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 (2008-1-28) 老杏 · 旋木的家庭煮妇经验谈 (应大众要求) (2009-9-25) 旋木
· 漫漫开车路 (2006-1-20) 美人鱼爱哭 · ZMZHU的乡愁 - 童年记忆里的上海(2008.12.23更新到上咖,凯歌,红宝石) (2008-12-7) zmzhu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336|回复: 4

[电影]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8 14: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vg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vg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按电影结尾字幕表示,这个少年杀人事件是国民政府迁台后的第一个未成年人杀人事件,因而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电影于1991年在台湾上映,不过这个少年杀人事件却是发生在30年前的台北。导演是杨德昌,这是他的第六部电影,时年44岁。

电影巨长无比,接近4个钟头。不过这符合杨德昌的风格。他的第一部片子《光阴的故事》也长达2小时47分钟。我花了三个晚上才把这部电影看完。不出意外的话,不会再看第二遍。虽然文艺片一般都节奏缓慢,慢慢推进,但我还是得说这是一部冗长的片子。个人感觉,把片子剪辑成一个最多2小时的片子更好,这样故事会更鲜明。老实讲,片子的头一个小时我都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也许,我这颗被现代电影污染的大脑欣赏不了这样漫不经心的电影吧。

简而言之,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青春残酷电影,反映的是台北60年代的社会生活。与之对应的是1994年上映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反映的也是60年代的北京社会生活的青春残酷电影。不知道是不是人类社会的自然发展,两岸前后脚都出现这样类似的回忆过去的电影,都想从青少年入手来反映那个时代的生活。不过,毫无疑问,我对后者的喜爱远胜于前者。可能,因为我是生长于红旗下吧。

坦白讲这部电影并没有给我多少观看快感,但是我还是很庆幸看了它,因为从中我可以看到台湾的轮廓,可以了解那一部分中国人他们是怎么生活的,以及可以对比下我们这边的生活。

以下,八卦也:

1)   电影的主角是小四,扮演者张震,影片中的名字也叫张震。少年张震模样和现在差不多,只是更加清秀。

2)   两岸青少年的街头文化居然如此相似。一直以为“哇操”是来源于北京话,没想到台北兄弟也使用。还有“哥们”、“操你妈的B”都堂而皇之出现在这部电影里,多次出于不同男女之口。不过,还是受美国影响,电影里面用Miss来表示女朋友。准确地说,我想是用来表示那些不好好读书,在街上和男孩子混的不良少女的蔑称吧。这样的女孩,北京话是不是叫“果子”或“细果”?帝都长大的朋友说明一下吧!如果我没记错,我生长的城市把这样的女孩叫“粉货”。不知道香港的“老泥妹”是不是有相似的含义。

3)   还有,国语版的港片看太多,所以一直以为“凯子”、“马子”、“条子”等都是港式黑话,没想到这些词汇也出现在这部电影里。不知道是港片的国语配音是按台湾话改的,还是香港话也用这些词汇。所以,香港的朋友们,你们也说明一下吧!其实,不知道其它词汇的来源,不过“马子”这个词应该来自古语。这个我是从《金瓶梅》注释里发现的。对了,还有“泡妞”。这个“泡”字似乎也来自台湾。这部电影里虽然没有用“泡妞”,却有“打Kiss,泡Miss”一说。

4)   电影里,年轻人流行的是美国歌曲,猫王;《阳》片中年轻人唱的却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电影里,黑夜里装甲车在街头行进的片断出现多次,在“反攻大陆”的旗号下,台湾人却是害怕“大陆反攻”;《阳》片中也有坦克车行进的镜头,不过却是在大白天,那时候的人们想的是解放全世界和中苏必有一战。

5)   青春电影里都少不了老师的形象,一般形象都不好。这部电影也不例外,官腔十足。至于《阳》片的老师形象,呵呵,想到冯小刚,众位看官笑了吗?

6)   这部电影里出现了各种方言,很是喜欢。不过,有些不解的地方。小四父母好像都是上海人,可是他们一家在家都说国语,只是在大人聚会的时候讲上海话。片中小四的父亲唯一一次在家说上海话是他愤怒之下对妻子的责骂。为什么不保留在家也说上海话的习惯呢?顺便多说一句,澳洲生活久了,慢慢可以理解上海人的细致和体面,以及所谓的洋派。实话实说,上海这座城市因洋人而诞生,受洋人的主导而成长,西洋文化是上海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处于领导地位的,所以上海人的洋派算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回到方言,台湾电影似乎很尊重方言。不像伟大祖国,一水的普通话。个人遐想,广电总局出于安定团结维护统一的需要,故唯普通话是尊。可是,普通话是人造语言,没有根,还是希望未来能够多出现些说各种方言的影视作品。

7)   电影里有很多非常真实生活的场景,比如小四为了自己的女朋友身带一把刀去学校堵自己的哥们/朋友,比如小四被眷村的小流氓从班上带走,他的哥们立马拆座椅准备去抢人。这是一个多么真实生活的情节啊!!相信很多看官的青少年时代有见识或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吧?记得我读中学那时候,为女孩打架,带刀子来学校,去别人学校堵人以及被别人堵,打老师,还有拆座椅的桥段等等,都是我亲眼所见,或亲生经历的事情 --- 原来海峡两岸的我们都有着同样的成长经历。

8)   电影里,小四的父亲可能因为被人陷害,所以被台湾警备总局的人深夜从家带走审问。审问的过程有一部分是这样,给你几张纸,然后要你写下某个时段你的生活经历。之后,审问者会就此询问你,把他知道的而你没写的或写错的向你提问,以此说明“你知道的事情不讲,就等于说谎”。比如,小四的父亲写的是小四的母亲11岁到上海投靠她舅舅,审问者说“应该是大姨父吧?”。当你自己最小的孩子都差不多11岁了,你还会记得清自己的老婆11岁投靠的是她舅舅还是大姨父?! --- 实在没想到,国共两党都搞这种思想汇报式的写交待材料的审问方式。难道两党真的本是同根生,所以在整人的方式上都一样?伟大祖国的影视作品里没有看过这样的场景,有好事者可以去看看这个审问过程的片断。然后可以想象,如果自己是被审问者,会是怎样的一个样子。电影里面,小四的父亲后来被突然放出来,没有解释。但是小四的父亲已然整个身心垮掉,自始生活在恐惧之中。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http://www.youtube.com/v/_7p0EHHPvZk&feature=relmfu
                       http://www.youtube.com/v/P3tsD97lUeU&feature=relmfu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luckynumber + 2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4-18 14: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周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周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玩电影,杨德昌是大师。其他人,只能算巨匠。

发表于 2012-4-19 15: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scari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scari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早很早的时候看过,家里还收有DVD,就记得很长,然后我很有耐心地看完了。。并不觉得很乏味,但是讲什么完全忘掉了。。还记得演他爸的是张国柱。另一个深刻的印象是张震这么多年那张脸几乎就没什么变化。。我肤浅了。。

发表于 2012-4-20 12:00 |显示全部楼层

二楼的同胞看来很崇敬杨德昌导演

此文章由 nvg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vg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杨德昌的片子至今看过两部,即此片和《一一》。坦白讲,个人觉得两部都算是不错,但也不至于到“大师”的地步。

发表于 2012-4-20 12:10 |显示全部楼层

三楼的同胞客气了

此文章由 nvg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vg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谁会记得十多年前看的电影的细节?不过,张震的那张脸太特别了,印象深刻是自然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