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玛格丽特.杜拉斯唯一的传记影集。作者文笔晦涩混乱,时间、事件脉络均不清晰。然而,也许这是最好的传记,因为它一如杜拉斯本人的风格,碎碎念的梦呓,断断续续的意识流,展示了这位神秘浪漫的法国旷世美才女横跨二十世纪、独立特行的传奇一生。 杜拉斯的文字是不可复制的经典,文字背后的生活真相却让人震惊。 年轻时候的她,是符合影视明星标准的美女。晚年,美丽容颜被岁月摧残,臃肿,粗糙,皱纹密布,却依然散发惊人的魅力。她的思想性格充斥着负面元素,黑洞,孤独,暴躁,神秘,反叛,虚荣、多疑,颓废等等她眼里“美妙的不幸”。 她的生活轨迹、情史和文学创作历程,是惊世骇俗的,光辉和罪恶并存。出生于殖民地越南西贡,灰暗孤独的童年,和小哥哥的不伦恋,对母亲的冷漠和仇恨,第一个孩子出生死胎,加入过共产党又在被开除之前退党,差点被纳粹抓进集中营,第一段婚姻生活中的三人行,以及之后的无数次爱情,包括最后一次和当时仅27岁的男同性恋者杨,以模糊的关系同居至她生命的最后。 她也有世俗的幸福成功,比如作品获奖,丰富自由的朋友圈,热闹地写电影,时常富足的版税,四处买房,或隐居或显赫,还有一个聪明温暖的儿子。 《情人》让她声名远扬世界。雪藏心底六十年的少女情事,到暮年终于以自传形式公开,超级玛丽苏的开场白成了曾经的文青必备:我已经上了年纪,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个男人朝我走过来。他在做了一番自我介绍之后对我说:“我始终认识您。大家都说您年轻的时候很漂亮,而我是想告诉您,依我看来,您现在比年轻的时候更漂亮,您从前那张少女的面孔远不如今天这副被毁坏的容颜更使我喜欢。” 她的作品风格是强烈的,追求圣洁、神秘,生和死都是绝对的仪式。她写“深深的黑夜”,有一种“先于智慧的天真”。巨大的幻想,对她的小说来说,和现实同等重要。她痛恨“讲故事”,文章充满了强烈的自我,抽象,难懂,晚期惊喜般地,或有清新的文字出来。 爱情给予她永远的激情。 她的题材不乏性,社会底层,暴力,种族主义,同性恋。 她相信电影能表现“世界上不可饶恕的东西”,通过沉入黑夜式的错位和中断,和对世界奇特的理解,显示那种消失的魅力,展现死去的生命、流逝的时间。她的革新和专制,让技师们震惊。代表作《印度之歌》引起了轰动。它故事标新立异,艺术手法奇特,其中的音乐十分迷人,它把画面交织起来,如同乳香的画面,袅袅地在钢琴上面升起。音乐停在“来自体内的痛苦”和时间之洞的幻觉中。 《广岛之恋》也是她的代表作之一,获得的评论意见分歧很大。“简直是一团垃圾”,和“500年来最好的电影”,说的都是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