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个父母都不希望孩子与自己顶嘴,生硬的拒绝要求他们做的事。 尤其是孩子到了青春期, 更是脾气见长,动不动就把父母气得火冒三丈。 父母面对叛逆的孩子,基本上可以用束手无策来形容。 本书的出现,相当于是父母处理孩子叛逆问题的使用手册,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杰弗里·伯恩斯坦博士,为孩子、幼儿、夫妻和家庭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 首先作者描述了叛逆孩子的特点, 然后利用十天的时间一步步帮助父母化解与叛逆孩子的关系,减少并消除孩子的叛逆行为。 叛逆孩子有什么特点呢? 非常容易发脾气,喜怒无常,几乎总是拒绝要求他们做的事。 总之,他们不愿意接受成人的权威 。 接下来的十天都做什么? 第一天 掌握孩子为什么叛逆 第二天 理解你的叛逆孩子 第三天 避免大喊大叫 第四天 避免权力争夺 第五天 加强孩子的积极转变 第六天 依靠纪律约束 第七天 调动家人支持 第八天 减少孩子在学校里的叛逆行为 第九天 克服顽固性障碍 第十天 从长远减少叛逆行为 第一天 掌握孩子为什么叛逆,识别父母的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 诱发孩子叛逆的潜在因素有:被同伴拒绝,学习困难、与父母相关的问题、外部创伤、对外面形象的焦虑、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的冲突、认为逆反很酷等。 孩子以逆反方式作出反应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怎样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记住这一点很重要。 这也是本书标题的含义,就是说,孩子叛逆并不一定是故意的,而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不要试图等待孩子自己走出叛逆期,那样有可能要等上很久。 父母的积极行为清单:微笑、眨眼、拍拍孩子、站得很近、说我爱你、目光接触、拥抱、点头、握手、参加学校会议、给予表扬、给予赞美、敦促上课、给予奖励、安排生日聚会、敦促参加活动。 父母的消极行为清单:吼叫、嘲笑、讽刺挖苦、打骂、忽视、唠叨、说教、打断、羞辱、翻旧账、批评、引发内疚、刺激挑衅、威胁、撒谎、贬低、扔东西、否定感受、没有耐心、不切实际的期望。 花时间检查自己的行为,不要太自责,以后多一些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就好了。 第二天 理解你的叛逆孩子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叛逆的孩子更是觉得自己不被家人理解。 理解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消除叛逆的方法。 “倾听”是理解孩子的关键。 倾听的时候要有目光接触、切忌开口,不要急于下结论,不要给予未经请求的建议,可以重复或者重新尝试孩子所说的。千万不要表现出你觉得孩子的痛苦根本不重要,也没必要谈论家长自己的感受和经历,不必要说“你这样我很生气”这样的话。 第三天 避免大喊大叫 大喊大叫其实挺普遍的,如果你也有这样的表现,没必要自责,父母有时真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且表面看起来会起一些作用,但是大喊大叫的负面影响还是很大的,因为孩子会怀疑父母是否爱他,孩子也更可能出现人身攻击、语言攻击和社会退缩,而且缺乏积极行为表现。 造成父母大喊大叫的主要原因来自于: 1. 遭受强烈挫折的反应; 2. 我父母对我大喊大叫过,我也这样做了 3. 大喊大叫成为一种习惯 4. 大喊大叫是我唯一的选择 作者然后给出了停止大喊大叫的25个方法,我挑重点说一说 1. 成为主动的倾听者; 2. 通过理解使自己平静下来; 3. 用低声细语代替大喊大叫。 这一点,我非常有体会,我儿子一年级的老师就不得不依靠大嗓门控制同学的吵闹,而二年级的老师就采用低声细语的方式,结果在二年级的班,大家上课都不怎么说话了,在一年级的班,经常是乱成一锅粥。 4. 学会使用身体语言 5. 记住你是要控制局面,而不能被局面所控 6. 想象你家在电视直播里 7. 。。。。。 第四天 避免权力争夺 等等,具体细节有空再上来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