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亲子育儿的书有非常多, 可是我经常处于不敢看的状态, 担心孩子的各种问题最后都归罪到我的头上, 生怕自己说错了话, 做法不科学,被贴上”溺爱“, “批评”,“包办”等标签,把孩子害了。 终于发现这一本----《教养的迷思》, 使我略微有点轻松和解脱的感觉。 作者是朱迪斯.哈里斯, 是一位有传奇色彩的心理学家 ,原本是全职母亲, 带孩子之余, 从出版社领了个活儿, 撰写儿童心理学的教科书, 为了写这方面的书, 她读了很多相关文献, 结果她发现,理论和现实的差距非常大, 最后,她得出了几个非常有轰动性的观点。 观点一,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影响甚微。 作为父母, 我们一贯深信, 如果父母充满爱心, 孩子就会有安全感, 会成长为更自信、更友善的孩子; 如果父母多跟孩子说话,多陪孩子读书, 孩子就会更聪明, 学业成绩更好; 父母对孩子诚实友善, 孩子也会诚实友善。 这几乎成了当今家庭教育的“预定假设”。 真的是这样吗? 作者认为,父母的养育方式与孩子的成长发展有相关关系,但是并非因果关系。就是说,确实一些优秀的孩子有优秀的家长,但是不一定是优秀家长的教养方式培育出了优秀的孩子。也就是说,复制优秀家长的做法不一定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会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如果孩子很乖巧,听话, 父母可能会更有耐心,更愿意花时间陪孩子, 如果孩子很乖张,不听话,可能会把父母惹烦,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会很凶,或者不耐烦。 总之,父母对待不同的孩子,很可能会有不同的态度, 父母与孩子自己的交流是双向的。 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无非有两个:第一个是先天的基因, 毫无疑问,父母对孩子最大、最明显的影响就是通过基因的遗传; 第二个是后天的环境, 环境又可以分为家庭环境和家庭以外的环境。 按照育儿专家的说法, 家庭环境更重要,有些心理学家甚至把所有的心理问题都归因为童年时期家庭的影响。 可是,科学家们做了同卵双胞胎的实验,就是观察处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看看长大以后,他们的性格有什么不同。 通常同卵双胞胎中的一个跟着亲生父母长大, 另一个由养父母带大,因为同卵双胞胎的基因是一样的,所以如果由不同的家庭带大,表现出不同的性格,就说明家庭的影响是巨大的。 可是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家庭长大的双胞胎性格差异没有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