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一个牙科护士看华人对子女的教育 (2021-8-26) 小羊羔羔 · 伴碧海蓝天, 沐烈日清风, 7天悠游Whitsunday圣灵群岛记, 9月7日更新, 第二页 (2008-7-6) 蓝月亮
· 〖毛家每日私房菜〗 No.18 → 红烧肉 (2005-7-11) powermao · 澳洲生活Q & A – 吃 (补充版本) (2005-1-6) 高西西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4378|回复: 51

数据库管理员已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4 12: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rnand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rnand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此文是 ObjectRocket 联合创始人 Kenny Gorman 的文章。

在一辆拥挤不堪、从某处飞往犹他州的支线飞机上,我开始思考 15 年前作为 Oracle 数据库管理员(DBA)的那些酸甜苦辣的过去。

数据库为特定应用存储和提供信息,而 DBA 以往是负责数据库策略、优化、容量规划以及安全的人。然而,我发现,过去几年,数据库管理员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急剧变化,而且未来的变化还要多得多。

作为这一变化的迹象之一,我们 ObjectRocket 的很多客户都已经没有 DBA 这个角色了。

这算不上什么惊奇。随着开发者受累或受惠于越来越快的开发周期,随着应用匆忙推向市场,DBA 的角色则继续暗淡。推向市场的时间变短,创新加快了,促进此类敏捷性的编程语言变得流行—node.js、php 以及 python 应用已成新的司空见惯。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快。

这一趋势导致开发者要去寻找和接受那些适合设计属性的技术。传统的运营部门已无法适应这种节奏。以云为基础的开发者开始崛起,原型开发和概念验证的速度大为提高。

然而,这迅速演变为在云端部署成熟的产品应用。这段时间技术决策者热衷于用 Sublime Text 写代码、在 Chrome 做云控制面板这些时髦的东西。的确,新一代的开发者除了云几乎不知道使用任何东西。

为什么要懂呢?开发者从云端获得的体验往往要比那些本地解决方案(如果有的话)有用得多。而且云端的体验也还在改变,变得越来越丰富,变得越来越习惯。或者说,也许开发者只想有一个应用引擎可以用,至于底层的基础设施是什么他们已经完全不关心了。

于是数据被摆到了我们的面前。

在物联网、大数据的时代,急剧膨胀的数据越来越成为所有应用的一个分量越来越重的组件。(云)应用成为了给移动设备输送数据的用户界面。这些应用依赖于复杂的地理或社交设计。需要具备极强的伸缩性和超高的性能。需要易用的 API。时刻都不能停止。

这些新的复杂的数据类型、核心的 API 设计以及对伸缩能力的需求导致了一类全新的数据存储的出现。NOSQL 你应该听说过了吧?不过,云端的数据存储即服务还没有像应用即服务那样流行。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数据存储的运营要比应用栈的托管难多了。

此外,静态数据问题以及把数据交给云服务商托管引发的信任问题也很棘手。不过这个问题也在发生变化。Rackspace 有 MySQL 服务、Redis to Go 以及 ObjectRocket。Amazon 提供了 RDS 和 Dynamo。还有像 Cloudant (NoSQL 云数据库)和 Clustrix 这样服务细分市场的玩家。

除非你的公司像 Facebook 或苹果那么大,否则的话采用数据存储及服务的方案是具有真正价值的。首先,开发者可以即时获得许多关键的功能。从而可忘掉其他东西,将关注点放到 API 交互上。

在这种模式中,开发者就是 DBA,过去的那种专门 DBA 角色已经过时了。开发者无需担心碎片化、索引重建以及数据文件空间之类的事情,把它们交给磁盘、RAID、Ubuntu 内核版本等处理就好了,那一堆的问题全都移交给了提供商。

这一切都很好,但供应商必须取得你的信任并加以维持,毕竟这是你的数据。如果数据被盗用、被破坏或丢失的话,一切就都完蛋了。成功的提供商会确保产品能给开发者带来流畅的体验,同时还能接受那些流行的开源 API。

所以,也许 DBA 的角色未必是死了,只是转移到了数据存储即服务的新位置。成功的 DBA 会理解新世界意味着处理 PB 级的数据,以及对成千上万个逻辑数据库的数十亿次的操作。他们要在日益困难的负载环境下应对不那么成熟的数据库技术。他们要么自动化,要么去死。

DBA 万岁。

[本文编译自:thenextweb.com]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无视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like hell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12-24 12: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rnand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rnand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Fernando 于 2013-12-24 11:23 编辑

专访Jonathan Lewis:关于Oracle的那些事

【TechTarget中国原创】        在Oracle技术圈里,Jonathan Lewis可以说是神一样的人物,被许多Oracle从业者视为偶像。超过20年的数据库从业经验,同时出版过多本深入Oracle的专业书籍,Jonathan Lewis对数据库技术有着超出常人的热情。
Advertisement

在本周举行的Oracle技术嘉年华(OTN China Tour 2013)上,TechTarget中国记者也有幸对Jonathan Lewis进行了专访,聊一聊他与Oracle的那些事。以下为本次专访实录:
TechTarget中国:我们网站每月都有一个数据库流行度排名的固定栏目,其中Oracle数据库始终排名第一。在您看来,Oracle数据库为何能偶如此流行?
Jonathan Lewis:想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其实并不简单,一个产品的流行会有多方面的原因。对于Oracle来说,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来自用户组的给力支持。与其他数据库相比,Oracle的用户更喜欢进行线上线下的沟通,包括微博等社交媒体。因此当人们在网上搜索关键字的时候,Oracle的排名经常是很靠前的。而且Oracle公司本身也十分鼓励这样的行为。
对于Oracle数据库本身而言,毫无疑问它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产品。虽然也有用Oracle用的非常糟糕的客户,但Oracle基本上还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安全,非常稳定的关系型系统。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模型,在Oracle基础上设计性能极佳,极为安全的应用。我想这也是Oracle数据库能够长久不衰的一个原因。
TechTarget中国:虽然Oracle数据库能够给企业这样的能力,但是在中国也有不少企业在喊“去IOE”的口号,对此您有什么样的见解?
Jonathan Lewis:虽然我没有听说过这种说法,但我强烈建议企业在搭建系统时首先要考虑你想要达到什么目的,然后才是选择什么样的产品。在我看来,IBM的服务器+Oracle数据库+EMC存储是非常流行的组合,大量的企业都在效仿这样的架构。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当你的系统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那么你能很快地向其他出现过类似问题的用户请教。同时这三家厂商已经磨合的非常好,在向他们寻求帮助的时候也更简单一些。这样能够把出现错误的几率降到最低,同时为你节省大量的时间。
同时你还要考虑另外一件事,就是你的IT员工是否支持这样的口号?你还要花时间招聘新的技术人员来维护新的系统,这样的成本就有点高了。我认为标准化的配置对企业更有帮助,把宝押在最有把握的配置上永远不会错。

Jonathan Lewis接受TechTarget中国记者专访
TechTarget中国:Oracle刚刚发布了内存数据库选件,能否谈一下您对内存技术和列式存储的看法?和其他的产品对比(SAP HANA),Oracle的内存数据库选件优势何在?
Jonathan Lewis:像SAP HANA这样的产品我并不熟悉,因此我不能在这里进行对比。而且Oracle内存数据库选件还处于测试阶段,出于政策的考虑,我也不能透露太多关于它的技术细节,所以我只谈谈我所知道的以及对技术本身的看法。
每当Oracle推出新产品新功能的时候,他们的市场营销部门都会尽力把它描绘成“高大全”。这次不太一样,因为你可以很轻松地想象到它能给你的运营系统带来的好处。对于OLTP系统,它会很频繁地接收少量数据。另外用户也会把它作为决策支持系统,针对海量数据做一些大型随机的查询。依照经验来看,想要做到高效就必须创建大量自定义的索引,索引之间的竞争导致系统性能会越来越慢。Oracle的做法就是放弃这些索引,而尝试其他的方法,也就是内存+列存储。
TechTarget中国:那么是不是说用户想要从Oracle内存数据库选件中获益,就必须采购更多的内存设备来支撑?
Jonathan Lewis:你可以把Oracle内存数据库选件看做是在SGA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区域,Oracle的假设是用户有足够的内存设备来从中获益。你要做的很明显是避免磁盘的写入,避免在SGA中使用缓冲区存储索引数据。举个例子,比如我之前有20 GB的数据库块缓冲区,这是因为表中有太多的索引,需要我经常更新、重建或者查询。如果用Oracle内存数据库选件,那么我的缓冲区也许可以从20 GB缩减到4 GB,剩下的16 GB可以放到内存中。这样就避免了加载索引,避免了加载物理磁盘的I/O,这对我来说肯定是好事,我能以更好的方式来使用内存资源。
很明显,要发挥Oracle内存数据库选件的能力,你的确需要很多的内存。但只要在你之前需要的缓冲区和现在需要的缓冲区之间进行一下对比,你就能看到它给你带来的好处。Oracle的策略的确是想让用户使用它们的硬件,比如Exadata、Exalytics来跑它们的软件,客户也的确会得到不错的性能,但在此之间需要客户自己去做出权衡。
TechTarget中国:Oracle数据库12c的另外一个新特性就是多租户(Multi-tanency),很多客户都在权衡它的ROI,对此您有何看法?
Jonathan Lewis:事实上我对多租户的特性不太感冒。我认为大部分的Oracle客户现在不需要多租户,未来也不太可能在这方面进行投资。Oracle数据库12c多租户所面向的客户群体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超大型的企业,另一部分是提供数据库即服务的云服务商。
举个例子,我有一个大型企业的客户,他们内部差不多有3000个数据库,但只有很少的DBA。也就是说,这些DBA基本上只去关注其中100个关键业务数据库,剩下2900个不太重要的数据库就疏于管理,经常有用户抱怨。这些数据库包含了大量的硬件资源以及虚拟机,虽然是很“无聊”的数据库,但依旧需要专门有人进行管理。这时候多租户的特性就有用武之地了,他们可以把几百个这样的数据库放到一个容器(Container)当中,十几个容器数据库取代2900个小型数据库,维护难度就降低很多。更多的DBA就可以把精力放在那100个左右的关键数据库上,同时其余的数据库也得到了很好的维护。
TechTarget中国:Oracle始终在尝试把数据库做得性能越来越好,同时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而数据库维护和调优是DBA的主要工作,那么未来DBA的价值将体现在哪?
Jonathan Lewis:Oracle也在推广他们的数据库即服务。开个玩笑,按照这样的节奏,以后企业就不需要DBA了,唯一存在DBA的公司也许就是Oracle自己了。
事实上,这几年走过来我也看到企业的数据库越来越多,但DBA却越来越少了,每一个DBA所要负责的数据库越来越多。数据库方面的人才需求在降低。很多DBA方面的高手是在负责很大型很复杂的数据库系统,只有这些系统是企业不敢拿到外部让云服务商进行托管的。那么最终剩下的也许就是这些技术高手。虽然有些消极,但不得不承认DBA这份工作是越来越不好做了。未来DBA可能会更多地与应用开发部门协作,从后端为程序员提供帮助和指导,更多地向业务靠拢。
TechTarget中国:您对NoSQL数据库技术有何见解?有人说未来NoSQL可能会取代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您同意这样的看法吗?
Jonathan Lewis:虽然我不是特别熟悉NoSQL数据库,也许有人会反对我的看法,但我认为答案一定且应该是否定的。
在我看来,Oracle和NoSQL走的是不同的方向。前者强调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后者强调的是海量数据处理效率,而一致性准确性并不是最重要的。Oracle为了让数据做到一致准确,需要各种各样的机制作为约束,这样的代价就是降低了数据处理的效率,但你不用担心从Oracle那里得到的数据是错误的。我认为这是Oracle关注的领域,也是他们必须要牢牢占据的领域。
TechTarget中国:您对中国的Oracle用户组有何印象?从在英国的用户组的经验来看,您能为中国地区用户组提出哪些建议?
Jonathan Lewis:中国的Oracle用户组给我的印象是非常年轻,非常有活力。ACOUG成立也只有3、4年的时间,而英国的Oracle用户组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了。事实上,英国的用户组是一家独立运营的公司,拥有20多名全职员工,每年都会策划举办上百场的线下活动。随着Oracle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以及他们收购越来越多的公司,我们也会做出相应的一些调整。但让每一个用户组成员都满意是不容易的,成立的时间越长对新产品的抵触也就越大。这一点我觉得是和中国用户组不太一样的地方,他们会非常积极地接受新事物,会通过社交媒体等手段进行互动分享。
我认为Oracle用户组的作用非常重要,主要是出于两个原因:
第一、 用户组能让用户聚集在一起,分享各自的经验。每一位用户组的成员可能都已经在各自的公司里工作过许多年,这些公司也来自于各行各业。他们在使用Oracle产品的时候都有各自的方式方法,也许在应对同样的问题时,十个人有十种不同的方法。用户组能够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来分享这样的经验,相互取长补短,最终让公司受益。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用户组所体现的价值。
第二、 用户组是让Oracle听取来自用户声音的一个渠道。当用户组足够庞大的时候,也许包含了上万家的Oracle客户,这时候来自用户组的声音也许就会被Oracle所采纳,从而改进他们自身产品中存在的缺陷。在没有用户组的情况下,Oracle所面对的是一个一个独立的客户,即便他们都表达了同样的诉求,Oracle也可能不会听取这些意见。因此我认为用户组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让Oracle听到来自用户的声音,并最终转化为产品特性的改进。
【TechTarget中国原创内容,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kr2000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like hell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3-12-24 12: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月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月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的DBA不得不掌握更广的知识,很多DBA都有很强的硬件,软件方面的知识,介于infrastructure和software development之间

发表于 2013-12-24 12: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nny200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nny200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BA如果仅仅懂数据库那肯定是要死掉的,DBA是连接系统管理员和开发人员的桥梁,可以指导开发人员优化程序,并且给系统管理员建议以优化系统性能的人。
若为自由故

发表于 2013-12-24 12: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rnand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rnand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enny2002 发表于 2013-12-24 11:53
DBA如果仅仅懂数据库那肯定是要死掉的,DBA是连接系统管理员和开发人员的桥梁,可以指导开发人员优化程序, ...

10多年前对DBA就有这些要求了
like hell

发表于 2013-12-24 12: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n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n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靠,光看你标题吓死人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12-24 12: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nny200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nny200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ernando 发表于 2013-12-24 11:57
10多年前对DBA就有这些要求了

有很多DBA转去做BI,或者数据分析了。
若为自由故

发表于 2013-12-24 13: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u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u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吓了一跳

发表于 2013-12-24 13: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nny200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nny200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澳洲,就工作职位来说,我觉得Sql Server比ORACLE要好些,起码客户群大很多。

发表于 2013-12-24 13: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ngruiju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ngruiju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对DBA的要求 会越来越高端。
其他一般产品开发,程序员就兼职了。
主要是数据库产品 越来越强大了

发表于 2013-12-24 15: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回头望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回头望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BA 应该还是比较稳定的职业,起码比系统管理员有前途。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13-12-24 15: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ffbffbff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ffbffbff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触目惊心啊

发表于 2013-12-24 16: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if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f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来看了想说,不过我看到后面发现作者自己就说了 “也许 DBA 的角色未必是死了,只是转移到了数据存储即服务的新位置。”。

发表于 2013-12-24 16: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if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f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gifox 于 2013-12-24 15:16 编辑

还是管人最好,people skill 不过时,把团队建立好了,充分授权。除非是有个micro management瘾的,不然其实时不是蛇王一下,无人知道。

往ITIL 方向努力中。还是搞搞流程,培训,incident management,problem management, change management 之类的好过自己落手落脚搞troubleshooting.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Fernando + 6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3-12-24 16: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bb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bb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igh, but sometimes, it will be a disaster to let anyone to design an app which is totally rubbish

发表于 2013-12-24 16: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李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李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标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12-24 16: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angdah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angdah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数据库转入云端后,一个DBA就能管理更多数据库,也就意味着对DBA的需求量会更小,技术要求会更高。

发表于 2013-12-24 16: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yl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yl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吓死人了

发表于 2013-12-24 17: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ombhuaut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ombhuaut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来想入dba这个行的,看看这个形式还是放弃吧。现在都是综合要求,要什么都懂,专精一门容易被搞死。

发表于 2013-12-24 17: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nyb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nyb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是DBA的工作被分解了,一部分让程序员,系统设计师接走,一部分让OS的管理员接走。

但是如果程序员,系统设计师对数据库理解不够,或者设计时没有考虑到DBA那个角度能考虑的问题,那么程序在数据库优化上的性能就是个问题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3-12-24 21: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transform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transform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angdahai 发表于 2013-12-24 15:35
数据库转入云端后,一个DBA就能管理更多数据库,也就意味着对DBA的需求量会更小,技术要求会更高。 ...

靠,很久不见了。你也在这玩儿?
签名被屏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12-24 21: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angdah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angdah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transformer 发表于 2013-12-24 20:08
靠,很久不见了。你也在这玩儿?

是啊是啊,偶然冒个泡。

发表于 2013-12-24 21: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bbitpoin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bbitpoin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明白了,主题是最后一句,哈

发表于 2013-12-24 21: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bbitpoin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bbitpoin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技术环境越复杂越好,进入门槛越高,才越吃香。要是全被oralce, microsoft给黑盒子起来,这个行当才玩完。

发表于 2013-12-24 22: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rnand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rnand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好学习吧,顺势而为

发表于 2013-12-25 00: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aoshuai_d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aoshuai_d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enny2002 发表于 2013-12-24 12:02
在澳洲,就工作职位来说,我觉得Sql Server比ORACLE要好些,起码客户群大很多。 ...

感觉SQL Server也更容易转入云端,mircrosoft 的 Windows Azure 是现成的服务。我听说 ANZ SQL Server DBA 基本上都裁了,因为都转入云端了。小公司用sql server的多,转入云端会更容易而且会更省钱。

oracle现在好像还没有提供云服务,不过以后也是趋势。12C multi-tenant 数据库只是个前奏。用oracle的一般是大公司,转入云端需要一段时间。但是我认为是早晚的事。

作为dba是系统管理员,前途现在看来真是不是太妙,就看能不能支持到退休了。想转行也不是很容易的。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12-25 00: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无视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无视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因为cloud,system admin都死了几千回了,现在没死的只是时间问题...

DBA受cloud的影响还是相对小些

发表于 2013-12-25 0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guan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guan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无视 发表于 2013-12-24 23:57
因为cloud,system admin都死了几千回了,现在没死的只是时间问题...

DBA受cloud的影响还是相对小些 ...

按装,维修电脑的技术人员早死了N^N 回了

发表于 2013-12-25 05: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guan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guan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onybp 发表于 2013-12-24 16:40
其实是DBA的工作被分解了,一部分让程序员,系统设计师接走,一部分让OS的管理员接走。

但是如果程序员, ...

N年前, 大学里商科过的database formalisation 是优化么?

发表于 2013-12-25 05: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war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war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数据库优化越来越简单,一个单位有一两个dba就可以了,developer ,tester 可能有成百上千个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