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心情感悟 查看内容

由豆腐脑和白吉膜夹腊汁肉所引发的。。。

2019-8-3 16:56| 发布者: samanthafang15 | 查看: 4878| 原文链接

昨天晚上就寝前,突然肚子饿了,一下子怀念起家乡的早点了. 特别是入口润滑细腻的豆腐脑,还有满街飘香的白吉膜夹腊汁肉.勾起了我无限的谗欲以及无限的思念.

不知道豆腐脑的具体产地是哪里,应该是天津北京一带吧.记得小时候,每餐的早点大人们打的不外是果子,煎饼,豆浆或者豆腐脑.那时侯大概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吧,不爱吃豆腐脑里的黄花菜,也不爱闻豆腐的味道,每次大人们享受豆腐脑的时候,我都选择喝加糖的豆浆.稍稍长大一点,有那么一天,闻见豆腐脑的味道,渐渐感觉到有种豆花的馨香了.那以后,隔三差五的也开始改喝豆腐脑了.最喜欢的是其滑溜溜的口感,不用嚼,一骨脑的顺着喉咙咽下去,喝的叫一个顺畅,喝完了肚子里暖和和的.

再说白吉膜夹腊汁肉,这其实是西安、咸阳、武汉一带的小吃。上小学那时,大概是2000年左右,突然风靡天津的小巷,胡同,犄角旮旯儿。常会看到一个热情的老大爷或老大娘,把着个小三轮搭成的简易早点摊儿,通常在三轮里放置一个锅(当然是储存腊汁肉的地方了),再搭上一块面板用来把白吉膜切成上下各一半儿。底儿的部分是连着的,皮儿里填上热腾腾香喷喷腊汁肉。皮儿的口感可是外脆里嫩嫩。这蜡汁肉就更有讲头儿了,可谓 ”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口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我那时侯骑自行车上学,经常是不吃早点就来赶着晨跑,进学校前如果口袋的零钱富裕,就会在学校门口的小摊上花个1块5买个白吉膜夹腊汁肉。跑完了在教室吃的时候,左邻右舍都能闻到香味,可惜我只能顾全自己的肚子了。

来猫本以后的早点是什么呢?几片橙子,干面包,夹上从冰箱里刚拿出来的那种切好片的ham.吃了之后嗓子不仅干,胃口里还是凉的…要是赶上喉咙疼的时候,吃面包可真叫活受罪,活像刀尖剌嗓子的感觉.现在索兴早点和午饭搞在一块儿了,连切橙子的雅兴都没了.我感说西方的早餐文化再发展5000年也赶不上东方的一碗豆腐脑,或一块白吉膜。别小看这小小一碗豆腐,里面融会了多少东方人的饮食智慧和品位啊!老外的早餐看着颜色漂亮,可目的通常是为了赶时间,这就忽略了其中很多要静下心来思忖才能体悟到的细腻.

虽然在猫本周末的时候,有时间偶尔买个豆腐脑肉夹馍,但是小时候的味道是永远都不能替代的。我真想某天起床之后能喝到姥姥打给我的豆腐脑,真想回到当时并不觉得有多幸福的小时候. 真想买张明天就回津的机票,只为了喝碗豆腐脑,吃片白吉膜夹腊汁肉,给姥姥打一次早点。

家乡有太多太多太多的东西让我眷恋了,即便我吃遍了法餐,意餐,泰餐,日餐,珍馐美味,鱼翅生蠔,最最合口的还是我家的那老几样儿。我想我注定是地地道道的天津人,我注定是别人用嘲笑的眼光看了说不入流不时髦不接受新事物的我,我注定是在微博论坛上永远写着方方正正的中国字的那个我。 想家了,我爱那里!

唉,天津的早点,叫我如何不想它!喳喳喳喳~~~~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