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了<金陵十三钗>、<小姨多鹤>、<少女小渔>和<白蛇>,感觉很沉重。严歌苓故事里面的女人带着强烈的悲剧色彩与她们自身性格上的坚毅碰撞出史诗般的火花,在我心里、脑海里久久化不开,浓成一池墨水,不断地敲打我内心深处人性最黑暗、复杂、自私的原罪感。 日本侵华的史实放在历史课本上触目惊心,义愤填膺。放在严歌苓的小说里面便是一曲又一曲的悲歌。小说里面的小人物承受着历史巨轮的践踏,她们没有呐喊,却铁了心肠去接受命运最为不公正的安排。这个时候,我忍不住会问:这个世界有没有报应?严歌苓又欢快地点头回答:有!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和小姨多鹤的故事重叠在一起,白蛇和小渔这两个毫不相关处于完全不同年代的人物摆放在一起,我看到的是作者对人性的拷问。我相信能写出史诗式作品的她,自己肯定也经历过这种拷问和自省。然而我更愿意相信,她内心深处是相信希望的。即使是最绝望的故事,毫无悬念的悲剧,严歌苓都坚持把故事写到春暖花开的那天。我想,那是因为她不想留下人性的悬念,她希望每一个看完她这些作品的人不但记住历史,也记住人性最原始的那一点善良。即使是小炭炉上奄奄一息的火星儿,也能让我们带着希望走进明天。 每一个作者都带着自己的时代烙印。严歌苓的作品就像一杯伏特加。一杯之后我已经觉得很醉。或者,读者也是带着烙印的。像我这样的读者,只能偶尔喝酒。是因为生活太安逸了吗?还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奶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