院验血。医院最后确认同事有非典抗体,证实当时她真的是非典。我们一众与她日夜相对的同事面面相觑,无言以对。想当初我还坐她身边打火锅呢。死神就这样擦身而过!

回到这次的疫情,武汉已经封城,国家也已经对外发布了新闻会,应对比03年快捷多了。我给政府点个赞。广州这边,民情淡定,人们从容应对。花市、市场等闹市人流明显减小。也没人去抢购板蓝根。但是呢,疫情公布不到两周,广州这边口罩已经脱销。又逢新春假期,网购快递大部分停止,防护口罩千金难求。看新闻,武汉地铁现在每天消毒三次。反观香港,公共交通公司免费向乘车市民派发口罩。一个月前(19年十二月)我到香港(也就是武汉肺炎刚传出的时候),香港各处公共设施已经实现每两小时消毒的措施。机场已经对进港旅客进行体温测试。当时我还觉得香港小事化大,现在看来还是比较有前瞻性的。

我个人预测,这次疫情估计也要等到七月份气温上升才会完全抑制。据说这种病毒怕热,受不了高温。另外中国疫情控制中心主任明说了,这病毒对儿童的传染力比较低。就这两点,我觉得澳洲的朋友可以安心。

还想提醒一句:还没回国的朋友,能不回去就不回去吧。现在的情况是病毒还在进化中,凶险程度未知。各地如果被封锁,你就回不来上班上学了。已经回国的朋友,记得要消毒哦。战术上重视病毒,战略上要自信,不要恐慌。共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