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故宫藏品的小历史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近日正值土澳学校假期,接班人又各种忙,忙到了土澳大首都。一日雨过的午后,空气清新,路面有些湿,砖缝里挤出些许新生的小草,暗石透春绿,惹目的鲜!接班人吃饱了没事儿在堪京CBD闲逛,路过一个小店,掩开的门边放了些精致的小油画,闲闲散散的堆叠着。接班人轻轻走入,贼眉鼠眼偷看了一周,哦,是个旧货商店,内里的摆放还算规整,可见主人家并没有因为售卖的是旧货就怠慢了生活,货品不算多,接班人很快看见了主人,一位精致的老阿姨,波西米亚风的装扮,银发相宜着身上的几件银饰,裙摆飘扬。互相打了招呼,接班人继续贼眉鼠眼,手里拿起一个印度铜刻瓶,伊斯兰风格,刻工还不错,正端详,银发老阿姨对接班人说:你喜欢铜器? 嗯,接班人回答。 中国人? 嗯,接班人回答。 现在很多中国人来学习和旅游啊。 嗯,接班人回答。 老阿姨终于看出这个贼眉鼠眼的家伙对搭讪并不感兴趣,沉默,接着一片沉默。 按理说能开在CBD的旧货店都要有些宝贝,震得住京城中心的风水,可巧这家不是,或许是好东西早已被汹涌的中国人抢光了吧。接班人有些失望,把眼光转向了老阿姨,静静注目之间,老阿姨是个大美女,四十多岁的样子,不过歪果仁都显老,也许人家才是三十年华,服饰看着顺眼,品味极佳,也难怪,CBD旧货店的老板娘啊。 请问你这里有中国的旧货么?接班人强挤着笑脸问道。 现在没有了,有些旧刺绣,前几天刚卖了。美女阿姨回应到。 哦,这样……接班人一脸春绿状。沉默,接着一片沉默。 噢,有一些中国旧书,有关于铜器的,你可以看看。 接班人顺着指点,转到一个柜台前,举目而望,亮闪金光入眼,接班人抬手取下。 就是这本,你这么快就找到了!美女阿姨在接班人身后发声。接班人顺手推出书函内的红布本。 我艹!~~就只这一本吗?接班人真是这样念叨的,好在美女阿姨并不懂中文。 你也喜欢书啊,还有好多本,堆了很久了,没人喜欢,就扔库房了,准备送纸厂,太占地方了。美女阿姨讪讪地说着,做了对不住这些书籍的决定,美女阿姨也很为难。 接班人手里的是一本九成新的《故宫珐琅器选萃》,中华民国成立六十年的献礼本。 艹,在史无前例的大动乱年代,大陆这边全民参与“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大游戏,民国政府为了彰显中华文明之正溯,整理国故,陆续对迁台珍宝做清理、维护和编目,运用当时最先进的照相技术对馆藏珍品做了记录。1970年,日本大阪举办世界博览会,恰逢台湾博物馆新址完成,民国与日本文博方面合作编纂了这套书籍。同年3月,开始出版《故宫藏品选萃》系列第一集《故宫瓷器选萃》,其后陆续出版了许多专辑。这套丛书收录馆藏历代皇家珍品图片千余幅,每张图片都详细注明了文物的特征资料,并用中、英、日三种文字作了重点介绍,此套书籍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早期重要出版物之一,接班人得到的是初版初刷本,与其后重印版有一定区别,是很有意思的书别。 美女阿姨收到百元大钞,热情似火,或许她想:终于有蠢驴能拿走这些垃圾了。走出旧货店的大门,接班人脸上也洋溢的春光,能帮美女阿姨解决问题倍感荣幸,抱着一堆破烂,接班人又踏上了春绿之路。 挑几本露个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