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读万卷书 查看内容

参加九月活动-- 才过中年老亦新,被天强派作诗人

2019-9-25 19:38| 发布者: annahw | 查看: 2704| 原文链接

     自嘲,当前以自黑名目出现 。尤其在足迹这种坛子出现 ,被骂时假装自黑,作为一种幽默的高级马甲蛮好。

清朝与板桥相爱相杀,与吴敬梓互黑之才子,袁枚老师以此写过诗一首。深得没过中年中亦新之人的笔芯。

自嘲
小眠斋里苦吟身,才过中年老亦新。
偶恋云山忘故土,竟同猿马结芳邻。
有官不仕偏寻乐,无子为名又买春。
自笑匡时好才调,被天强派作诗人。   

你看,诗仙巢居山中,养奇鸟千只,一呼唤便来他手中取食。这位亲竟可两只猿马结芳邻。
看来在古代,写诗确不是一种写作方式,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央视《经典咏流传》中,那个叫梁俊的支教老师,咏之。小米加了步枪,吉他配了古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为《苔》

极爱他诗中人物。
他通过景来说自己老夫之时羡慕少年。有人只羡鸳鸯不羡仙,他只羡少年不羡仙。

《湖上杂诗》
  凤岭高登演武台,排衙石上大风来。
  钱王英武康王弱,一样江山两样才。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似龙应台说?人分两类,喜欢孩子的人和不喜欢孩子的人。诗人亦然,爱极了袁大神笔下儿童之神之态。noisy 的儿童,十万个为什么,却能忽然闭口立。

  偶寻半开梅,闲倚一竿竹。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杜老师读诗给老妪。袁老师描写听诗老叟。
《听诗叟》中底事听诗听不清,此翁耳壳欠分明。总让我想起九十岁的外公,每次电话他而听不清; 当面说而听错的情形,不禁莞尔。

写作中也不能少了老婆婆啊。 看后自然对家对小女有了更深的理解 。只见她,捂着自己作业本,说,“我没有写完的作文不喜欢人看。”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多为绝妙词。

此枚亦是吃货一枚。爱吃大盘鸡否?

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主人计固佳,不可与鸡知。

一只鸡问猪:“主人呢?”猪:“出去买蘑菇了。”鸡听了撒丫子就跑。猪说:“你跑什么?”鸡:“草泥马,有本事主人买粉条的时候你小子别跑!”

也用长恨叹马嵬: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诗里的村中夫妻也有明皇与贵妃时,  到底君王负旧盟,江山情重美人轻。  玉环领略夫妻味,从此人间不再生。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不不不,诗人绝不承认,诗也不答应。
赋性生来本野流,手提竹杖过通州。饭篮向晓迎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
两脚踢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如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不休。

而“倘见玉皇先跪奏,他生永不落红尘。” 却是做人做得不耐烦了。似乎与上爱吃爱喝爱美人的爱生活形象不符了。真有点南辕北辙了?南袁北纪!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