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快把那春天打扮得更美妙。。。。。 春在人里,人在春里,春天才如此多娇。 春有精神,人也不老。 春天了,春天了,人间喜气万丈高。 知心的人儿啊,莫错怪我轻佻。。。。。” 大家可曾听过这首歌?这首文革前创作的圆舞曲,以她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侓,振奋人心的歌词曾经让我如痴如醉。快50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听见过这首歌。也再没有面对青山绿水放声歌唱。 青春和春天作伴,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让无数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充满幻想和美梦,意气风发,豪情万丈。我们的青春是在一个压抑的年代里来临,亦是在一个为基本生存而隐忍和挣扎的岁月里逝去。但青春的我们依然对未来,对美好生活充满了憧憬,充满了年轻人的血性和冲动。 记得那那是70年,我和几位同学相约,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去白云山春游。我们骑着自行车,沿着麓湖边的林荫道,经过白云仙馆,在春天的郊野中骑行。一任和煦的阳光披洒,忘我地去拥抱那松树林和野草的青翠,灌木丛和野花的斑斓,贪婪地呼吸着山间湿润的新鲜空气,享受着柔和而又清凉的春风的吹拂。 看!右边的小溪,参差的山石之间流淌的潺潺溪水依旧清澈。这是我们读小学时第一次去野餐的地方。在这里,我曾自己动手垒出了炉灶,自己捡来柴火。用那清清的溪水,用自己背去的锅煮了饭,炒出奇妙的第一盘菜——肉丝炒豆芽。尽管当时的许多细节都已模糊不清了,但却是我人生记忆中最美好的第一次野餐。 上山了,我们推着自行车前行。来到天南第一峰时我们已经是气喘吁吁,然后折去九龙泉,再上摩星岭,站在高处的观景台极目远望,薄雾濛濛中的广州大地尽收眼底。珠江像一条反光的玻璃带子,蜿蜒在灰色的布满建筑物的大地上。春天的广州,生机盎然美不胜收。我们在流连着,感叹着。抒发着胸中的青春情怀。年轻的我们有多少豪迈的壮志和热情,期待着伟大的祖国向我们发出参与和奉献的召唤。用我们的梦想,向我们的祖国展现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都会重复展现的青春幼稚美。 夕阳从西面向大地铺洒了炫丽金黄,暮色初起时,我们下山了。唱着我们喜欢的歌谣,风一般的冲过了明珠楼,冲过了能仁寺。把那春天里青春的歌声留在了身后:“。。。。万山丛中种仙桃,大戈壁里探油苗。一生辛苦一生乐,壮丽的青春难画描!啦啦啦。。。。。” 有诗云: 云山水墨木棉花, 浅草清溪过道家。 结伴高歌呼啸去, 同学壮志正风华。 青春有梦难言悔, 岁月无情几浪沙。 至此桃园仍幻阙, 当时晚望在烟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