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神州万象 查看内容

中缅划界始末的探讨

2016-4-12 09:59| 发布者: bobova | 查看: 24| 原文链接

中缅划界始末的探讨
2015-01-09 11:40
来源:共识网-作者赐稿作者:谢祥京


战争是极端的暴力,历来都是非常残酷的,是要死人的。古代是这样,现代也是这样。刘源还说,尤其是现代战争比冷兵器时代更加残酷,拼的是综合国力,打的可能是后方、平民。

  引子:1942年秋冬,坚守怒江防线的中国第二期远征军,为了配合中国驻印军反攻缅甸日军,为了填补“滇康缅”边境三角地区的军事真空,经重庆军事委员会批准,建立了“滇康缅边境特别游击区”(俗称茶里游击区),隶属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指挥。笔者父亲谢晋生奉命出任该区的第一纵队少将司令,兼任“茶里边区军政特派员公署”特派员。
  “茶里地区”包括江心坡、片马等地方(面积约6至7万平方千米)。这大片土地,自古就是我国神圣的领土,但在20世纪初就被英国人强占。当日寇入侵缅甸时,英国人又不战而逃,甚至不让中国军队驻防。抗战末期,日本人被驱走,英国人又卷土重来,企图从中国军队手中夺回他们曾经强占的中国领土。

  1.
  “江心坡”,是一个中国的地域名称,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但亦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地方。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江心坡”被称为“中缅未定界”。
  依据1960年的“中缅边界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放弃对“江心坡”的主权。江心坡是指位于云南省高黎贡山以西的恩梅开江与迈立开江之间的一个狭长地带,北起西藏察隅县,南到缅甸尖高山。但通常“江心坡”指代缅甸北部密支那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即“中华民国版中国地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版中国地图”相比西南部多出的地区,大约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0万个今天的“钓鱼岛”面积,不过,现在已属缅甸管辖。
  有些人一谈起领土纷争,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热血喷头,激昂不己,尤其是一批被称之为“愤青”的年轻人,好似初生牛犊不怕虎。
  刘源上将在2014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与政协)对媒体表示,应让老百姓知道战争是残酷的。就钓鱼岛问题,刘源还风趣地用食指,点点自己的左脸颊说:双方都是为了这个面子。此言一出,引起网友广泛关注。有网上言论误解这是怕打仗,我更认为这是一个真正的军人负责任的表达。
  刘源首先引用了一连串富有哲理的中国古代战理兵法,“善士不武,乐杀不祥”、“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兵者大凶,战者无不用其极……”
  战争是极端的暴力,历来都是非常残酷的,是要死人的。古代是这样,现代也是这样。刘源还说,尤其是现代战争比冷兵器时代更加残酷,拼的是综合国力,打的可能是后方、平民。
  笔者很赞同刘源将军的说法。
  什么叫躲兵?躲兵就是逃难,老百姓只能往深山跑,尽量远离战场。战争的残酷性,对士兵也一样,一将功成万骨枯!
  中国领土与边界线的划分,历来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其中包括“民族”问题与强权政治。国界线的变化不是一两代人能够说得清楚的,但有一点,人民都不希望边境纠纷引发战争给他们带来任何灾难。
  2014年4月15日,在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房峰辉就东海和南海局势表示,希望美方客观认识和看待东海和南海发生的一些问题,防止让这些问题干扰和影响到中美两国和两军关系发展大局……
  房峰辉指出,在南海和东海问题上,主要的责任不在中方,一些国家认为中国要维护战略机遇期,就借机占便宜、闹事、挑衅中国,“我们是绝对不能容许的”。
  他进一步说,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在维护自己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上是坚定不移的。
  “在这个方面,我们说得到,做得到。老祖宗留下的土地,一寸也不能丢!”房峰辉最后强调。 (记者张蔚然)
  谁也不想当卖国汉奸,笔者也不好意思为房总长的“大话”捧场。翻开中国历史,老祖宗留下的土地丢得还少吗?
  中缅领土纠纷的处置,中国领导人的慷慨大方,让缅甸领导人受宠若惊。其中奥妙,国人无奈,仅能扼腕长叹!
  古老的中国,在明初,朱重八即于南疆设缅甸、孟养、木邦、车里、八百、老挝六个军民宣慰使司,又设南甸、干崖、陇川三个宣抚司,所谓“六慰三宣”。
  中国也不是从来没有“霸道”过,缅甸曾经就因恐惧而依附中国成为中国的附属国。因其部族众多,族间矛盾与内战不断,也是一个很麻烦的国度。直到它建立较为强大的东吁王朝政权,缅甸才逐渐脱离中国而自立。
  随着双方实力相互消长,自明至清,属地因之也不断的变化。
  到了1885年,缅甸为英国所吞并,并将其作为印度的一个省,不过,英国还承认继续按缅甸的老规矩向大清进贡。其间双方也曾对边界问题有过交涉,但都没有明确结果。
  至1892年,满清驻英公使薛福成与英方代表终于坐下来,开始第一次探讨划界问题。
  1893年3月22日,双方达成了最终方案:
  1、在中国原有边界基础上扩展5英里,直至北纬25°40′(即尖高山。尖高山纬度为25°30分);
  2、北纬25°40′以北的边界,暂且搁置;
  3、除上述所定地区之外,其它地区全部归英国,但孟连、江洪(车里,即西双版纳)必须归还中国,除此之外,在孟卯城和麻栗坝(又名科干,即今缅甸果敢)之间做一直线,直线以北以东,全部归中国。
  4、中国不得将孟连、江洪让于第三国。最终双方签订了《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约》,而江心坡所在地,正是这次谈判中暂且搁置的地区——其原因是,该地既不属于清朝、也不属于缅甸,而是两不管的瓯脱之地。
  薛福成最初要求的是恩梅开江与迈力开江汇合后的下游,伊洛瓦底江以东的部分——“江心坡”的归属,按明朝的套路完全应属于我大明天下。然而,清政府并没有在实质性的谈判中据理力争。
  英国觉得既然是瓯脱之地,更不愿意在这次会谈中作出任何约束。但这块瓯脱之地却有不少我国的世居民族在生根繁衍。
  到了1926年,英国人却独自强占了江心坡。
  国民政府派出人员到达江心坡就此事进行调查,江心坡的代表向国民政府官员陈述了自己遭受英国侵略的经过,并请求中国政府管理江心坡。
  1926年出版的《中华新形势图》,是以中国所主张的小江为界,在小江以北,则以中国实际控制的恩梅开江为界。
  到了1931年,国民政府内政部、外交部派中缅界务调查员尹明德前往江心坡地区调查。尹明德在对野人山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后,向国府提交了报告,并建议中国的国界线应该西至印度边界的巴特开山。
  这条线后来被称作“尹明德线”,又称“巴特开山线”。
  尹明德也是我父亲的好友,滇西抗战伊始,尹明德告诉了我父亲好多实况,并赠送了一本他的专著——《中缅未定界北段勘察记》。这本翔实的,图文并茂的资料,对家父部队顺利开进片马、江心坡帮助很大。
  1942年初,国民政府下令:此后以“巴特开山线”为中国地图的唯一正确画法。看到这里,别以为国民政府代表中华儿女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遗憾的是,蒋介石这个命令只下给了地图公司,对英国政府发出的非正式的照会又因日本入侵缅甸与滇西抗战中断或搁置了。
  2.
  西南联大历史学家方国瑜教授在滇西抗战中与我父亲也有不少交往,他们都是1903年出生的老同。家父在回忆录中记述:片马、江心坡是我国西南最大的一片处女地,而且矿产资源也很丰富。在1943年春,大理总部曾邀请昆明西南联大地质学教授张印堂及方国瑜等10余位先生,由总部派秘书王旸陪同到片马、江心坡等地进行勘察。当时我亦陪同张印堂等一行由片马经由拖角、罗孔、浪速,到了江心坡各地,作了历时三个月的踏勘,搜集了许多宝贵材料,并拍摄了很多有价值的照片……
  张印堂,中国近代地理学家,人口学家。曾在经济地理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成就,为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奠基人。
  张印堂出任西南联大教授时,也开始注意云南边疆的研究,其撰写的与云南相关的学术论文其实也可纳入张印堂边疆地理学研究的范围。
  张印堂在《缅甸独立与中缅未定界问题》一文中认为:“吾人对此重生(缅甸)邻邦,除寄一无限希望外,对中英久悬之滇缅未定界问题,亦愿趁缅甸光复之伊始,于中缅交欢之情感下,得以和谐解决,奠下中缅友好的关系基石,当为中英缅三方所一致之欢迎。”在对北段未定界的历史与社会风俗进行考察之后,他认为“中英之滇缅未定界地,既非缅属,而在历史上又与我国有密切之政治关系,且在种属上又与我滇西边胞山头人同,其全部之主权与传统之完整,不宜分割、隶属于二,值此英国放弃统治缅甸政治之际,此地此民,随缅甸之独立,理应早日归还我国,以免未来中缅之纠纷与施政之困难”。
  抗战胜利后,东三省收复,但西南这片约相当于整个安徽省面积的土地江心坡,则在1960年与缅甸划界时,照顾性地优待了邻邦。同时划出的还有现今云南丽江县境外的边境重镇——南坎。
  对六十年代后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南坎和江心坡早已是被遗忘的地名。
  在“建国初期中缅边界谈判”一文中,对中缅划界也有一个基本分析:
  江心坡与南坎的历史与香港十分相同,但后者收回,前者却放弃。两相比较,使人感到主权神圣,国土不可弃之类原则十分困惑。争与不争,都是出于顶层的外交设计与现实政治利益的考虑。
  江心坡地区是位于云南高黎贡山之东恩梅开江及迈立开江之间一个狭长地带,长约两千里,阔约五百里,其北起于西藏察隅县,南到缅甸尖高山。
  片马是位于恩梅开江下游,内地与江心坡相通的一个边境重镇。这片土地是清朝云南腾越州所属的大塘、止那等土司控制的地方。1852年至1885年之间,英国发动三次侵缅战争,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英帝国主义遂通过缅甸此跳板染指中国西南边疆,于1913年武力占据片马,断绝江心坡与中国内地之通道,并于1927年吞并江心坡。但民国政府始终未曾承认过,一九二九年中国政府云南交涉署曾向英国驻滇总领事提出过抗议照会。
  照会称:
  “查江心坡一带仍属我国领土,查此滇缅界务尚未勘定,片马交涉尚未解决之际,缅甸政府复派兵经营江心坡一带,并掳去山官十一人,殊失中英亲善之旨。准函前由,相应照会总领事查照,转电缅甸政府,迅将派往江心坡以北各地之私桩一律撤去,静候将来中英两国派出之大员会勘,至纫睦谊”。
  今日台湾发行的地图上,江心坡和以西的孟养土司控制地仍在中国版图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