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读万卷书 查看内容

参加活动 - 《曾在天涯》

2019-6-22 22:47| 发布者: zuozuo | 查看: 2699| 原文链接

几年前在Epping图书馆看到了这本书, 故事情节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 索性一口气读完了。

本书作者阎真, 湖南长沙人, 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代笔作有《沧浪之水》、《曾在天涯》。

故事用非常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两位主人公来到加拿大以后的生活与思想经历。 男主人公叫高力伟, 历史专业的研究生, 他这专业来到加拿大毫无用处。所以他来到加国后,面临的不只是生计问题, 还有文化归属感的问题, 心灵归宿问题。 他在国外始终无法扎根, 总感觉自己悬浮在那里,跻身于多伦多这样的豪华大都市时,他感概道:“这座巨大的城市离我非常遥远,对它我感到疏远,我无法摆脱那种飘泊旅人的感觉。我深深感到哪怕在这里再呆更长的时间,也仍然找不到心灵的归宿,哪怕有朝一日真的发了财,我不会感到幸福。”

女主人公是高力伟的妻子林思文, 她是个非常能干非常要强的女人, 为了争取奖学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她觉得是她把高力伟带到这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她用奖学金支付家庭费用, 所以她应该对家庭有更多的主导权。 可是高力伟文科出身, 保留了更多的传统的价值观, 认为应该夫唱妇随,自己不能在家庭里失去主导地位。

本来相亲相爱的一对儿,最后分手了, 高力伟拼命打工攒了五万加元,揣着“绿卡”回国了。周围的人猜他会回来, 只有林思文知道,他不会回来了, 因为她知道“根”对于一个具有文化自尊感的人文知识分子来说是多么地重要。


我觉得, 八十年代的留学生出国后面临的生活挑战比我们大多了, 书里详细描写了他们如何省钱,如何找工作,找到的工作干起来如何辛苦的经历。 我想,这些经历一定能打动很多当年出国的朋友。 记得有一次和89左右来澳洲的人聊天儿,老婆当年从包店里买一次面包,被老公数落了, 自己也觉得Guilty,现在终于可以想吃多少吃多少了。

我们刚来的时候虽说也吃了一些苦,可是真没有他们那么苦。 现在的新移民,一过来,消费水平就高于我们了, 时代变化太快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