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 (By Mitch Albom) (2009-4-17) youyousandy · 金融危机征文 - VP辞职 (2008-11-2) theie
· 美食接龙活动助兴甜品 (2010-4-14) 大胃 · 印记*如果在墨尔本遇见你。。。 (2010-11-6) 碧邪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300|回复: 4

[个股讨论] 政府顾问爆"托市"言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8 14: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水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水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编者按:

"国足再败,我们无话可说"。同样,在满眼皆绿的行情显示屏前,在A股史无前例的十连阴K线前,在一天天缩水的金融资产面前,我们亦感到无语。当前,再专业的大市研析,也许都没有股民发自心底的声音来得有力。以下,便是新浪与央视《经济半小时》联合就股市暴跌对股民所作调查的一个结果,也是一种声音。

A股史上的7次暴跌

① 1992年5月-1992年11月 1429点跌至400点,历时5个月,最大跌幅达72%

② 1993年2月-1994年7月 1553点跌至325点,历时18个月,最大跌幅达79%

③ 1994年9月-1996年1月 1053点跌至512点,历时16个月,最大跌幅达51%

④ 1997年5月-1999年5月 1510点跌至1047点,历时24个月,最大跌幅达30%

⑤ 1999年6月-2000年1月 1756点跌至1361点,历时6个月,最大跌幅达22%

⑥ 2001年6月-2005年6月 2245点跌至998点,历时48个月,最大跌幅达55%

⑦ 2007年10月-2008年6月 6124点跌至如今,历时8个月,最大跌幅达53%

李伟(每经评论员)

管理层救市并非无计可施,设立平准基金公开入市、号召上市公司自己果断回购股票、监管基金公司的砸盘行为,都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个崛起的大国,绝对需要一个崛起的强大的资本市场。市场各方参与者如果对证券市场不负责任,就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不负责任,也就是对祖国不负责任!

在市场一片要求救市的呼声中,在万千股民财富如流水而逝的哀号中,在无数个对管理层企望渴盼而又焦急无助的眼神中,暴跌,如狂风暴雨般再度袭击市场。

个股全线崩溃。上海点击查看上海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市场850家下跌,50多家飘红的股票竟成市场的一个黑色幽默。更为令人惶恐的是,个股卖盘沉如巨石,买盘却杳如黄鹤!在指数跌幅已经近60%的情况下,仍然如此惨跌,已经充分说明市场非理性恐慌到了何种地步!市场信心沦落到何种境地!

风萧萧兮易水寒!

管理层,除了沉默,还是沉默!

我们应该看到,股市的非理性暴跌,居民财富的急剧缩水,将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大局和社会和谐。

中国经济的增长,长期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相比投资和出口,最具有长期、持续、实质性的效应。然而,中国的消费长期不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最弱。近一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好转,股市财富效应的显现,消费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而现在紧缩的货币政策让投资放缓,不断上升的本币币值又极大的影响了出口,投资和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已经减弱。要保持经济在 8%以上的增速,必须启动消费这驾马车。

然而,股市的暴跌,已经让近14万亿元的财富灰飞烟灭,多数股民亏损累累,股市负财富效应直接对消费产生负向影响。统计显示,汽车销量连续两个月大幅下滑,而直接受影响的领域还有旅游、航空、商业零售、餐饮、普通消费品。可以预料,在投资受限和出口乏力之时,消费的再次下降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怎样的影响!

同时,股市的非理性暴跌,将严重影响社会和谐。7000万投资者直接对应的家庭人口数应该在两亿人左右,而能够介入股市的这两亿人,应该是中国社会的主流阶层,财富的损失,将会影响到他们的家庭和谐和社会关系和谐。

股市无小事,望管理层慎重对待之。

我们还应该看到,任何一个成熟市场的经验都表明,当市场自身无力对非理性的暴跌自救的时候,管理层必须果断介入。

A股市场因政策而生,必须因政策而发展的事实已经无需多论,那么,政府救市就应该是理所当然!

遑论A股市场本身的政策市特征,即使在海外成熟市场,当市场自身无力自救的时候,管理层果断出手相助、维持市场恢复正常状态也是经常的事。

比如美国,远的诸如1929年"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谈话"我们就不说了,就说最近的一次最为著名的事件:1987年美国股灾发生之时,白宫立即发表"美国经济运行状态良好"的评论稳定人心;美国总统里根立即召回在当时的联邦德国访问的财政部长贝克和格林斯潘商讨对策,美联储立即向银行系统注入巨额支持资金稳定市场信心。更为关键的是,大崩盘发生的一周以内,纽交所大约650家上市公司公开宣布在市场上回购自己公司的股票显示对公司的信心!美国股市在这一系列的救市措施下,迅速回升!

其他的管理层救市措施也很多: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香港点击查看香港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特区政府指示香港金管局动用巨额外汇基金入市,大量购买优质蓝筹股票,以此稳定金融市场,成功击退国际炒家,稳定了股市;韩国政府1990年设立了4兆亿韩元的"股市安定基金"用于稳定股市;我国台湾地区股市发生非理性暴跌之时,当局用5000亿新台币设立了"股市安定基金",用以维护投资者信心和稳定市场。

其他市场的经验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而不能在股灾已经形成的情况下,管理层还沉默不语!

极其特殊的是,我们的市场毕竟是处于转型时期,转型时期的A股市场无疑是脆弱的,尤其需要我们的监管层坚强而有力地呵护!

我们更应该看到,管理层救市并非无计可施,设立平准基金公开入市、号召上市公司自己果断回购股票、监管基金公司的砸盘行为,都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应该说,目前我们的财力已经完全可以应付资本市场任何的非理性事件;风雨无虑、衣食无忧的基金公司,也完全可以为市场多尽自己应该尽的义务;既然大股东都认为自己的公司很好,那也完全可以在股价暴跌中暂时回购自己的股票以给市场做出榜样。

危难之际显身手,在抗击股灾的战役中,不是我们无法作为,关键是我们要有作为。

这个市场,18年来,为祖国的国企改革、金融改制、市场经济体制试验,乃至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都做出了巨大的无可替代的贡献(虽然市场的基石--股民总是受伤),我们各方参与者,不能冷落她,都要好好呵护她!

还是那句话:一个崛起的大国,绝对需要一个崛起的强大的资本市场。市场各方参与者如果对证券市场不负责任,就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不负责任,也就是对祖国不负责任!(李伟  每日经济新闻)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villa + 6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藉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6-18 14:37 |显示全部楼层

原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股市不会辜负成熟投资者

此文章由 紫水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水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股惊现历史罕见的十连阴,市场绝望情绪蔓延之盛已引发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的关注。

  以《中国的股票市场完全可以实现稳定健康发展》为题,李德水分析指出,近期中国股市的调整是自我调节、自然回归的结果,一些有心计的投资者正在经历寻底之旅,一些有战略眼光的投资者正在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出击进仓。
其结论是,中国股市是不会辜负成熟投资者的。

  该文昨日以显眼的红色字样标注,被挂在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显要位置,所处子栏目名为“个人观点”。这也是继前日证监会两位部门负责人公开表示证监会不会出台阻碍市场的政策后,又一高层人士公开发表针对股市的“维稳”言论。

  64岁的李德水现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顾问。1984年至1996年,其在国家计划委员会工作,2003年5月至2006年3月出任国家统计局局长。

  越南形势不影响A股

  在昨天发表的文中,李德水几乎详尽回答了当下市场担心的各个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基本完成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监管体系更加完善成熟;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对大股东行为、内幕交易、市场操纵、新产品的市场监管等一应俱全;上市公司质量明显提高,质优股占绝大部分。”其以大篇幅给予了中国股市正面评价。

  对一墙之隔的越南正经历的空前金融危机,李德水也用充分篇幅回应,“越南形势变化不足以影响我国股市。越南危机是个孤立事件,并不会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对GDP总量高企、尚未实现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的中国经济影响极小。”

  对去年10月以来A股的大幅回落,李德水认为,这是市场自我调节、自然回归的结果,有其必然性。把我国股市的这一轮下跌简单归咎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不客观。

  对市场对上调存款准备金会减少入市资金的担忧,李德水的看法是,此举只是弱化银行体系内流动性,并不影响股市,担忧完全没有必要,“可供入市的资金十分充足。”

  “有心计投资者正在寻底”

  李德水强调,应全面准确理解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目前进行的宏观调控决不是“紧缩”二字所能代表的。在具体执行中,还有“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不搞急刹车”等一整套成功经验。

  他最后得出结论??要有足够的理由对中国股市充满信心。“一些有心计的投资者正在经历寻底之旅,一些有战略眼光的投资者正在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出击进仓。中国股市是不会辜负成熟的投资者的。”

  对上述言论,市场更多解读为对市场的“按摩”。“目前必须配合资金上对股市的供给,比如让社保、保险等大资金入市。”国都证券分析师称。

  市场在期待更高层的声音。
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藉口。

发表于 2008-6-18 14: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fd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fd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 feel completely despair of  current government. Just forget it. Do something else.
why not invest ASX?

发表于 2008-6-18 16: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油花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油花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近最郁闷的就是白天看中国股市,晚上看中国男足。。。。。。。。。。

发表于 2008-6-18 19: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i98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i98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为什么要救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