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Wagga出差,这个Wagga呢,是纽省境内第一繁华大镇,据说仅次于悉尼。不过全市仅有一条主要街道,农机具用品商店超多,人们也格外淳朴,此为后话,按下不表。 先来说说路上见到的。从Canberra到Wagga,沿途风光主要是典型的澳洲农场牧场,春天牧草刚发芽的时候,满眼翻滚的嫩绿,赏心悦目,现在到了收割牧草的时候,遍地金黄,动作快的牧场主已经把捆扎成长方形的干草码成整齐的一堆一堆,插上Hay For Sale的牌子。更有辛勤的,已经装好了灌溉机械,准备下一季的播种。我常常惊讶于这里农民的勤劳刻苦,长年累月在这篇干旱的土地上耕种放牧,需要多么大的耐心和毅力! 镜头一: 高速路上去某小镇的出口,牌子上写着:某某镇,海拔265,人口7 人口比海拔少的路牌见过不少,只有7个人的还是第一回见,应该是一家人吧。爸爸妈妈和五个孩子。一片大房子建在middle of nowhere,水是自己接的雨水,电是自家发电机发的,爸爸开着拖拉机去耕种望不到边的土地,妈妈在家里照料牛羊马匹和五个孩子,孩子们通过卫星天线接受远程教育。没有我们想象中田园牧歌式,很具体的生活,从早到晚的忙碌,全家福:七张被太阳晒成健康褐色的无心机的笑脸。对比:我们的女子生了孩子,有保姆、老人照顾,还有很多叫苦叫累,是不是太娇气了?有一次有机会和一个有四个孩子又新近作了母亲的妇人聊天,在谈到家务时想当然地用了difficult这个词,这位夫人很认真地纠正我:不是difficult,是different,and enjoyment。才知道,澳洲人乐观开朗的天性,是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作基础的。 附加阅读:一对澳洲夫妇去香港旅游,问导游香港的面积多大,人口几多,得知后惊讶得合不拢嘴:那不是和我们的农场一样大?可是我们只有四个人啊! 镜头二: Dog on Tuckerbox 你以为是什么?其实呢,这是一个地名。据说有个农民每天中午带饭去地里,饭就装在这个tuckerbox里,为了不让别的动物吃掉,他让他的狗坐在这个tuckerbox上看守他的午餐,天天如此,于是这只看守午餐的狗成了一个地方的地标,这个地方也就因此得名。澳洲有一个好处就是任何一条小路、小山包、小水沟都有一个名字,对旅人来说这样比较不容易迷路,回头想想,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尊重——对自然、对土地、对人(类活动的地方)的尊重。不过呢,很多名字却不是那么值得恭维了。比如,叫Elizabeth、George的路,每个城市大概都有一两条,相比之下,我就更喜欢土著语直接移过来的名字,比如:Jugiong、Tucutta、Gonoo Gonoo,音韵铿锵,琅琅上口。有些名字也真得会闷死人的,比如刚经过一条小溪叫Two Mile Creek的,过一段路另一条小溪叫做:Five Mile Creek。 镜头三: Railway Carriage For Sale 这节车厢从我第一次去Wagga起,就一直躺在大片的荒原中间,面朝着高速公路,向来去匆匆的路人发着无声的邀请。每次经过这里,我就在想:它是怎样来到这里的?谁会把它买去呢?要花多少银子?买来做什么用呢?是会被一个怪癖的富人改造成舒适的住宅呢?还是会变成城市最繁华的路段一个酒绿灯红的pub? 镜头四: Deer Farm 养牛养羊的牧场见得多了,要多没趣有多没趣,你可见过养鹿的牧场?一只只幽雅可人的梅花鹿散布在绿草如茵的山坡上,可是一幅动人的画面?我试过停下车来,走近它们,鹿儿们还没有忘却生性的警惕,一齐停下来望着我,令人爱慕不已,可惜的是拦在我们之间的电网提醒我它们的最终归宿,将是在某个高级餐馆洁白无瑕的餐盘上吧。 镜头五: 蝗虫蝗虫 今年的虫灾应该是很严重的,快到Wagga的一段路上,时不时会碰到迁徙的群虫,漫天遍野,车子冲过去的时候,一阵乒乒乓乓,挡风玻璃上留下花花绿绿的斑斑点点。据说越是干旱的年份,虫灾就越严重,真为农民们捏一把汗。记得小时候英语教材上Salt Lake City的故事,真希望奇迹出现,飞来一群海鸥把虫子们都吃掉吧! 对于很多移民来说,是很少有机会去大城市以外的地方的,即使度假,大概也没有人愿意去这些名字都叫不上来的地方。但是这里是真正的澳大利亚,广袤而干旱,土壤盐碱化的问题十分严重,这是一片脆弱的土地,爱你,就要爱你的全部! 写累了,不是侦探小说,将就着看吧。什么时候我能贴图勒就可以图文并茂了。 [ Last edited by NT on 2004-12-30 at 05:52 P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