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老爸老妈 查看内容

争议性话题

2019-7-19 21:12| 发布者: 仰望仰明 | 查看: 4449| 原文链接

又是涉及养育之恩话题。
不会去用心关心年迈父母的人,也不会好好的关爱自己的孩子。看到的都是表面的现象。
下面简单的说我自己的事。
我陪孙子玩耍的时间不多,因为我还保留与孙子差不多的心态,喜欢钻在仓库里,摆弄工具:玩耍!
一旦抱孙子,我经常会与大多数人,不一样的抱孙子。就是把孙子屁股半坐在我的肚子上,弯曲孙子一条小腿(托着孙子弯曲的腿),半夹半抱着,重点,记住是重点,让孙子的脸对着前方。孙子也喜欢这样,我要微微的挺着肚子,是一个锻炼身体的体力活。  理由是:我坐火车不喜欢倒着坐,与火车前进方向相反,看车外不舒服!我本能的,尽可能的不让孙子有倒坐火车的感觉。
与孙子说话时,需要交流大概三句以上的时候,我会蹲下来,与孙子平视说话!
有一次,在工地上,我扛着一块大木板,来了一位陌生美女,她问老板电话。我玩笑一句之后,她拿出纸和笔,写下电话号码。之后,她对我说:你很讨女人喜欢的!我被怔了一下!这个话杀伤力太大了吧?她看我惊讶的看着她,又说到:你拿木板帮我遮了阳光。经她这么一说,我感觉到了,是啊,阳光强烈,她又没戴墨镜,阳光下纸的反射光线……我是下意识的用木板给她遮了一下阳光。不研究她,但是,她确实指出了我的下意识举动。
与孙子,与他人交流互动,我会自然的去感知对方,这行为它融入在我的血液里。我的一个好友给我评价:说话时肢体语言丰富,咄咄逼人。依着不修边幅,走路大摇大摆。     我自己的感觉是,极其缺乏耐心,经常是这样看别人的:这个道理也不能理解?这么简单的活也不会做?这点胆量也没有?得罪了一大片,一大片。得以欣慰的是:留下的几个,都是知音或近似于知音。

我父母灌输我,养育孩子不需要回报!我与父母,我与孩子都没有,养育过程是一个知恩图报的过程,没有赐恩与报恩的纽带。父母给我爱,让我懂得爱,只有我懂得爱,我才会付出爱!用爱这个纽带剔除了恩这个纽带!

很多人曲解了爱的含义。   给孩子吃饭,穿衣。给孩子安全保护,给孩子创造条件,培养孩子成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努力再努力,以为这就是爱!   我只能说这是肤浅的爱,肤浅的。  那么什么是不肤浅的爱?用心去关爱孩子的心灵,关爱心灵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具体的表现,比如自然的(再三强调是自然的)会与幼儿平视说话,因为自然的行为,它会延伸到许多许多地方,都是去感受对方。自己觉得弹钢琴对孩子有好处,用心(用心才是真正的爱)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孩子是不是愿意?如果孩子不愿意,你强行逼孩子学,你凭什么?凭你是家长,你有抚养权,事实就是你动用了抚养权力!如果你觉得孩子小,不懂事,你也是为孩子好,你是爱孩子的!在我看来,这就是谎言!怎么解释?举我自己的例子:我58周岁那年,心血来潮,买了一个手风琴。我一拉手风琴,孙子就新鲜好奇,要摸要动。我自己也是不按规定拉着玩,不会想到培养孙子的事,好奇和兴趣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应该发掘引导孩子兴趣,让孩子快乐中学习。为了孩子有兴趣,需要绞尽脑汁,需要绞尽脑汁,需要绞尽脑汁。比如自己先学钢琴,不论学的好坏,让孩子有一个学琴的伴,避免孩子枯燥,或者动脑筋,想个什么办法,让孩子愉快。真正的爱孩子,逼到孩子不愉快了,你还有愉快吗?这也能标榜自己爱孩子?我一把年纪了都能学琴,你凭什么不能?你自己不行动,凭什么要求孩子?如果你工作忙,你怎么没想到(因为你没有用心去感受孩子心灵的素质),孩子是不是学业也忙?你没想过办法,就逼孩子,一个不懂爱的人,怎么可能去关爱年迈的父母?你只能凭着几十年的道德观念,去回报你的父母,回报养育之恩。恩的使命,支配着你的行动!你的动力来源于义务。

如果你觉得天冷了,担心父母着凉,父母生病让你揪心,你去关心照顾父母,那你对父母的就是爱,只有爱心才会为父母牵肠挂肚,只是你错误的把爱当成了恩。不是因为父母对你有恩你才去看父母的,是你爱你的父母。二个概念,二个概念!
爱孩子就是关爱孩子心灵,要有身同感受的感觉!

真正有大爱的人,必须是具备善于思考的人!智慧是爱的土壤!

不善思考,有爱也是浅浅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