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香港记者被诊断出患有氯痤疮,引发公众对警察部队大量使用催泪弹的担忧。 《立场新闻》记者陈裕匡周三在脸书撰文,表示医生证实其患有氯痤疮。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称,这种病与接触二噁英直接相关。 ![]() 陈在抗议活动的第一线报道长达24周,他说别担心他会照顾自己的健康:“即使我今天撤退,也不会改变我的身体状况。” 公共卫生研究小组质疑,氯痤疮的发生是否与暴露于催泪弹有关。催泪气体的关键成分在高温下,会产生类似二噁英的物质。该组织在周四的一份声明中说"二噁英可以通过皮肤,食物,水,空气和其他途径进入人体"。并引用科学论文说,二噁英在人体中不容易被分解,20年的时间才能使毒素减少一半。 从6月开始示威运动以来,警方使用超过数千发。家庭,学校,养老院,商店和办公室中的人受到催泪弹的影响。仅在星期二,在香港中文大学和其他地区的冲突中,警察就发射了约1567发催泪弹。 上个月警方证实,他们购买了在中国大陆生产的催泪弹,此前当地媒体援引警方消息(“不愿透露姓名的”)报道,外国进口催泪弹库存已接近耗尽。 原文链接: https://www.hongkongfp.com/2019/ ... ic-health-concerns/ ======================分界线========================== 垃圾,特别是塑胶垃圾焚烧产生二噁英不是常识吗?一向呼吁环保的媒体这时好像失忆一样。自己放火烧爽了,现在开始担忧二噁英。呵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