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怀疑,这确实是康纳利的书,也确实是讲犯罪的小说。 这个连环杀手,代号“稻草人”。 跟大部分的犯罪、破案小说不同,这本书一开始就告诉了读者到底谁是大坏蛋。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故事是记者杰克通过不懈努力,或许还需要一点点运气,最后一定会揪出这个“稻草人”。 没有了悬念,但是故事仍然引人入胜。杰克的第一人称和稻草人的第三人称两条故事线索交替前进。一开始杰克处于被动,处处占下风,被裁员、被抢新闻、信用卡和手机电邮统统被禁用。而稻草人十分狡猾,隐蔽,又有帮手。 读到第186页,瑞秋才出声。绝望的杰克在荒漠里打电话向瑞秋求救。 还记得FBI女探员瑞秋么?在《诗人》那本书里,杰克因为调查孪生兄弟的死亡而揪出了一个连环杀手,在最新闻过程中参与了FBI办案,结识瑞秋,他们产生了感情,却终因不信任而分开。 杰克不信任瑞秋,为此付出了代价。他们交往时间太短,作为记者的杰克有着怀疑一切的本能,再加上种种阴差阳错的误解,终究伤了瑞秋的心。 “诗人”案子过后,杰克成了名人,上电视、出书、买了房子,跟同事结婚、离婚。 瑞秋因为与杰克的恋情违反了FBI的职业规范,被贬到边疆苦寒之地。在博世系列里,瑞秋也有出场,甚至与博世有过一腿。 我们知道,杰克与瑞秋分开这十二年来,两人没有见过面,各自又有感情生活,难道他们真的不再相爱了么? 不是的。如果你真的忘记一个人,不会一直关注他/她的近况。书中陆续点出,两人对于对方的动向都了如指掌。 杰克对于自己曾经不信任瑞秋这件事一定是做过痛苦的反省,以至于在关于自身安危的关键时刻,他主动打电话给瑞秋求救。 作为一个跑警察新闻的记者,他难道没有能帮上忙的警察朋友么?当然有,但是他最相信的,还是瑞秋。 然而,瑞秋却在电话中决然地拒绝了他。 “你不该找我。我帮不了你。”瑞秋说。十二年来不闻不问,一朝有事相求才打电话来,换做是我,我也会拒绝。 难过么?痛苦么?活该。 我不是瑞秋。瑞秋爱杰克。她终于还是出手了。不单单是相信了杰克所述的处境,还果断地动用了FBI的飞机及时赶到杰克身边。她救了杰克的命,却因为滥用公款(飞机油钱很贵呀)而丢了工作。 两人见面,前嫌尽释,难免又滚到了床上。信任的问题至此已经通过了考验,以后再无障碍。 此后又有一波接一波的推理、打斗、救人等精彩情节,但是最温暖人心的是在最后,杰克结束了对“稻草人”母亲的采访,归心似箭。他写道:“明天我要开车回家。……最重要的是,上次见到瑞秋已经是五天以前了,分离越来越难以忍受”。 太好了,他们终于在一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