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心情感悟 查看内容

系列四:要追求幸福的亲密关系为什么要不断自我成长和完善?

2019-12-17 08:54| 发布者: stevenwu73 | 查看: 2156| 原文链接



追求幸福生活是很多人的生活目标,但她却不是易得之物,当然幸福的生活状态并不一定要通过亲密关系中才能寻得,也可以通过宗教信仰,对热爱事业的全身心投入等途径获得,但这些独自修行之路不在本篇思考之列。
如果是在亲密关系中想要求得幸福生活,那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两人间的互动,互动中有收获所得也需要有付出,保持一个动态平衡的关系。那是不是做到所谓的尊重差异,相互包容就能达到一个非常理想的幸福状态呢?我觉得可能还不够,即便是能做到上面说的一个基础,亲密关系的双方还是需要有意识的主动的不断寻求自我成长和完善,才可能真正达到一个理想的幸福状态,而不是仅仅因为调整期望而达到的一个双方可接受的不冲突的状态。

每个未经成长和雕琢的生命个体在进入亲密关系之前其实已经都形成了自己的需求模式。这主要是由每人独特的成长经历决定的。为了形象的阐述我的理论下面用图示来说明:





1,2代表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锯齿的边缘代表他们各自的需求模式,比如有的人是需要他人百般呵护的模式,被人呵护的时候感到特别有价值感和被爱。有的人是照顾型的模式在照顾他人之中可以获得心理的极大满足。 现代婚恋网站如百合和佳缘上的一些类型测试就是可以帮助自己和他人了解自己的最主要和明显的互动模式。我们看到图中1和2 的上半部分是很般配的,一个人想要的恰恰是另一个愿意且能够给予的,而且两个人都从这种互动中能得到满足感。这样是不是就可以得到幸福生活了呢?在理论上如果1的需求锯齿正好和2的需求锯齿是相吻合的话那么确实可以无为而治,天然达到一种琴瑟相合的状态。但这种可能性只存在于理论中,因为从概率上来算人的心理需求不会只是一个肯定是多个的组合,那么找到一个相配的并不难,如果假设人一共有100种心理需求,那么找到一种最主要的需求相吻合的概率是1/100,那么两种相合的概率是多少不是1/200,而是近似于一万分之一,这个概率是指数级的关系,所以现实生活中找到多个需求正好能相互配合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那么我们抛弃求全的想法,仅仅着眼于最主要方面的相吻合是不是就可以呢?就像上面图示的关系,我觉得这样的关系模式甚至比双方完全不匹配还要麻烦。因为如果双方完全不相符的话这个关系被认识的比较清楚而且很快能发现并有一个结论出来,而上面这种关系往往会陷入长时间的分合纠结之中,因为他们有一个双方很满意的连结,所以在关系初期感觉很甜蜜,能持续较久的时间,但等其他需求随着时间浮现出来的时候就会产生很激烈的冲突和不满,但要到结束关系时又会对感到很相合的那面非常不舍,因为毕竟有一个感觉很好的一面,放弃这个关系就能找到更好的吗?于是在这种纠结之中,距离远远近近分分合合会消耗很多时间。而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对于提升相互的关系品质却几乎没有用处。直到有一天或者麻木了,或者受不了。

而自我成长和完善为什么是探求幸福亲密关系的必由之路呢?因为自我成长和完善不是把幸福寄托于寻找相合之人的概率中,自我成长和完善做的事情就是使双方的互动边界变得柔而富有弹性,这样即便双方需求不是很配合有一些空隙和重叠,因为这样的弹性也会达到很好的契合,就像下面图示一样。所以虽然自我成长和完善虽然是条艰辛之路,但在亲密关系中如果想要达到幸福状态可能还真没有捷径可走。



系列一:如何解决我们生命中曾经的伤痛
https://www.oursteps.com.au/bbs/ ... ead&tid=1556167

系列二:关于亲密关系中的改变和改造
https://www.oursteps.com.au/bbs/ ... ead&tid=1556244

系列三:关于亲密关系中的沟通
https://www.oursteps.com.au/bbs/ ... ead&tid=1556345

系列四:要追求幸福的亲密关系为什么要不断自我成长和完善?
https://www.oursteps.com.au/bbs/ ... ead&tid=1556548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