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亲子笔记 查看内容

清凉的一些育儿体会(内附退烧小办法)

2009-5-13 14:37| 发布者: 清凉 | 查看: 9073| 原文链接

这是我以前的一篇博文,发到这里,仅供妈妈们育儿时参考。

清凉的一些育儿体会

小女儿已经2岁了。健康活泼,基本不生病(真是太照顾妈妈了,省却多少烦恼啊)。出生后也未有过很多妈妈都谈论的黄疸和湿疹问题。皮肤一直是白白嫩嫩的,头发黑黑亮亮的,胃口也好,精力无比的充沛。

想起了一些自己的育儿体会,写在这里。

1.两岁之内最好不给幼儿看电视。

我的大女儿已经很大时,看到一本育儿书。书中提出,2岁以前的小孩看电视会使脑神经回路异常,头脑适应机械的声音,会剥夺孩子的思考力。想起大女儿,悔之晚矣。那时年轻的妈妈初生爱子,除了满脑子狂热外,并不懂如何育儿。于是给她买了无数动画片,什么小鹿斑比、小飞象、爱丽丝漫游仙境等。以至于她2岁左右刚会说话时,常说的就是“看动画片!看动画片!”从此,大女儿对电视一直就很沉迷。到现在,只要有机会,坐在电视前面,就不愿挪地方。也观察了一些身边的例子,确实有种感觉:小时候看电视太多的小孩,看着好像很聪明,什么都懂,却很不愿意动脑筋,思索问题。

因为前车之鉴,此次我基本不让小女儿看动画片和儿童节目。当然,没有绝对禁止。有时我急需处理事情时,会让她看几眼转移注意力。现在,不看和少看电视的好处开始体现出来,小家伙一点也不迷恋电视,经常是看了一小会儿,一扭头,原来妈妈不在啊,赶快跑开,电视可以不看,找妈妈要紧。

让孩子多多动动手,做做游戏,或者去户外活动,都比呆坐在那里,由电视保姆陪着好。

2.不必对发烧过分紧张。

迄今,小女儿只发过三次烧。1岁内两次。1岁至2岁之间一次。

第一次发烧在N小住期间。小女儿8个月左右。去家庭医生那里,开了单纯退烧用的药,一两天后彻底好了。第二次发烧是在国内小住时,小女儿十个月左右吧。也没去看医生,药也没用,我给她晒晒背,好了。

第三次发烧是在澳大利亚(呵呵,每个国家轮流一次嘛),我们正式举家在澳居住不久。小女儿14个月左右。决定去看看家庭医生,权当第一次体会一下澳洲的医疗服务了。

选了一家附件的诊所,是个七十多岁,来自英国利物浦的老洋人医生,态度极其和蔼耐心。老先生告诉我们,小孩子发烧,哪怕烧到40多度,只要她很活跃,情绪好,不必紧张,不用跑来看医生。为了让她舒服,可以适量给她服些降温的退烧药(OTC的药,药房随处可买)即可,其他药不必吃。但若是小孩已经蔫了,或是喘了,哪怕温度不是太高,也要赶快见医生。

想起当年国内养育大女儿的过程,若有医生如此教我,可省却多少辛苦和心惊。大女儿3岁之内也基本不生病的。但是,3岁后入了幼儿园后,开始阶段性会有些发烧感冒。那时,只要发烧到39度以上,我就如临大敌,立刻慌里慌张冲进医院,而医生则立马注射青霉素退烧,然后开一大堆药回家。这种高热多半是半夜时加剧,且还经常赶上爸爸出差外地时(咳,这娃娃存心折腾妈妈一个人呢  )。半夜三更的,我一个人抱着病娃去医院。而我这人,孩子一病,就心慌得腿脚发软,连楼梯都几乎爬不动呢。可家附近那家医院,夜里急诊时,挂号、看病、再付款、再取药,不同的窗口分布在不同的楼层,都距离很远。我必须抱着病娃爬上爬下的,跑各种不同的地方,加上我那娇儿连量体温都要哭,更别提打针了。她要一大哭,我也会珠泪涟涟的。害得其他病友侧目,想来真是羞啊!   回想起来,真是瞎折腾孩子和大人,其实发烧是没那么严重和恐慌的。按照这位老医生的观点,我们这样有些温度就跑去看医生,纯属是庸人自扰。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这里讲的是我家孩子的个体情况。然而,做父母的要谨记:小儿脏腑娇嫩,疾病的发生也是瞬息万变。不可掉以轻心,我们付不起代价。
所以,要根据自己小儿的实际情况,若没有把握,还是要及时就医。)

还有,小儿头发弄湿后一定要及时擦干,否则易发烧。小女儿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发烧都是大人护理不当造成。一次是洗好澡后,头发没有完全干透就让孩子入睡了;另一次是,孩子头发因睡觉的原因压得有些翘翘的,爸爸觉得出门不好看,就用水弄湿了头发,梳理得柔顺些。结果都是头部受寒,引起发烧。


3.晒后背疗法。

我发现阳光晒背对孩子受寒很有效果。她受寒后,如果阳光很好,我就会把她抱到户外,背对着太阳,晒晒后背,补充阳气,驱除寒气。小女儿第二次和第三次发烧我都用晒背的方法轻松退烧了。这种办法,实在是简单之至,不费分文啊。只是,若赶上连阴雨天,我还没想好怎么办呢。(补充一下,几个朋友听我说后试过晒背,她们的孩子都没怎么吃药就退烧了。呵呵,大受鼓舞!)

4.洗澡玩水时间长。

每天我让小女儿洗澡的时间很长,说是洗澡,其实主要是让孩子玩水。水温不要太高,我都是调得偏凉的,以锻炼她的耐寒能力,这样子孩子不易感冒。多花时间玩水,有利于孩子耐尿时间,夜里就不太夜尿了。(提醒:洗澡玩水时,关键要注意的是别受寒。澡盆的水温不能降低,我的做法是不断加温热水进去,防止水温逐渐变凉。同时室内温度不能太低,否则一定要缩短时间的。所以冬天时还是要适可而止的。没把握让孩子不受寒的家长,请忽略此第四条。)

5.孩子哭泣一定要立刻抱的。

孩子哭泣一定是要立刻抱的,尤其是婴儿时期。哭泣是婴儿向外界传递他们内心的需求,如果大人听之任之,婴儿的哭泣得不到任何回应,婴儿会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向外界表达心情,长期以来,非但不会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反倒容易形成自闭倾向的。这也是第一点提到的育儿书的观点。

这点,就算我没有看到此类育儿书,也会持同样观点的。因为我本来就是狂爱孩子的。我是听不得孩子的哭声也见不得孩子的眼泪的。记得当年我刚生完大女儿,还未出院时,我就天天抱着她,看她的眼睛,看她的小脸,真是爱不释手。同病房的阿姨总是善意劝我,“不要抱太多,以后她会老要你抱的。”现在想起来,还没出院的那段时间,是最好不要老坐着抱孩子,对恢复不利。可那时我哪里在乎,心想,以后老要我抱才好呢,宁愿她天天缠着我的。何乐之至!且能抱得几时啊!现在,我的大女儿依然迷恋妈妈的拥抱,什么morning hug,night hug,还名目繁多呢。

我的体会是多抱抱孩子,确实非常利于亲子感情。婴幼儿期就这么一段,多抱抱孩子,会给孩子留下温暖和安宁的儿时记忆。据说很多成年后的心理问题其实都可以溯源到童年或婴幼时期所受到的伤害。所以,在孩子出生后这段时期,尤其是第一年一定要给予他完完全全被爱的感觉。

我一直认为,毕竟孩子就这一段童年,而童年烙印影响人的一生。父母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应该慎重,并充满爱心。

[ 本帖最后由 清凉 于 2009-8-13 13:06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