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周发生爆炸的天津危险品仓库的所有权归属,各方似乎一头雾水,即便共产党力图向公众保证不会掩盖真相。 在中国,确定企业主的身份一贯是复杂的,之前对共产党最高层领导人家族财富的曝光导致了对公司所有权登记的更大限制。 令这项任务更加复杂化的是这样一种做法:个人代表别人(姓名不详但权位更高)依法持有股份,往往基于口头协议。 这似乎就是上周爆炸现场仓库的注册东家——瑞海国际物流(Ruihai International Logistics)的情况。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Industry and Commerce)的登记资料,该公司的股东是舒铮和李亮,这两个自然人分别持股45%和55%。此次爆炸已导致至少114人遇难,70人失踪。舒铮和李亮两人对中国媒体表示,他们代表别人持股,但不肯说出是谁。 尽管官方媒体坚称,对天津这场灾难的调查将具有透明度,但对瑞海物流的神秘所有者的调查,却似乎只是由中国一些比较大胆的财经出版物在进行,他们挖掘了公司记录和消息来源,勾勒出一家后台不寻常的公司。 经营危险品仓库的许可证是不容易获得的,而瑞海物流的业务似乎是在邻近地块已被拍卖给住宅开发商之后获得批准的。 令猜测火上浇油的是,天津的网上企业注册数据库在爆炸后四天期间无法访问。昨日该数据库恢复访问,但搜索瑞海物流却得到了令人好奇的空白。 该公司注册于2012年,但其目前的合法所有者只是在2013年才买下他们的股份。应该会曝光前期所有者的股权变更列表不知去向。 记录显示,瑞海的多名高管是中化集团(Sinochem)的前雇员。中化集团是国有的化工、化肥和铁矿石贸易商,在天津拥有最大的危险品仓库业务。中化集团上周五表示,它与这些高管不再有任何联系,该集团正在加强其仓库(在爆炸中受损)的安全工作。 《财经》等新闻机构昨日报道,瑞海的实际控制人之一是32岁的董蒙蒙,此人是天津港公安局原局长、去年已去世的董培军的儿子。英国《金融时报》联系不上董先生请其置评。 《财经》称,公司记录中出现的个人都是代人持股的“蚂蚁”。 万丽北京、郭晨(Owen Guo)天津补充报道 译者/何黎 英国《金融时报》 韩碧如 克里斯蒂安•谢泼德 报道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35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