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自己就是插上幻想翅膀的天马,能自由翱翔于长空。应当尽量让他们看到漫天星斗,当他们适应了眼前的纷乱,绚烂归于平凡,最终选定心仪的星宿绝尘而去的时候,我们在背后为那些光辉闪耀的翅膀而喝彩。 相信所有的家长对孩子未来都很关心。如果把孩子比作人造卫星,那么有些家长已经拼尽全力为孩子设计好了从发射到成才的最短航道。那么问题来了-----要不要给孩子设计航道? 很多父母凭借自身的人生经验,阅历或是社会认可度等标准得出了孩子获得成功人生的最佳路径------ 做一个有一技之长,财务自由,受尊重的人。以此指导孩子并为之奋斗。一句俗话“都是为了你好”代表了心声。 那么成功人士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我的父亲曾经在大约20年前给一些诺贝尔奖得主发信提出过类似的问题,他们应该是当之无愧的成功人士,他们是这样说的。 保罗伯格博士--- 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他在回信里谈到了自己的经历。 他说:“我们每个人都走在寻找自己幸福的道路上。” “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学校拒绝了对我们这些精力过剩的学生采用那种死记硬背刷题的方法,老师鼓励我们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去书籍或者实验中寻找答案。现在看来,这不是一种效率最高的方法,但却是一个回报最丰厚的办法。大学以后,老师甚至鼓励我们提出超出所有人知识和经验的问题,思考那些找不到答案的事情。这使我成为了一个愿意在已知经验之外新领域里冒险的人,找到了那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欢乐-----新的发现,开创新的事业,进入无人涉及的领域。” “我认为教育能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帮助学生发展追求创造性方法的原动力和好奇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过的东西将会忘记,但是提出问题和寻求答案的能力却不会丢掉。任何地方的学校都应该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教育。” 杰罗姆卡尔博士– 198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他是这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我非常不愿意建议家长们如何教育他们的孩子。如果非要说的话,我想讲两点:一是支持孩子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即便在他们读书的时候会改变好几次;第二,我见过许多家长企图为孩子们选择未来的专业,这种企图会伤害孩子与家长自己,并最终失败。” 研究了100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童年生活之后,我们发现 -----这些科学家小的时候大多是普通孩子,没有明显的与众不同。 -----大多数科学家在青少年时期就对各种科学奇妙现象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他们孩提时大多兴趣广泛,而他们的父母鼓励孩子的爱好,不强求他们学习某一门知识或技能,不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 -----他们有的从小就成绩优秀,有的从小却并不努力,甚至成绩不及格。 -----他们的成长历程中总有一位或者几位“与众不同”的老师,这些老师不急于灌输现成的知识和答案,而是激发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并独立思考寻求答案。 -----兴趣和好奇心给孩子带来了莫大的乐趣。研究是艰辛的,一次的成功往往伴随的是无数次的失败。即便遇到挫折和失败,他们也能津津乐道探索过程中的收获和经历。 很多第一代移民由于自身的经历和所受教育的惯性,普遍盼望孩子成年后能拥有一份收入稳定的好工作,对于创造力反倒没有那么期待。于是精心规划了航道,陪读陪练陪写作,家长苦口婆心孩子就是不上道这感觉有没有很熟悉?症结在哪里呢? 首先,作为移二代,境遇已经完全不同,没有父母那种语言不通,背景不同,不可避免在一头雾水的忙乱中完成PR申请,医保申请,入籍,租房,择业,购车,购房,结婚,生子,选择幼儿园,择校,必须迅速适应当地的社会体系,税务体系等等任务,而这些对于孩子来说都不是事。据此看来,某些曾经的顾虑反而变得形而上学了。家长是否应当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未来呢? 其次,孩子不是工艺品,家长也不应该是雕刻家。强加给孩子的人生再好也不是他想要的人生。有的家长说孩子懂什么,他们哪里会选择?让他们选,他们都去玩电子游戏了!有些家长给孩子选择了音乐,美术,体育,编程等兴趣班就是为了避免孩子过度的接触电子游戏。但是却遇到了别样的迷惑,是推着孩子发展这些兴趣还是让孩子自由发挥?有的家长每次督着孩子弹钢琴都会闹一肚子气,觉得花钱看不到效果。与其这样次次不欢而散倒不如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取舍,总结。 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选择的关键在于放弃,所以 成功 = 放弃 调侃一下,不过人生莫测,何必为没有发生的事情而烦恼呢? 足友海之女的孩子通过了牛津大学的面试被录取了。家长很幸福的出来分享经验。 总结下来三点: 1,孩子要身体好,常运动才能有旺盛的精力面对挑战。 2,支持孩子的兴趣,尽管会变来变去。 3,一些人生的关键时刻借助外力,比如大考之前也做短期的突击培训。 少年行事如天马行空。千万不要早早的套上缰绳,把他们打落凡尘定性为现实世界里的千里马------纵观整个人生,能够尽情幻想的时间其实并不多,基本都在儿时。成人后将无可避免的套上缰绳成为各种马,一去不回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