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好吃简单的太阳肉 (2005-11-24) binbingogo · 老朱的游记 - Cairns & Port Douglas (文字部分) (2008-1-21) patrickzhu
· 【征文】一部曲:2011,我拿什么来爱你,我的房子:众里寻它 - 租房篇& 买房篇 (2011-2-2) lovemylife · 走在看房的路上 (2009-6-15) 三十五而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340|回复: 2

[往事如烟] 光阴的故事-苏苏倒述版之三--所有绿皮火车之旅的源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 11: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苏苏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苏苏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之前写了两篇绿皮火车的故事,我今天要记录下来的,可以说是我所有绿皮火车之旅的源头,这个源头是我年少时期多次乘坐京广线的缘由开启之旅,也是我的关于火车故事倒叙的终点,它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的绿皮火车长途旅行。可以说在因果关系和时间顺序上都是举足轻重的一次。
老爸是南方人毕业后分配到了北方,认识了老妈成了家,生了孩子,前前后后在北方呆了20多年。北方的姥姥家和南方的奶奶家相隔两千多公里,每次探亲假爸爸都是自己一个人长途跋涉回去探亲的。那时候没有无处不在的网络,甚至打个电话都不是很容易,我上小学前从来没见过自己的爷爷奶奶。在我即将跨入学堂前,老爸老妈规划了一次全家的探亲。因为我们要先坐短途火车到石家庄再转京广线(我也不敢肯定,八十年代初期是不是就启用京广线这个名字了,不过清楚地记得后来妈妈带我们多次探亲之间京广线启用了空调车,好像当时车次是K48/49?)南下到终点,然后再转汽车。
这次旅行我们一家人买到的是坐票,细心的老爸准备了很大张的塑料薄膜铺在座位下面,座位下面就是孩子的简易卧铺。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说那多臭啊,不过那时候并没有后来南下打工夸张的客流量,至少我印象中坐硬座的也很多都是出差,衣着整洁的工作人士,坐铺车厢也不是那么拥挤,大家都是有地方坐的,只有短途可能有些零星买到站票的人。我印象中这样的卧铺还真没有很大的不适。
之所以对这次旅行印象深刻的不仅是时间之长,更重要的原因是我爸在和对面两个年轻人聊天当中,听到了改革开放南方引进人才的说法,说是当时南方正急需各种人才,老爸老妈本科学历是极容易调动的。这次探亲后,老爸就开始研究打听一些具体事宜,直到几年后我们举家迁回南方。其实这次旅行真的是我们迁回南方的导火索,如果没有这个源头,可能就不会有后来若干次妈妈带我们回北方探亲之行了。
谁也没想到第一次旅行就意味着后来一系列的旅行,这可能也就是所谓万事皆有因吧?我工作后极少有机会再坐长途火车,也没料到后来自己会来到更远的南半球,现在的自己每年都会重新延续着当年爸妈千里探亲的故事,不同的只是运输工具的不同,从绿皮火车到国际航班。
想必很多人对绿皮火车的怀念也包含着对过去,对家人的思念吧?绿皮火车对在外的游子不仅仅是回家的必经之旅,也承载着游子满满思乡的沉沉掩不住欣喜的心吧!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20 收起 理由
安远翔 + 4 你太有才了
edith921 + 8 你太有才了
明河素月 + 8 给活动积极分子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管理人员评分

兔宝和猪宝  在2012-9-2 12:08  +50分  并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9-2 21: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paste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paste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那时候的2千公里的绿皮火车,比现在的12千公里的国际旅行可要艰难得多。你父母不易啊,那绿皮火车上承载的都是亲情,南来北往,归心似箭,可火车总是那么慢,2千公里得两个昼夜。

发表于 2012-9-2 21: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安远翔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安远翔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昏暗的车厢,疲倦的旅客,污浊的空气,无人的小站,冰冷的月台。。。。。。那时的旅行很难忘的。苦乐自在其中。
楼主开始依旧了,呵呵。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