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我叫小y】 之 某狗1岁啦啦啦~ 1018# (2011-5-14) peanut · 今年烟花特别少--墨尔本new year eve散记 (2006-1-1) Foreveryoung
· 2014 人像总结 (2014-12-23) samxsam · 国内难忘一刻 之 风起的日子 (2005-1-26) yaohaohao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3620|回复: 49

参加活动—老人们为什么有养儿防老的担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6 15: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七点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七点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呵呵,参加活动,是为了赚分看匿名板块啊。好奇害死猫,好奇也累死猫啊,请大家格外支持啊。


我觉得,在国内,现在很少听到养儿防老的提法了,一是,这是普遍存在的情况。二是,老人,如果家在城市,经济上都能自理,国内的保姆费用也能承受的起。如果在农村,一般都有好几个儿女,家人基本都清闲,照顾老人难度也不大。

在澳洲,养儿防老的提法才多了起来。这是因为,一、来的老人,在国内经济条件不错,对生活有更高的要求,但请保姆在经济上是不太现实的。进养老院,因为语言、生活习惯等问题,比在国内更不适应。与此同时,子女作为第一代移民,生活上要更辛苦一些,暴富的机会很少,所以能给父母的经济支持也有限。

因此,这个问题,就成了很多老人的心头之忧了。

评分

参与人数 8积分 +87 收起 理由
sas66ct + 3 感谢分享
秋天 + 2 我很赞同
眺望 + 4 好文。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4-26 15: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urplenigh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urplenigh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还有汇率的问题。老人的积蓄缩水了,心里不踏实。

还有房子的问题。

发表于 2012-4-26 15: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七点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七点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下面我说说我个人的一点小建议啊

作为老人,
    一、基本生活费的问题,要放宽心,澳洲社会有底线,别的老人都能过去,咱们也能过去;
    二、医疗问题,买了相应的保险,基本上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当然,你要想在国内一样,天天去医院看病玩,这边确实没这个条件,社会风气也不鼓励这样,医疗体制也不支持这一点。
    三、身体健康问题。任何时候,自身的积极锻炼,要大于外界的被动治疗,趁着澳洲空气好、食物好,好好吃,好好玩,心情舒畅的过好每一天。
    四、子女的经济帮助问题。在澳洲,只要努力工作,基本上还是能够解决生存问题的,子女的经济状况好了,自然也能提供必需的经济支持。这些经济问题,不能强求,时机到了,自然就解决了。时机不到,坐家里愁死,也无济于事。
    五、心情问题。任何时候,人活得是个精气神。无论哪个国家,在老的老头,有精神的,也就有病怏怏,看什么都不顺眼的。咱们要想明白,不精神,也要过这一辈子,精神,还是这一辈子,何不精神点。至于家庭琐事,宽容一些,没啥想不开的。若是在屋里琢磨不愉快的,啥事都能琢磨出来。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21 收起 理由
小仙女 + 2 我很赞同
cathytzy + 3 偶对你的景仰如滔滔江水
眺望 + 4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4-26 15: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七点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七点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作为子女,

一、经济问题。你的艰苦,其实老人都看在眼里,他们的担忧,更多的是对你们的心疼。所以,放宽心一些,房子晚买几个月没啥,车子换的档次差点,也没啥,重要的是,要给老人“生活再一天天变好的信念”。因为,房子、车子早晚都会来的,老人不可能跟你一辈子的。

发表于 2012-4-26 15: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七点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七点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二、医疗问题。尽可能早地购买相应的医疗保险,国内的、澳洲的各种医疗保障政策,花点时间研究一下,其实并不难。即使在国内,老人也还是有基本的保障的。实在不行,回国治疗慢性病,也是个办法。

发表于 2012-4-26 15: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七点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七点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三、老人的身体健康问题。父母过来,大多是5、60岁的人了,到了这个年纪,各种毛病都出来了,有些是能够提前保养的,有些确实是需要认真治疗的。作为子女,该去医院的,一定要去。该提前预防的,就提前预防,无非是多吃些维生素、钙片、鱼肝油啥的。该用心理方法排遣的,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嘴甜一些。很多时候,老人其实在乎的是一个态度,而态度,一定用语言表达的更直接有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4-26 15: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七点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七点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urplenight 于 2012-4-26 15:30 发表
还有汇率的问题。老人的积蓄缩水了,心里不踏实。

还有房子的问题。


你说的非常对!这其实是很剥夺老年人安全感的一件事。

发表于 2012-4-26 16: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七点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七点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四、日常生活问题。父母的岁数决定,他们更难适应一个语言、环境都很陌生的环境。考虑到这一点,咱们要给老年人更多的理解。生活中很现实的一个问题、也是带来很大矛盾的问题是,家务活谁来干?

很多老年人在国内的经济条件很好,生活有保姆,日常采购、看病很方便,到这边一切都要自己干,自然很不适应。有老人抱怨称,来了这里是来做保姆的。话很难听,但也有一定的道理。是人,都有贪图安逸的趋向。对这类老人来讲,生活质量确实是下降了。

当然,对子女来说,在这样的人生关键时刻,从内心深处来讲,还是有一定的期望的。但是我们要调整自己的期望,房子不打扫,死不了人?不想在家吃,就出去吃,一年也花不了太多的钱。没必要,用这些生活琐事,伤了感情,废了好心情。这一点,女同学尤其要注意。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20 收起 理由
无翼而飞 + 10 如果我妈能和您一样想就好了
虞宅与美丽 + 1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4-26 16: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七点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七点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没人加分啊。那我歇着去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1 收起 理由
keke + 6 别介,接着说。
purplenight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4-26 16: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ckynumb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ckynumb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七点钟 于 2012-4-26 16:13 发表
没人加分啊。那我歇着去了。

四分钟前就给你加了,真是。。

发表于 2012-4-26 16: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k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k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七点钟 于 2012-4-26 15:44 发表
作为子女,

一、经济问题。你的艰苦,其实老人都看在眼里,他们的担忧,更多的是对你们的心疼。所以,放宽心一些,房子晚买几个月没啥,车子换的档次差点,也没啥,重要的是,要给老人“生活再一天天变好的信念”。因为,房子、车子早晚都会来的,老人不可能跟你一辈子的。

孩子的教育呢?比如老人觉得自己请保姆,吃好药,比孙子孙女学钢琴学画画重要。老人不可能跟你一辈子的,但是有可能跟你30年,而且是很有可能。现在90岁的老人大把抓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4-26 16: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k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k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七点钟 于 2012-4-26 15:46 发表
二、医疗问题。尽可能早地购买相应的医疗保险,国内的、澳洲的各种医疗保障政策,花点时间研究一下,其实并不难。即使在国内,老人也还是有基本的保障的。实在不行,回国治疗慢性病,也是个办法。

在国内走后门送礼找权威看病,在这里觉得去公立医院排队是低等人,自己不能直接跟医生沟通,心里不踏实甚至怀疑子女。

发表于 2012-4-26 16: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k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k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七点钟 于 2012-4-26 15:57 发表
三、老人的身体健康问题。父母过来,大多是5、60岁的人了,到了这个年纪,各种毛病都出来了,有些是能够提前保养的,有些确实是需要认真治疗的。作为子女,该去医院的,一定要去。该提前预防的,就提前预防,无非是多吃些维生素、钙片、鱼肝油啥的。该用心理方法排遣的,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嘴甜一些。很多时候,老人其实在乎的是一个态度,而态度,一定用语言表达的更直接有效。

谁也没有办法治疗衰老。

发表于 2012-4-26 16: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ingniao111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ingniao111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说得很好!您是几年级呀?老的小的都考虑得这么周到。不过在国内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还真不敢天天上医院玩,玩不起!有病实在挨不过了才下决心上趟医院(三级甲等,一般也不敢去小医院看,怕花钱看不好病,都直接奔那去)你看那人山人海的,坐在那里等到痛不欲生,才能见到医生的面,然后必定是做各种检查,什么CT那等等,再换个地继续排队,当天能做上已属不易。拿了报告再去找医生开药,接着付费取药,折腾一天是必需的。哪敢天天去玩呀!老命不要啦?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4-26 16: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七点钟 于 2012-4-26 15:39 发表
下面我说说我个人的一点小建议啊

作为老人,
    一、基本生活费的问题,要放宽心,澳洲社会有底线,别的老人都能过去,咱们也能过去;
    二、医疗问题,买了相应的保险,基本上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当然,你要想在国内一样,天天去 ...


关于看病那段,有些疑问。看GP,可以天天看啊,或者每隔几天,几周看看。社会舆论不管吧

发表于 2012-4-26 17: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七点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七点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楼上几位,一会儿不来,加了好多分啊,多谢多谢,再多谢!

待会还有事,明天我接着码字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4-26 17: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ajia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ajia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三、老人的身体健康问题。父母过来,大多是5、60岁的人了",有点困惑, 50,60岁的老人移民过来,那这些老人的父母怎麽办?现在人都长寿,应该还有健在的吧?

发表于 2012-4-26 18: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七点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七点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uckynumber 于 2012-4-26 16:22 发表

四分钟前就给你加了,真是。。


多谢多谢,收到了!

发表于 2012-4-26 18: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七点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七点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keke 于 2012-4-26 16:42 发表

谁也没有办法治疗衰老。



是的,作为老人,自身也应该承认衰老,不奢望医疗能让自己回到年轻时的状态。

发表于 2012-4-26 18: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ier9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ier9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分析得很全面,但对澳洲的了接还不够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七点钟 + 2 我猜,你是说澳洲养老费用很高。你能否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知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4-26 18: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七点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七点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keke 于 2012-4-26 16:34 发表

孩子的教育呢?比如老人觉得自己请保姆,吃好药,比孙子孙女学钢琴学画画重要。老人不可能跟你一辈子的,但是有可能跟你30年,而且是很有可能。现在90岁的老人大把抓啊。



真要摊上这种老人,是命。你想干啥,就干啥吧。

是的,不是每一个老人都能通情达理。也不是每一个通情达理的老人,做的每一个决定,都能通情达理。这种时候,能沟通,就沟通。不能沟通,认命吧。口头上,不要逞口舌之利,而在行动上,自己觉得对的,不妨碍别人的,就一定要坚持。

一家人生活,也像在职场,无谓的忍让退让,是没有意义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luckynumber + 1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4-26 18: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七点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七点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iajia007 于 2012-4-26 17:49 发表
"三、老人的身体健康问题。父母过来,大多是5、60岁的人了",有点困惑, 50,60岁的老人移民过来,那这些老人的父母怎麽办?现在人都长寿,应该还有健在的吧?


呵呵,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觉得,这是父母应该考虑的问题吧。我不存在这个问题。存在这个问题的,相信也考虑、安排好了吧。

发表于 2012-4-26 19: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七点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七点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feier97 于 2012-4-26 18:42 发表
分析得很全面,但对澳洲的了接还不够



我猜,你是说澳洲养老费用很高。你能否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知识?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4-26 19: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两代人都能看看这篇帖子,提高一下认识,世界会很美好。

发表于 2012-4-26 19: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0101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0101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iajia007 于 2012-4-26 17:49 发表
"三、老人的身体健康问题。父母过来,大多是5、60岁的人了",有点困惑, 50,60岁的老人移民过来,那这些老人的父母怎麽办?现在人都长寿,应该还有健在的吧?

同问。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4-26 20: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们父母辈很少双独的。所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4-26 20: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ajia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ajia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2-4-26 20:00 发表
我们父母辈很少双独的。所以。。。。。

所以养儿防老只针对独生子女?这不是中国传统吗?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4-26 20:3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jiajia007 27# 帖子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是啊,我是说,子女多的,大家出点力,养老这事儿就搞定了,不一定每位子女都要和老人一起住

发表于 2012-4-26 20: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urplenigh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urplenigh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iajia007 于 2012-4-26 20:26 发表

所以养儿防老只针对独生子女?这不是中国传统吗?


不是这个意思,比如爷爷奶奶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住在小儿子家,其它孩子经济支持,那其它的孩子自然就可以移民。以后有事儿再回去帮忙也是可以的。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ality and fiction is: Reality doesn't have to make sense.

发表于 2012-4-26 20: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0101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0101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没有移民父母把自己的父母也带着一块移民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