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读万卷书 查看内容

清风不识字

2017-10-11 10:56| 发布者: 革命接班人 | 查看: 10118| 原文链接

清风不识字



风,挟裹着尘沙,敲击在耶路撒冷的城墙上,复若三千年。

《圣经》写道:“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作为出版最多,流传最广的书,真实不虚。

在几千年里,亚述人,巴比伦人,埃及人,波斯人,马其顿人,希腊人,罗马人,马木留克人,土耳其人,英国人和阿拉伯人都践踏过耶路撒冷的城墙,驱赶着原本住在这里的犹太人。

公元前722年,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攻占了耶路撒冷,亚述人洗劫了圣城,这里的人民沦为奴隶,背井离乡,除了便雅悯和犹大支派,大多数人都消亡在了时间的长河里,成为犹太人历史上“丢失的十个支派”。

绛红的斗篷披挂着盔甲的金光,鲜嫩的橄榄桂冠啊,戴在何人头上!罗马人在公元135年剿灭了犹太人最后一次绝地反抗,“犹太”作为地名被废弃,并被改名为“Philistines”,以奖赏这些Philistines们协助镇压犹太人的功绩,这片土地在很多年很多年之后,又被一群自称为”巴勒斯坦人“的阿拉伯人燃起血雨腥风。

在此之后,耶路撒冷变成了一个外邦人的城池,本来就为数不多的犹太人唱着《松花江上》,开始了长达两千年的流亡,“流浪!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耶和华专爱你们,拣选你们,并非因你们的人数多于别民,原来你们的人数在万民中是最少的。”在千年的流亡中,犹太人被鞭打,被奴役,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信仰,他们手握经文,背负苦难,因着信,被拣选。

二战期间,有六百万犹太人遭到屠杀,受害者高达数千万人,德国人设立了无数的集中营和灭绝营对犹太人进行迫害和屠杀。

犹太人维赛尔在他的《夜》中记述:“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夜晚,那个在集中营渡过的第一个夜晚。它使我的一生变成了一个漫长的黑夜,七次被诅咒,又七次被打上印记。我永远忘不了那些孩子们的脸,那些在静静的蓝天下化为缕缕烟圈的身体。”

静静的蓝天,缕缕的烟圈,似乎在描绘着一副风景画,而不是惨绝人寰的暴行,没有恨毒,只有记忆,深深的记忆,因为经上记着,神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犹太人遭受种种蹂躏和痛苦的时候,尽管他们也会有约伯一样的不平和愤懑,但他们更知道,耶和华神是借着试炼来洁净他们、改变他们,最终拯救他们。

耶和华的信者,被杀的多,自杀的很少。

1945年之后,在锡安的召唤下,世界各地的犹太信仰者们回到千年前神给的应许之地,哪怕世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支持他们,他们仍顽强的为弥撒亚而战,为信仰抗争,他们也更愿意为信仰铸剑成犁,熔矛为镰。“你本国的民中,凡名录在册上的,必得拯救”,经上如此说。

犹太人的日子不太平,太多不愿意接受又不得不去接受的,但他们不会由此让生命过得轻贱,无论如何,在神的爱里,人生是美丽的。

***********************************

神州一统,万世一系,东方有个小岛国这样自称,只是国土狭长,资源贫乏,人口也少的可怜,最尴尬的是连个像样的文字都没有,百姓交流还得拿着树杈草绳比划着说,文化水平极低。

文化落后并不可怕,日本这个国家懂得虚心学习,后进而追,在天皇的草编王座还没捂热的时候,就派遣使团西游求学,一般是四个人,其中一个和尚,外加一匹白马。

到了幕府时代,即使各藩打得不可开交也没有放弃学习,甚至为了争取西方大国有限的入境名额,各求学使团之间也打得头破血流,烦得西方大国的朱棣皇帝直接下令:求学团十年来一次,每次不许超过二百人,船两艘,没事别来,钦此!

在天皇和藩主们的带动下,日本举国上下努力学习文化,漆器,造纸,制陶,刀具工艺很快就赶超了相临的西方大国,成效斐然,天皇索性把朝廷的主要任务列为学文化和祭神祖,并写在了《公家诸法度》里,日本文化人的地位很高。

为了表示对文化人的尊重和确保文化传承的需要,日本人对文化人有不杀的惯例。

关原合战期间,西军眼看就要破城而入,作为守城武将的细川幽斋必死无疑,这时天皇一纸敕旨而来,为了和歌,身为“古今传授”继承者的细川幽斋得以生还。

日本文化人,自杀的很多,被杀的很少。

直到军国主义让日本人冲昏头脑的时候,面对共产主义的猖獗,像小林多喜二这样文化人的处理,法西斯政府也做出了极大地克制。

1945年八月,天皇在自己的小皇宫里昭告:“宜举国一致,子孙相传,确信神州之不灭,念任重而道远,倾全力于将来之建设,笃守道义,坚定志操,誓必发扬国体之精华,不致落后于世界之进化。”面对驻守的50万外国占领军,大多数日本人温和而谦恭的接受了他们,柔风细雨般侍奉着,直到他们将拉面,寿司,洒西米这些日本文化帯到世界各地。

1969年,日本竟然将纪伊国屋书店这样的文化品牌深入美国旧金山,上演了一场完美的亚洲黄猴の逆袭。

日本文化里有花艺,茶道这样喜闻乐见的美,也有武士道,艺伎,这样阴翳的美,外人看来日本是极端矛盾的,日本人认为文化就是浑然一体,深入血脉里。

日本人的生命是一个义务的连锁系统,所有其他的皆源自义务,义务的源头是文化的自我信赖和坚持。

*********************************

白驹过隙,历史翻过一页又一页。

犹太和日本,一个游荡在西方,一个固守在东方,脉动着属于自己的文明。

夕阳里,看着故宫墙头挺立的野草,木然自问,我的天朝呢?

一阵清风吹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