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网站4月21日发布《科技部 中央宣传部关于印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通知》。 通知称,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落实科普工作任务,国务院办公厅确定科技部、财政部、中央宣传部牵头,中央组织部等20个部门参加制定《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以下简称《基准》),建立监测指标体系,定期开展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和全国科普统计工作,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导。 《基准》是指中国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技术知识和能力的标准。适用范围为18周岁以上,具有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制定《基准》是健全监测评估公民科学素质体系的重要内容,将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导。《基准》共有26条基准、132个基准点,基本涵盖公民需要具有的科学精神、掌握或了解的知识、具备的能力,每条基准下列出了相应的基准点,对基准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26条基准包括:崇尚科学;能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世界;知道用系统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 涵盖其内的132个基准点则包括:知道解释自然现象要依靠科学理论,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对尚不能用科学理论解释的自然现象不迷信、不盲从;知道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整体系统的方法论,并具有现实意义;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认识自然和社会、发展科学和技术具有重要作用等。 以下为26条基准、132个基准点: 1. 知道世界是可被认知的,能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世界。 (1)树立科学世界观,知道世界是物质的,是能够被认知的,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有限的。 (2)尊重客观规律能够让我们与世界和谐相处。 (3)科学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科学知识本身需要不断深化和拓展。 (4)知道哲学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5)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认识自然和社会、发展科学和技术具有重要作用。 2. 知道用系统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6) 知道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对立统一的;能用普遍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7) 知道系统内的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复杂的结构可能是由很多简单的结构构成的;认识到整体具备各部分之和所不具备的功能。 (8) 知道可能有多种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知道解决一个问题可能会引发其他的问题。 (9) 知道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整体系统的方法论,并具有现实意义。 3. 具有基本的科学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过程。 (10)具备求真、质疑、实证的科学精神,知道科学技术研究应具备好奇心、善于观察、诚实的基本要素。 (11)了解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12)对拟成为实验对象的人,要充分告知本人或其利益相关者实验可能存在的风险。 4. 具有创新意识,理解和支持科技创新。 (13) 知道创新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具有求新意识,崇尚用新知识、新方法解决问题。 (14) 知道技术创新是提升个人和单位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15) 尊重知识产权,具有专利、商标、著作权保护意识;知道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 (16) 了解技术标准和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知道技术创新对标准和品牌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具有品牌保护意识。 (17) 关注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 (18) 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知道“基因工程”、“干细胞”、“纳米材料”、“热核聚变”、“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高新技术。 5. 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技术产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59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