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途中,一个红军战士几句话就可以把一群青年劝到红军里来。抗战中,我们在敌后,深入发动群众,短短几年时间,红军从几万人发展到一百多万。解放战争中,我们从一百多万发展到数百万,几年时间就打败了国民党。靠的就是我们强大的理念吸引人。在取得政权以前,我党的宣传发动工作,是发挥了十分强大的作用。究其原因,说人民爱听的话,讲人民爱听的理,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到我们的队伍里来。 取得政权以后,我们的宣传队伍人数越来越多,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有我们这么多宣传干部,没有哪一个国家象我们这样重视舆论导向,没有哪一个国家在宣传上有我们这么多投入。以世界第一的宣传队伍,理应做到自己人意志高度统一,敌人闻风丧胆。然而结果是自己人不信;敌人不仅未丧胆,还在那里偷笑,这就足以证明我们的宣传工作有反思的必要。 今天,有人不相信宣传,不是我党的主张不对,不是我们的理论不行。那是什么原因呢? 1、断章取义的宣传把经典解释乱了 党和国家的历史不可谓不丰富,事例岂可斗量。但是,我们的宣传系统,真的没下功夫研究。从马克思到习主席,立了多少系统的理论思想,从先秦到当今,中华祖先积累了多少经典理论。有些人不学习,不研究,只会挑选几句格言警句来论述我们的观点。把理论的系统性切成互不联系的若干片段,让人看后摸不着头脑,让人怀疑理论的系统性和正确性,这是愚蠢的宣传。宣传文章写成八股式,一开头就某领导说,某领导又说,某领导还说。这种论述方式,就不是说理,这是拿帽子压人,自己说不过人,先拿领导的话来堵别人的嘴。 要提倡搞宣传的同志学点逻辑学,举例是证明不了理论的,举例只能用于帮助人理解理论,不能用于证明理论。人类从能够思考以来,不知道提出了多少观点,被证明了的成为理论,被证伪了的成为谬论。不管哪一个观点的证实与证伪,都有一系列公理支撑和逻辑推导。如果用举例的方法能证明理论,那没有一个观点找不到事例来证明。 我们可以说雷锋代表中国军人,敌对势力也可以说徐才厚代表中国军人。两种说法看视天壤之别,其实证明的方法是一样的。这种的宣传不仅为敌人攻击我们教唆方法,还反复暗示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证明理论,造成人人都可以发明一套理论,只需举几个事例便可以自认为得到证明。现在,让人斗志丧失的心灵鸡汤泛滥,中华文化历史被攻击得体无完肤,经典英模被人要求还原真相,都是这种思维方式造成的。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无意之间教给对手的。为什么当今思想如此混乱,为什么越教育思想越乱,为什么思想难以统一,为什么典型没人信,就是这种证明方法造成的思维混乱的结果。反驳的人只要用这种方法找到一个事例,就证明他反驳得对。这种思维方法的危害,不仅使宣传无人信,更造成整个民族的思维能力下降。 那种断章取义的宣传教育活动,那种靠举例和引用格言警句来证明的理论真的没有说服力,只有不会思考的人才会相信。 2、高大全(假大空)的典型丧失了榜样的力量 任何一种理论都要符合逻辑,也需要事例支撑。因为断章取义将逻辑搞乱,下面看看事例是怎么样被高大全(假大空)的典型搞乱的。 各种典型,各种报道中充满了全天候,全时域,全时空,甚至充斥着“牛牛牛”之类的叫嚷,看看这些词语宣传出来的典型是怎样被受怀疑甚至被抛弃的? 对于典型宣传,内容是否可信暂且不说,仅看那套宣传的架式,就让人恶心。那几个步骤是这样的:一是找典型。领导想了几句话,要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要证明自己培育了某种思想的典型,以便邀功请赏。就需要物色典型,找到近似的事例或人物以后,先确定宣传对象。二是整理事迹。找相关的人统一口径,补写日记和各种记录。最恶心人的就是补写日记。三是集火猛攻。集中一大批宣传新闻干部,不惜一切代价邀请各大媒体记者,组成一个班子,从不同角度撰写事迹。有写从小助人为乐的事例的;有写从小好学上进的(事实上有可能连个专科学校都考不上);有写父亲死了不回去送葬的;有写妻子生病不回家的;有写耽误了孩子教育的;当然也有写真正的亮点的。如果典型活着,还要认真研究一下事迹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人死了,那就好写了。所以活着的典型不好宣传,死了的就好宣传,这是宣传系统的人常说的话。四是召开新闻发布会。把前期经过反复推敲的典型事例集中发布,形成一个阶段的宣传重点,各大媒体集火猛攻,连续报道,要做到让全世界都知道。当然事前一定要发个通知,全军官兵必须按时收听收看。五是掀起一个学习高潮。全军官兵学习那些事迹,人人写心得体会这是断不可少的程序。 多个人的事迹堆砌到一个人身上,集体事迹放在个人身上,事迹放大,事例提炼成精神,事迹推敲成理论,局部上升到全局,这是常用的典型宣传方法。 但信息时代,自媒体时代,在系列宣传还没出去以前,有些东西早就出去了,要让典型身边的人闭口,真的很难了。那些本人事迹被转移,集体功劳被归于一个人,其他人有什么想法,真的需要研究。一但典型事迹的后面形成一部分不同意见甚至反对观点,结果是什么,不说大家都知道。 有时一个好好的典型,你们使用中国画写意的手法,西方映象派的画法,将其局部放大,从整体上一看,真的不象个人形。大家只好用看卡通的眼光来看你们树的典型。卡通大多数只适合儿童看,我们看了这么多年,人也长大了,真的不想看了。人长大了,经历丰富了,想看点思辩的故事,想看点真的科学,想看点能有启迪能力的思想,真的很难从主流媒体上找到。 不同专业的典型,在不同的领域做出不同的贡献,是大有人在的。宣传这些典型,需要抓住他们的真正成就,突出重点。两弹元勋于敏,宣传他只要说一个于敏构型,可以令全世界的人信服。在这个成就的背后,学习的刻苦,忘我的牺牲精神,巨大的个人利益损失,自然成为题中之意。宣传袁隆平,只要看他培育的水稻新品种产量,就可以说明其典型的巨大意义,就让人信服。 我们的军队,各行各业中的典型多了去了,可以说数不胜数。谁是本系统本专业的典型,本系统本专业有一整套成文或不成文的评价体系,那些圈内人非常清楚谁是典型。相反,不管宣传哪一个行业的典型,都是爹死了不回家,老婆病了不看望,孩子逃学不去管。如果没有在本职岗位上的业绩支撑,别人也可以按你的思维方式得出这人不孝、夫妻感情不好、教子无方的结论。突发一联想:多少纨裤子弟不肖,是不是你们这样倡导的? 有人说:我们的宣传把真的搞得象假的一样,美国电影把假的搞得象真的一样。 有人说我们经典的英模受攻击,在寻找敌对势力别有用心的同时,是不是要反思一下我们的宣传典型是否有漏洞,事迹上是否符合常识,有没有画蛇添足的。或者再彻底一点,查一查有没虚假的典型?那些靠补写日记,靠放大事迹,靠堆砌材料形成的典型是不是可以放一放。 雷锋值得我们学习,丝毫不用怀疑。但有些敌对势力就是要攻击我们的这个典型形象。分析对雷锋精神的宣传工作,不是否定雷锋这个形象,而是找找我们在树典型时,怎样树得真实,让更多的人相信。 不知道谁在百度上对雷锋精神下了一个定义:“雷锋精神就狭义而言,是对雷锋的言行和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就广义而言,已升华为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崇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为人们所敬仰和追求的精神文化”。 这个广义的定义,其实是对雷锋形象的一种破坏性吹捧,已经超出了雷锋本人的事迹所表达的精神内容。放得太大,以这个定义,雷锋之后的人类一切优良品质都得以雷锋命名,让后来者情何以堪! 我们提倡艰苦奋斗时,雷锋是节俭的标兵。八十年代,要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有的人就说雷锋精神也有这样的内涵。于是雷锋在那么困难的年代穿皮夹克,戴英纳格手表也是事迹。本人1984年9月初就曾亲眼在望城县的雷锋纪念馆见过雷锋的穿过的皮夹克和戴过的英纳格手表陈列在展柜中。 雷锋精神成为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装得越多,信的人越少。这不是雷锋的问题,也不是受众的问题,这是宣传者的问题。 雷锋形象被怀疑,正是这些画蛇添足的人破坏了雷锋的形象。敌对势力要攻击,有些民众要怀疑也就在所难免了。上帝都在被怀疑,何况雷锋。 要知道,敌对势力是永远存在的,你如果有漏洞,要叫人不攻击,那是不可能的。就象敌人有漏洞,我们要攻击一样。 抗战是一个好好的宣传题材,也被这种局部夸大的宣传思路搞出了一系列抗日神剧,再如此下去,总有一天,人们连抗战都不信了。 一个高大全的典型,还不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凿壁偷光这样的折子戏式的典型有教育意义。 在媒体被垄断时代,媒体说什么,受众只能接受什么。古时候为什么产生神,可能就是因为信息不发达,某些人的功能被夸大,通过长时间、远距离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又被放大,就成了神。古时候要验证一条消息和一项理论,可能穷其一生也无法实现,但现在信息反馈的时间以分秒计,某人说的观点正确与否,事实真实与否,即刻验证。 我们现在是信息时代,是自媒体时代。可选择的阅读物太多太多,比人的脑细胞还多,真的管不住受众看什么,也管不住受众说什么,更管不住受众想什么。人们更不相信神。 要想宣传让人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引用事实必须真实,说理必须是以公理为基础,用合乎逻辑的方式推导出来的结论。 宣传典型中的问题还远不止体现在这些大树特树的典型上,只看平时那些小新闻,小通讯,其假话连篇到何种程度。有一种说法,现在军媒的一些文章,只有写的人和被写的人看。有官兵曾经评论一个军区的报纸说:那上面除了当天的日期以外,没有一句真话。这种评论肯定是带着情绪的,是不准确的,但这种情绪是怎么起来的,怪谁?谁能要求所有的人都能准确无误地表达一种观点或评论一件事实吗?普通人不是神,做不到。我们也没有把人民教育到这么好(笨)。 宣传把握不住时代的主题,总想新瓶装旧酒,把时代的不同特征往历史的筐里装,装不进去就丢,就削足适履,这是要丧失受众的。 当下,反腐这么大的时代主题,怎么不宣传一些典型?不宣传也罢,至少,不要对真正抨击积弊的人实施舆论打压,不要禁止反腐题材的文艺作品。 宣传需要人民学习的典型时,请注意人民是聪明的。开展舆论战时,也注意敌人是狡猾的。还请注意,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神化的英模只会离人越来越远。 还是习主席英明,果断地将各军区的报纸停了。少一些说大话、套话、假话的场所,全军风气更容易好转。没有人关心上稿率,没有人能够通过写几篇狗屁新闻而立功受奖升官,断了这些人的想头,风气更容易好转。 舆论和战场一样。如果敌人的论点驳不倒,或我们的论点被敌人驳倒,就是阵地失守,就是吃了败仗。吃了败仗以后,一定要分析一下敌人的强项,自己的弱项。解决的办法:要么调整战术,要么换将。现在是换战术还是换将? 3、高高在上的教育方式让人畏而远之 以教育人为专业的团体规模之大,我军堪称世界之最。人是需要教育的,不教育真的不会成为好人。但教育的从业者需要很高的素质?我是一个长期受教育的人,且说我服什么样的教育:一是教育者本身要有榜样作用,领导自己不上训练场,要叫部下刻苦训练,你说有人愿意受这样的人教育吗?自己通过行贿升官,教育下属要靠实绩升官,谁会信?当了领导在那里卖官,教育下属要相信组织,怎么相信?二是教育者要有理论水平,说出的道理不仅要自圆其说,还要做到他圆其说。自己讲的话,自己都不信,受教育者能信吗?教育者要先教育好自己。 授业之师要精业,授德之师要尚德。宣传部门是授德的,自己得先有德。陈伯达、张春桥、徐才厚这些人曾经都是宣传系统或主管过宣传系统的人,何曾有德乎?这些人的流毒肃清了没有,现在还有没有人仍然端着他们的衣钵乞食,宣传系统需要反思!这些曾经教育别人的人的示范作用,对以后的教育效果有没有影响,值得深思! 教育者要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而今的宣传部门的领导们,审视一下我们的宣传队伍,有几人能传道,有几人能授业,有几人能授德,有几人能解惑? 党把庞大的媒体和强大的理论工具交给我们的宣传部门,人民被教育了几十年,宣传部门自己对教育效果满意吗?是这拔人民真的不行!还是宣传工作到了需要反思的时候了? 舆论上斗不过敌人,说不服自己人,某些人还有脸指责提意见的,天下厚颜无耻至此,真是难得一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