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读万卷书 查看内容

六月如雪

2019-6-10 01:41| 发布者: 革命接班人 | 查看: 3967| 原文链接

六月如雪

六月,总是会让人想到六月雪,天朝人苦日子过惯了,心刚硬,那冤情总是要惊天动地的才让能人同情,十个数字,1、2、3、5、7、0,唉!接班人苦孩子出身,打小儿就没见过棉花糖,这六月总是苦的,太阳历和月亮历自然也是分不清滴。

六月里,班长让写“异乡人”,哦,流窜的人呗,这个挺多的,能在足迹上码字的基本上都属于这类,同理心是大大滴有。写流窜日记的人很多,书版论文得找两个大IP来说说。

甲、大师,常含泪,散文写的一级棒,据说在天朝近几十年来全国最畅销书籍前十名中,大师一人独占了四本。多少年前,接班人还是个发量浓郁的瘦子时常常掩卷含泪,手里拿的常常就是这位大师的文章,大师名讳:秋雨•含泪•余

《文化苦旅》写的好啊,理由如下:

1. 写的好,反正我觉得写的好,看的时候我在两天之内废寝忘食,睡了四觉,厕所去了六趟,吃的是营多鲍鱼鸡面,含泪十余次,鼻酸五次,流涕一次。

2. 分类属于当代散文,所以汉语言流畅简单,对英文不佳的我们非常友好,对文言文不逮的我们也非常友好。

3. 有感情戏,但眼睛以下的戏份基本没有,大家放心推荐给女儿或儿子看,当然附送点手纸卫生巾尿不湿的更好,含泪大师的作品,读完不含泪是不可以的。

4. 字号和排版间距适中,对近视弱视混合视一视同仁,对老眼花眼青光眼每眼顾到。

现在世间对含泪大师吐槽很多,可是在散文这块儿,超越含泪大师的还真不多,在大师一个人的苦旅中,对天朝文化的总结和提炼相当到位,“爱恨两难”是每个汉文化喜悦者的忧愁,大师文字处处勾人泪目,涕漏纸间。


乙、女大师,不常含泪。她的作品,接班人先看了天朝阉割版,未明其意,到手一本台版成人本,广告语“写作历时四年,跨越百年时空,1949迁台一甲子,最重要最温暖的时代纪实”,作品名:《巨流河》,作者是著名的铁岭人齐邦媛,文章记录了女大师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流窜历程。

“巨流河,浑江的二级支流,发源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南部,在清代被称为巨流河;哑口海位于台湾南端,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涓滴成河,绵长无尽,被战火摧残、沙泥掩埋,一个甲子之后,清亮江河水变成两种颜色。

天朝文艺小资聚集的豆瓣上,该书短评榜领衔的评论是这样的:历史的感伤主义,政治的浪漫主义。七十多岁执笔,仍如二八闺中少女。对这种软绵绵泪汪汪的文风,实在是,喜欢不起来。难道不正是“血泪的流亡”和“壮烈的殉国”才需要刚毅劲健的文风吗?就内容言,全书凡属亲见的,尚可一读;凡属耳闻的,漏洞频出••••••

革命接班人最熟悉的革命腔调震耳发聩,不由赞叹,批的好!!!

好花不常开 好景不常在

愁堆解笑眉 泪洒相思带

今宵离别后 何日君再来


当年小邓唱的靡靡之音飘入铜墙铁壁的海之彼岸,天朝大人们也是如此批判文风。斗转星移、草青草黄,文艺小资铁笔如椽,文风刚毅劲健依旧,接班人果真凶猛。

这源远流长的江河水啊~~

人生难得几回醉 不欢更何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