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郑念女士的《上海生死劫》(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 详细记录了她在文革期间狱中及出狱后如何凭借自己的智慧与顽强的意志与红卫兵和造反派抗争存活下来的往事。 关于文革,小时候只知道历史课本里面的零星片段。直到2009年来澳读书,邻居澳洲老夫妇送给我一本名为《wild swan》的英文书,那时候邻居Richard问我:“Do your parents dress in green soldier uniform? ” 对于我的否认和狐疑,他拿出这本书给我看里面身着绿军装的女人的照片。显然这对老夫妇没有去过现代中国,对中国的认识只来自书中文革时期的描述而已。后来才知道《wild swan》是HSC必考论文题目,在国外的影响深远。这本书否定了我以前的认知,对我的思想冲击非常大。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又红又专对毛泽东有着盲目崇拜的傻学生,读完之后第一反应竟然是这作者是不是在为了取悦外国读者来抹黑毛主席,因为我不愿相信我从小到大接受的洗脑与谎言。 精神意志与信仰 《上海生死劫》这本书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郑念女士的坚强意志了。在她六年半中的狱中生涯,遭受了各种各样的虐待和迫害,但是她活了下来,出狱后令很多亲友惊讶不已。因为当时有许多各行业的翘楚对新中国抱有理想主义的幻想和爱国热情于1949年回到祖国,最后却自杀或在迫害中死去。其中印象深刻的例子是她的一位音乐学院的教授好友李珍,受当时政府的一再请求,为了自己热爱的音乐事业和同学们的期盼,离开香港的丈夫和孩子回到上海,文革第一年被本校的红卫兵扣上“资本主义走狗”的帽子而逼迫钻狗洞,第二天不堪受辱坐在自己的钢琴旁烧炭自杀。 郑念女士是怎样活下来的呢? 第一,始终抱有一个强大的信念:绝对不承认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 她入狱的罪名是“帝国主义间谍”,因为她和她的先生两人都曾在国外读书,在澳洲做过外交官的丈夫以前更是国民党官员,回上海之后做了英国壳牌公司的中国区总经理(庆幸的是丈夫在文革之前已经因癌症去世多年,否则难逃文革的苦难)。丈夫去世后,郑念也在壳牌公司一直工作。 在狱中六年半反复的批斗和审判中,无论面对什么威胁都不做假招供。而相比她的同事们,面对巨大的精神压力,许多都为了保全自己或家人做假的自白书,并“揭发”其他的同事朋友。包括她的亲弟弟,在造反派不断的责问压力下也做了假的招供。 狱中最后的日子里,狱卒为了逼其招供,对她扇耳光,踢打,撞墙,把双手反铐背后关禁闭48小时不吃不喝。双手因为血液不通肿胀到出血脓,面对可能失去双手的威胁,她却告诉自己“即使失去双手,只要活着我也有能力养活自己”,直至晕厥。这样强大的意志力是罕见的。 第二,思路清晰,不怕威权,讲究策略 别人害怕审判,但是郑念却期盼审判,她可以用自己逻辑清晰的语言说的对方不知所措。监狱里只有一本毛泽东语录,那她就熟背毛泽东语录,用毛泽东的理论为自己辩护,知己知彼,让对方没有小辫子可揪。 第三,坚信主会保佑她(她是虔诚的基督徒),相信“物极必反”,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 在狱中因为严重缺乏营养和身体锻炼,加上精神与身体的双重折磨会有绝望和病倒的时候,但是很快能重新调整自己保持清醒。 第四,女儿是她活下去的动力。 她在狱中的时候一直不知道她的女儿梅萍在她入狱一年后就已经被造反派打死了。如果她知道真相,可能早就失去活下去的动力。出狱后,她又忍受着失去爱女的痛苦竭尽全力找出杀害她女儿的真凶。 乐善好施的慈善家 平反后,将文革时被没收的十五件明清瓷器无偿捐给上海博物馆;为了支持文革后的教育事业,捐出6万元帮助政府建立幼儿园,要知道那时候工人的月工资也不过2、30块而已,6万元在当时对大部分家庭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出国前,又分配给经济困窘的亲朋好友一笔钱。但是她的善举却被很多人认为是为了给自己买一个出国的护照,对此她说:“中国人的刻薄,认为友善和高尚的行为一定是为了一个自私的目的”。 党内派系斗争的牺牲品 作者出狱之后,通过朋友了解到四人帮为什么要针对壳牌公司。壳牌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在上海经营的公司,在刘少奇被迫害之后,周恩来成为文革派的眼中钉,逼迫壳牌公司的工作人员承认从事间谍工作来诬害周总理。被周总理礼遇的京剧艺术大师马连良和尚小云因不肯承认莫须有的罪名都无辜惨死。 红卫兵和造反派同样也是文革的工具和牺牲品 被毛泽东亲切称为“红小将”的红卫兵,通过书中的描述可以分好几种人。第一种是书中“大德”这个人物。他是文革期间的红卫兵领头人物,从贫困中长大的“个人主义者”,无产阶级一朝得势,加上“伟大事业“的理论支持,他的仇富心理和权利欲望得到极大的发泄和释放。但是文革一结束,政治风向一转,他反过来又变成了被歧视的一群。第二种是单纯被洗脑的学生。在红卫兵打砸她家的时候,一个女生看到家里的面包果酱质问道“你为什么老用外国的东西,你不爱国吗?” 作者耐心地告诉她:“你吃过番茄吗?番茄也是从国外引进的。你读过马克思的书吗?马克思是德国人啊。”这个女生若有所思,不知道怎么回答。她所受的教育和认知就是爱国忠君,没有其他。第三种是墙头草的利己主义者,很多造反派从农村中来,以“革命”的名义到处去大城市免费旅游,白吃白住。当形势一转,他们的态度就180度改变。狱中的一个女狱卒就是这样的人,气焰嚣张,但是作者出狱的时候又变得态度温和。 如果你处在文革年代,你会是哪种人呢? 可能有人会天真的说:“绝不与虎狼为伍” 。真的吗?当你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个人崇拜,对你灌输“读书无用论”,你的精神层次至于此的时候?当这件事被赋予“正义和伟大”的时候?当你周遭的人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革命”,你不愿从众而变成异类和斗争目标?知道路西法效应的人都知道人性之复杂微妙,自己都很难看清自己。要不然历史上的纳粹、红色高棉、卢旺达屠杀等等灭绝人性的事件不会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