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2 乐享荐 1、迁徙本就是人类的本能 请原谅我用这么大的概念去分析这样一件小事。7万年前,东非的智人从非洲出发,用了差不多5万多年的时间,到达了地球的各个大洲,其他人类种群因此灭绝,智人成为唯一的人类。人类不断向外部的远方寻求资源、建立家园是一种本能,这是写在基因里面的。 在现代民族国家以及边境线建立之前,移民不过是人类的正常迁徙,当然包括各种各样的政治经济原因,比如战争、殖民、贸易、探险等,比如十字军的东征和东印度公司。也有很多个人原因的迁徙,比如婚姻、工作转换、逃命、追求更好的环境等等,比如五月花号。在民族国家建立之后,基于个人原因离开原本的居住国,去国境线之外谋求新的生活,这是现代意义的移民,当然也是人类最普通不过的迁徙行为。通常这类移民行为是为了更好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受教育机会以及工作机会,乃至为了某种价值——比如说,公平、正义、平等。 移民在西方世界是一种人类的常态行为。据《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欧洲卷1750-1993》给出的数据,在1850—1920年间,约有1567万英国人、431万德国人、233万奥匈帝国人、858万意大利人和38万法国人离开本国去往欧洲以外的地方定居。看看一百多年前的欧洲,你就会知道,移民真不是一件大事儿。 2、雾霾、毒地与移民 2010年的时候,在北京上空频频出现的不明可吸入颗粒物,还没有现在“雾霾”这个官方名称,出现在美国大使馆的官方twitter账户上时叫做“pm2.5”,现在当然大家都知道了。那时候上推特的人是少数,follow美国大使馆的用户就更少,我是其中之一。几乎每天看着大使馆给出的结论是“very unhealthy”,那真是非常堵心的事情。 清洁的空气、水源、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根本的要素,任何人都会因为空气、水源、土地的污染而遭受影响,无一例外(除非你有特供空气、饮用水、土地)。不管你是共产主义者还是同性恋者,死亡是这个世界上相对而言最平等的事情,而你往往希望自己活得更久,对不对? 绿色和平组织几年前跟北京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合作,对pm2.5与公众健康的代价做过一项调查,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和西安这个四个城市因pm2.5猝死的人数超过8500人。这个数字是四个城市同期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近三倍。 不要侥幸地认为,因为你没有死,空气就跟你没有关系。我曾经在北京雾霾最严重的时候去过复兴门北的儿童医院,直观上就能够感受到就诊人数的变化。北京因为媒体众多,话题较受关注,看上去非常严重,但北京雾霾指数在2015年的全国排名里只是第26名。还有25个城市比北京更严重,去年排名第一的是河北的邢台。 所以到底有多少人口备受雾霾折磨,恐怕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放心,你肯定是其中之一。 大自然保护协会在4月18日发布的《中国城市水蓝图》报告中说,他们检测了多个城市的135个集水区的水质,这些城市包括香港、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等。总体而言,73%的集水区遭到中度到重度污染。报告认为,集水区的土地开发引起了供水的沉积物和营养盐污染,这些水被供给超过8000万人口。嗯,是不是又感觉中枪了? 常州的家长们对记者感叹说“恨不能移民”,这是多么痛的领悟。我就想问问,作为你——一个在大城市有房有车的中产阶级,你有什么办法,能让空气和水源变得更好一些?你根本毫无办法。又有人(比如柴静)说,我们一起从自己做起,拯救环境。那我再问一句:你们一起,能让河北的烟囱停工么?能让北京的机动车少一半么?不能。你们依然毫无办法。 那要怎样? 游牧部落之所以游牧,就是这个地方的草吃完了,环境恶化了,再呆下去会饿死,只能换个地方。自古以来皆然。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11657955&boardid=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