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投资理财 查看内容

ZT:美元兑人民币首破8元大关

2005-11-27 11:55| 发布者: albertzhou | 查看: 495| 原文链接

(中国)北京青年报  (2005-11-26)

  本报讯 北京时间25日6:38,中国银行美元兑人民币银行钞买价报7.9997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8元,创下自7月21日汇率改革以来新高。然而记者发现,2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8.0815元。虽然人民币昨日盘中创下新高,收盘价却比24日下降了10个基点。这表明央行昨日首次推出的货币掉期业务,在主动化解升值压力方面初见成效。

  据了解,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收盘价在23日跌破8.0830,该价位为人民币汇改时央行所称的千分之三下限,一直为市场心理价位。24日美元兑人民币收盘报8.0805,创人民币汇改以来新高,25日开盘美元兑人民币报8.0810元高于24日收盘价,盘中美元兑人民币银行钞买价一度报7.9997元,然而收于1美元兑人民币8.0815元。

  针对昨日巨大的波动幅度,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金融专家谭雅玲认为,价格波动与昨天中国人民银行在外汇市场与商业银行进行的美元与人民币货币掉期业务的报价有关。货币掉期又称货币互换,据了解,这次货币掉期业务期限为一年,计划操作量为50亿美元。有专家透露,双方确定的掉期价格为1:7.85。据分析,早间汇率的巨大波动正是与此有关。

  这次业务中,央行将用50亿美元从商业银行手中购入相当的人民币,一年后央行再按事先确定的掉期价格用人民币回购50亿美元。据悉,参与这次掉期操作的国内商业银行有10家,其中包括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据了解,央行的货币掉期业务操作今后可能每两周操作一次。

  各国央行货币掉期业务,本质上是一种公开市场业务,常使用在本国货币升值时。其目的在于稳定或减轻货币升值预期压力,保持本国货币和汇率政策的独立、稳定。从昨日人民币对美元收盘表现看,此操作初见成效。

  有报道称,央行此举意义在于,央行与商业银行进行货币掉期后,其事先确定好的一年后的货币掉期价格,无疑对一年后的人民币汇率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不仅锁定了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而且也稳定了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据了解,近期人民币有较大幅度的升值,是由于美联储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认为经济可能逐渐接近紧缩周期的尾声,削弱了市场对美国升息的预期,造成美元大幅下跌。全球其他币种对美元汇率全线上升,人民币也在其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