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百余种常见植物 - 你家有几种 (2011-5-27) 貔貅 · 北京之行FB记(内含图片不过没有做法)之二 (2005-1-18) cheers
· 女儿上学记 (2005-1-4) amy · 【多图晒】这些年收集的800多枚书签 (2016-7-3) elena_sokolova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240|回复: 2

[评书论文] 转贴:陈立诺: 亚洲周刊2013年十大好书揭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0 09: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ngmingtao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ngmingtao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亚洲周刊二零一三年十大好书揭晓,作者为陈翠莲、吴乃德、胡慧玲、李兆良、叶曙明、阎学通、康宁祥、萧军、唐诺、吴晓波、陈智德及柴静。他们回顾往昔,挖掘尘封记忆;打捞一麟半爪的史料线索,补足历史叙述缺漏,扭转欧洲中心史学观;亦有从理论架构出发,瞻望中国未来,作出精采论述。

二零一三年亚洲周刊十大好书(非小说类)揭晓,来自两岸三地的陈翠莲、吴乃德、胡慧玲、李兆良、叶曙明、阎学通、康宁祥、萧军、唐诺、吴晓波、陈智德、柴静写出了年度好书。十本佳作的时间跨度从春秋战国直至我们尚未抵达的二零二三年,涵盖的内容从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到精英阶层的拼搏与迷途,乃至大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浮浮沉沉。既有回顾过去,从小事物小典故中挖掘被尘封的记忆,甚至凭学者的修养见识从一麟半爪的史料线索中打捞,补足历史的缺漏,扭转欧洲中心史学观;亦有从理论架构出发,高屋建瓴、大开大阖,瞻望中国未来的精采论述。

今天的中国经济仍以GDP每年近百分之十的增长速度发展,综合国力在二零一三年上升到改革开放后的历史高峰,同时环境污染、贫富悬殊的问题也到达了相对的历史高峰。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越走越远,但政治现代化却完全没有提上议事日程。迟迟未启动政治改革,令某些人开始忧心忡忡,认为中国社会与政治状况仿佛回到辛亥革命前夕,民众被逼到退无可退。

立足现在、回顾过去,中国内部发展与稳定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海峡两岸是否应进入政治谈判深水区、香港普选形式等难题,其实都可以从历史经验追寻答案。台湾早期民主先行者对民主宪政的思考与追求、台湾党外压力如何逼使国民党开放党禁与报禁,最终使台湾拥有合法反对党、实行直选,成功达致无流血的社会民主转型经验,在中国国力更上一层楼、公民运动风起云涌之际,可以说特别具有启迪意义。

能看到多远的过去,也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如果我们不能从历史中吸收教训,结果就可能如马克思所言:历史上重大事件都出现过两次,第一次以悲剧方式出现,第二次以闹剧形式出现。

亚洲周刊选出二零一三年十大好书:一、《百年追求——台湾民主运动的故事》(陈翠莲、吴乃德、胡慧玲);二、《宣德金牌启示录:明代开拓美洲》(李兆良);三、《国会现场》(叶曙明);四、《 下一个十年——全球变局大预测》(阎学通);五、《台湾,打拼:康宁祥回忆录》(康宁祥);六、《延安日记》(萧军);七、《尽头》(唐诺);八、《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吴晓波);九、《地文志﹕追忆香港地方与文学》(陈智德);十、《看见》(柴静)。

●「以卵击石,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那方。」这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以色列领取耶路撒冷文学奖时,讲的一句话。墙和鸡蛋之战这一个意味深长的隐喻,恰好可以用来形容台湾接近一个世纪之久的民主运动:无数的蛋扔碎在墙上,终于墙倒了。

《百年追求——台湾民主运动的故事》讲述台湾三个不同世代追求民主的历史,从一八九五年满清战败台湾割让成为日本殖民地,直至一九八六年民进党成立。在这段时期,台湾人以头颅掷处血斑斑的勇气,扔碎无数颗「鸡蛋」的代价最终推倒了戒严这一道墙。从此台湾跨入民主的门槛,拥有合法反对党、实行直选,成功达致社会、政治与正义转型。

该书共三册分由三个作者写作,详实完整地展开这一幅绚烂悲壮的台湾百年民主史卷轴。无论对于此时此刻的台湾、香港,或是中国大陆;无论对于二零一三年,或者是未曾到来的世代;这都会是一段重要的书写与启示。其以无声的文字,承载过去种种苦难,为我们保留了勇气与希望的星火。因此,当之无愧入选亚洲周刊年度好书第一名。

●翻开一部世界史,意大利人哥伦布被视为第一个发现美洲大陆的人。时为一四九二年十月十二日、明弘治五年,距离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已过了五十九年。

五百年来,欧洲人主宰世界,整部近代史亦以欧洲为中心来撰写。但近年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越来越多的历史材料被挖掘,哥伦布是不是第一个外来者发现美洲,开始被打上一个问号。

继十一年前英国海军指挥官孟席斯的著作《一四二一:中国发现世界》,论证郑和首先发现美洲后;李兆良教授的《宣德金牌启示录》一书再提出证据,证明郑和第一个发现美洲。李从一面在美国出土的明朝宣德金牌开始,通过第一手文献、实地调查,发掘出几百项中国文化遗留在美洲的线索。这些线索的存在,比哥伦布出航起码早半个世纪。

李兆良以严谨的治学精神、爬梳史料碎片的能力,用扎实的史料证据,破解中西交通史六百年悬案,写成这部世界史专著。该书不只为历史翻案,重要的是透过新物证,为史学界注入新观点,扭转欧洲中心史学观。

其实,对于早已居住在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来说,哥伦布未来时,他们已在那儿;哥伦布走后,他们还是在那儿。他们一直生活在美洲大陆上,根本无须别人来发现。

●辛亥革命距今已有一百零二年。当年大清王朝拼命把政治改革延后,最终导致革命爆发,中国告别帝制一跃成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革命的一个成果是「开放党禁、设立议院」,自盘古初开以来中国第一次有了宪法和国会,也有了选举与政党。

以宋教仁,梁启超为首的不同党派领袖,天真地以为只要以国会做政治枢纽,选总统、制宪法、制衡权力,中国即可实现宪政民主梦。然而袁世凯复辟帝制,党狱大兴,国会三度解散,中国立宪大梦沦为空谈,中国再度陷入险恶的内战漩涡。

叶曙明的《国会现场》穷尽史料、旁征博引,以笔墨的酣畅、血肉丰满的人物,把我们带到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二八年这段北洋时期的国会现场,深入探寻了现代中国首次民主转型的艰难曲折以至不幸夭折之路。原来,宪政之难,不是由于民众觉悟程度不足,而是在于掌权者认知程度太低;不是民众不想要宪政,而是掌权者不想要宪政,认为宪政碍手碍脚,诸多不便。

如果认可「失败为成功之母」的道理,那么第一次失败的国会实验或许能给未来的中国国会予成功的启示。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未来已经到了​​,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它。当iPhone还没有出现时,与iPhone相关的技术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直到乔布斯出现,把这些技术统合并推到极致,改变了手机的历史。在《下一个十年——全球变局大预测》一书,清华大学教授阎学通以既有的政治与相关的经济增长理论做指导框架,预测未来十年的国际格局,认为依据历史惯性美国将从巅峰衰落,而中国将逐渐崛起。到二零二三年,中国GDP将超越美国,加上中国文化软实力作用,将形成由中、美两个超级大国共同管理世界的「两超多强」格局。作者企图穿过现实迷雾,透视中国未来,并对此做出了相当乐观的预测,一反国际上两种极端的也很流行的对中国未来的臆断:一是中国威胁论,渲染中国强大给世界带来的危险;一是中国崩溃论,集中于中国内部的问题,期盼某一天会发生沙堆效应,中国裂成数块。

不过,对于中国国内问题如何解决,以及政治体制在这十年内应如何演变去适应国力的增长,书中却着墨不多。而预测毕竟是预测,书中的预测是否能成真,要等到十年之后才能见分晓。在现实中预测未来,固然不容易,更难的是创造未来。

●民主化的台湾,是华人世界第一个成功实践民主的地方;但这样的成果并非一蹴而即,而是二战后台湾民主运动开花所结出来的果。民进党创党元老康宁祥是昔日台湾民主运动的重要推手,从「党外」运动到民进党的成立,几经曲折坎坷,他都发挥关键作用,是台湾七八十年代民主化过程最好的见证人与最重要的参与者。

康宁祥历时五年撰写《台湾,打拼:康宁祥回忆录》,以口述历史方式把个人的小历史嵌入台湾民主化的大历史,让读者重温上世纪台湾党外时代与反对运动历程,并为战后台湾民主运动做一总结。要了解台湾民主化过程以及台湾后来的政治变迁,就不能不看这部回忆录。

不少中国大陆知识分子都重视台湾党外压力,如何逼使蒋经国在一九八八年去世前开放党禁与报禁,他们也因此对这段历史的细节和秘辛特别感兴趣。康的回忆录正好提供了对这段历程的第一手观察与见证,也许可以为大陆公民运动带来启发。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延安被视为中国未来希望之所在。成千上万的左翼知识分子与青年为之所呼唤,前往投奔,萧军、艾青、王实味、丁玲等知名作家都是其中一员,然而现实却让他们失望。萧军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他在延安的心路历程。当萧军的文学创作已被遗忘之时,相信他的这本日记还是会被人所记起。

中国禁书、足本《延安日记》由作者长孙萧大忠供稿,厚达一千五百页,二零一三年于香港全本出版,许多史料都是首次披露。日记里的延安官僚作风严重、特权思想泛滥、整风运动残酷,知识分子在斗争下自我怀疑、自我矮化,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萧与毛泽东关系一度密切,并有书信来往,据日记所载,从四一年到四五年,他曾十三次会见毛。他喜欢毛的个性,但对毛也并不推崇,一九四二年一月一日的日记这样写毛:「他不是哲人、学者,他是农民性的中国式的自然主义式的领导者。」一九四二年二月八日写道:「他是很好地一个中学教师,……如果说他是领导者,还莫如说是教育者。」日记让我们读出了萧军— —一个大写的人的形象。他为人有点狂傲,动辄对人下判断,除了鲁迅以外,其他人都不够伟大。他看不起艾青、贬低林彪,反而对江青有好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萧的人格比他的作品更为伟大。在亿万人都屈从仰视的时代,他始终对毛保持着平视的目光,这也许是他终生都不获重用的原因。

这是本随性而写、没有铺排的日记,只是一个作家的素材资料,但却在史料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可以与高华教授的《红太阳是怎么升起的? 》一书互相佐证,剥开中共治党建国的逻辑。

●尽头,指的可以是一件事或某种状态的结束,例如世界末日,当然也可以是指向一个新的开始。 《尽头》里的「尽头」指的却是一种猜测、一种推理,把一件事思索到极限,如书写的极限在何处,人的极限又在哪里。最后,「尽头」把我们带离所在的那个世界,可以从外头看到里头。

散文家唐诺用了整整一千天的时间,每天固定写作,以苦行僧般的意志力,交出砖头般厚重的《尽头》。 《尽头》由十七篇文章铺设而成,通过十七个真实的、虚构的、独一无二的人物,以思辨的语言探询阅读与人的处境。内容庞杂、丰盛而幽微,充满陷阱与岔路,一段叙述的结束,却只是另一段叙述的起点。

在这个网络速读时代,读者必须同样具有苦行僧般的意志与耐性,以及一定的知识积累,再加上一些人生经历,才能攀爬穿越过书中的许多障碍,抵达阅读的尽头,然后从外头回顾整段旅程。这也许不是唐诺写过的最好的作品,但却写出全新的境界。

●中国历朝历代并不缺乏掌权者推行经济改革的举措。远的可以追溯到公元七百年前春秋时代的管仲变法,最新一次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目前仍在进行中的由邓小平推动的经济改革。这些变革,失败者比目皆是,成功者则寥寥无几。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是吴晓波最新的商业书写。在东西方历史的宏大背景之下,以中国经济变革史为主题,挖掘经济变革的内在逻辑与规律。作者期望以史为鉴,为中国当下的改革开放在经济制度层面带来启示。

中国经济变革史被放在大一统下的四个利益集团:中央、地方、有产者、无产者的博弈框架中加以分析。但是,这样的一个分析框架太过完美,因此也过于封闭与浅薄。并武断地将大一统式中央集权视为经济改革最后底线,虽迎合民族情绪的需要,但却关上了开放式论述的大门。

此书梳理了两千七百多年来的经济变革与工商变迁,但却没有大破大立的建构。最后的结论是:「以自由市场化为取向,以维持『统一文化』为边界、在民主法治与中央集权体制之间寻找平衡点的非西方式改革」,刚好符合主旋律渐进式改革的要求。

●九七回归之后,香港人口从五百多万增加到七百多万,随着市区扩张、旧区重建,香港旧有的人文景观慢慢地褪变了颜色;香港的保育人士为之感叹不已,陷入什么都想保留什么都想保育的焦虑中,有时甚至保育议题上升到政治抗争的层次,与政府僵持不下。但他们很多时候对于欲保留之物背后的文化背景却不甚了了,陈智德的《地文志:追忆香港地方与文学》一书刚好可以为我们上宝贵的一课。

他的足迹从停用的启德机场开始,到北角到调景岭,再到旺角的书店,在被人称为文化沙漠的香港踏出一道绿洲式的风景,并以感人的笔触、多变的文体为那些无法保留之物、逐渐消逝之物展开一段抒情考古,最终以文学、历史、音乐、流行文化为经,以史料、诗作、典故、图像为纬,还原那一份已失的记忆与风貌。

手法上结合地方纪事、掌故拾遗、成长回忆、名著片段以及穿插个人诗作等不同的文类,达致文本互涉效果。在陆港矛盾甚嚣尘上、强调本土被视为排外之时,陈智德展开了兼容并蓄的本土书写。

●回过头,看过去十年中国社会的大事件,能够立刻被我们记起也只有那么几件;大事​​件中的那些普通人,他们的名字一度成为新闻热点,但很快就被我们遗忘。而记者,用镜头或笔进行的就是一场记忆与遗忘的战争。央视记者柴静的作品《看见》,就是记忆暂时战胜遗忘的见证。

光看见是不够的,还要记下来。 《看见》记录了央视记者、主持人柴静在新闻报道中的所见所感。从非典、两会、药家鑫、卢安克,到汶川地震、华南虎照、北京奥运,先是镜头所见,再用文字梳理,柴静以双重看见的形式,留下个体命运的真实纪录。

作者柴静以记者的观察力、女性的敏感细腻感受中国社会的温度变化、放大被忽略的细节。用冷静的笔触勾勒普通人的命运路线图,然后放大他们在命运交叉路口瞬间的犹豫,向左走或向右走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的生死祸福。

「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作者柴静在书里这样说。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10 09: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ngmingtao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ngmingtao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 陈翠莲、吴乃德、胡慧玲《百年追求─台湾民主运动的故事》(卫城出版)

陈翠莲是台湾大学政治学博士,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自立晚报》记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日治时期台湾政治史、战后台湾政治史。

吴乃德是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党外杂志《新潮流》编辑,「台湾政治学会」创会会长。

胡慧玲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现为「上尚讲堂」策画人。曾任职《自由时代》杂志社、陈文成博士纪念基金会。曾从事台北地区二二八口述历史采访。

2. 李兆良《宣德金牌启示录:明代开拓美洲》(联经出版)

1943年出生于香港,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学学士),后取得美国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生物化学博士。曾任职耶鲁大学、德萨斯州农工大学等。退休后转向文化方面的研究。 2012年出版的《坤舆万国全图解密:明代测绘世界》是作者的第一部世界史研究专著,指出明代中国人不只到达美洲,而且测绘了第一份世界地图,才引起了后来西方的所谓的「地理大发现」。

3. 叶曙明《国会现场》(浙江人民出版社)

广东作家,中国近代史研究者。 1980年起开始从事写作,曾任职于花城出版社、广东省出版总公司、广东潇洒杂志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叶曙明的创作大多以历史、散文、小说为主,出版了「近代史三部曲」─《大变局:1911》、《重返五四现场:1919,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中国1927•谁主沉浮》,以及《大国的迷失》等十几部著作。

4. 阎学通《下一个十年--全球变局大预测》(八旗文化)

1952年生于天津,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学者,北京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目前中国最有影响力、最具知名度的智库学者。曾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一百名公共知识分子」。 1992年毕业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政治学系,获博士学位。

主要著作有《中国国家利益分析》、《美国霸权与中国安全》、《中国崛起及其战略》等。

5. 康宁祥《台湾,打拼:康宁祥回忆录》(允晨文化)

党外先锋、台湾前国​​安会秘书长、台湾亚太发展基金会董事长。 1938年出生于台北市,1961年毕业于国立中兴大学(现国立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 1969年当选第一届台北市议员,1972年当选立法委员。创办《台湾政论》、《八十年代》、《暖流》等有影响力的政治杂志,报禁解除后更率先创刊《首都早报》。出版《问政三年》、《问政六年》、《宪政的危机》、《危机与希望》等书。

6. 萧军《延安日记》(牛津大学出版社)

萧军,原名刘鸿霖,中国左翼文学家。 1907年生于辽宁省义县沈家台镇下碾盘沟村,1934年创作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奠定了自己的文学地位,与萧红成为「东北作家群」的著名代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前往延安,在延安由于揭露革命圣地的阴暗面,而遭到批判。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文革时遭关押,平反后重返文坛,1988年去世。

7. 唐诺 《尽头》(印刻文学)

唐诺,本名谢材俊,1958年生于台湾宜兰,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曾任脸谱出版社总编辑,现为自由读书人,自称「专业读者」,专注于与阅读相关的自由写作。出版著作有《世间的名字》、《在咖啡馆遇见十四位作家》、《阅读的故事》、《读者时代》、《文字的故事》、《唐诺推理小说导读选》和《球迷唐诺看球》等。其夫人是知名作家朱天心。

8.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浙江大学出版社)

一九六八年出生,九零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EMBA课程教授,常年从事公司研究。主要出版著作包括:二零零一年出版《大败局》、二零零七年出版《激荡三十年》、二零零九年出版《跌荡一百年》。其中,《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

9. 陈智德《地文志﹕追忆香港地方与文学》(联经出版)

1969年香港出生,笔名陈灭。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系毕业,香港岭南大学哲学硕士及博士。现任香港教育学院文学及文化学系助理教授。评论集《愔斋书话》于2007年获第九届中文文学双年奖评论组推荐奖,诗集《市场,去死吧》于2009年获第十届中文文学双年奖新诗组推荐奖, 2012年获选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

10. 柴静《看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记者、主持人。一九七六年出生于山西省临汾市,九八年入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编辑专业,后又取得北京大学艺术硕士学位。曾主持湖南文艺广播电台《夜色温柔》、湖南卫视《新青年》。零一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先后在《时空连线》、《新闻调查》、《二十四小时》、《面对面》等栏目担任主持人与记者。现为央视一套专题节目《看见》主持人。

来源:亚洲周刊2014年1月第28卷 3期

发表于 2014-1-10 19: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oxiaom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oxiaom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第10本好像有意思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