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有惊无险记
此文章由 SuiY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iY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行前,朋友们告诫:意大利治安不好,要处处小心。我们谨记在心。没曾想,还没踏上意大利的土地,又经历了一场与“贼”的较量。
在游览了美丽的法国南部城市Nice之后,我们准备去Monaco看看有名的Monte-Carlo Casino。在Nice火车站,确定好火车离站时间,我就留下老公和两个Backpacks 和一个装有两个相机和一个摄像机的包,自己去了洗手间。待我出来时,看到老公一个人气哼哼地围着那几个包打转转。看我来了,他说要我看着包,他要去找刚才骗他的两个人。我急急拉着他问情况,说,此处人生地不熟,不可轻举妄动。原来就在五分钟前,一个人手里拿着一张类似电话卡的东西,用不只什么语言叽里咕噜地向老公询问。老公正在疑惑间,突然一激灵,头猛向左转,看到另一人把我们装相机的包已经拎出了十几米远。再有两步他就可以转到那个Building的另一侧,消失了。那时老公的跟前有那个“骗子”,还有两个大包,分身无术。他只能急得大喊一声:“How dare you! Stop it!”可能真是“做贼的心虚”,那个偷包的放下包就是个跑。老公回头,跟前的那个也溜了。老公这才把包拎了回来。我赶紧劝他,息怒息怒,包没丢就好。万一是个团伙,我们怎能对付得了?那次老公的“快反应”让我佩服至今。要不然我们接下来的行程就可能没了“纪录”,最起码那近百个小时的录像是不会有了。
在瑞士停留了数日后,我们到达了意大利的第一个落脚点 – 米兰。老公的表哥在米兰的总领事馆作总领事,我们可以在他那里住两天。表哥表嫂接到我们后寒暄几句,就开始了“小心扒手”的教育:无论相机还是包,一定要斜挎。要不然那些骑摩托车的扒手很容易从你的肩上掠去,逃之夭夭;钱不可装在衬衣上兜和裤子的“屁兜”,扒手的“钳工”很是了得;等等。表哥说,每来一个中国代表团,他们就要进行一次“教育”。即使这样,每次都有某个或几个成员“受害”。表哥忙,只能带我们游米兰。其余时间还是我们自己走。
离开米兰,我们又去了Florence, Pisa, Sorrento, Pompeii, Roma, Venice。 当然Vatican City 也是一定要去的了。
在Roma,遇上了两个吉普赛女郎。其中一个一手拿地图佯装问路,另只手在地图的遮掩下企图拉开老公的腰包。老公识破她的诡计,拍掉她的手。她也只是笑笑走掉,一点也不以为耻。
在Vatican 的大教堂里,有一名金发女郎(怀疑是染的金发,因为那头发太漂亮了),乘老公摄像之机,曾经“成功”地拉开了腰包拉链的一半。当时教堂里有人给游客作讲解,大家都在安静地听。那个拉拉链的声音“嗞。。。”在讲解人停顿的空当被老公察觉。老公悄声对她说:“How can you do this in the Holy place?!”她转身快步走出教堂,消失了。
到了荷兰后,天气已经开始转凉。在去阿姆斯特丹轮船博物馆的路上,凉风嗖嗖,我紧挽着老公的臂膀才觉暖些。快到博物馆时,一个中年妇女快步赶上我们对我说,看看你的包里少了什么?至少有三个人的手曾经伸进去寻摸。那时我真的是很木纳,包在我的身后,我居然没有感到有人动它!幸亏我们的贵重东西都在老公的腰包里,我的包里只是些书、小本和纸。扒手可能也很失望。老公开始“严厉教育”:不要以为只在意大利,你才需要提高警惕!
今天老公看到我写的短文,说,“嗨,怎么全是‘贼人’,好人还是很多的嘛。”对呀,刚才提到的那位中年妇女就是位好人。还有在Luxembourg 的一个Park里小恬时,一位老太太比划着对我说,你的包要放在两腿之间。当时我坐在公园的椅子上,椅子后面是一小片灌木丛。如果包放在椅边,扒手就会以灌木丛为掩体,从后面“拿走”我的包。我感激地连说了几个“谢谢”。
从Cologne 到Berlin 的火车上,那次是晚上。我们坐的那节车厢很空,好像只有四个人。在一次停站时,看到站台上挤满了狂热的球迷。警察也在那里。火车停了较长的时间 – 大约有30分钟左右。好像在交涉什么。我们正担心着,那些人涌进了我们的车厢。浓烈的酒味立刻充满了有限的空间。他们又叫又闹,让我们不胜其烦,又不敢表示。我们商量着想挪位,可是我和老公的旁边各坐了个“狂热分子”。他们不停地嚷嚷不停地喝酒。我们想动,可不知他们会怎样。观察了二十分钟左右 (真像是过了几个钟头,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又一个典型例子),看来他们不致于太坏。我和老公一起说“Excuse me”,赶快离开他们向下一节车厢走去。都了车厢接口处,发现有警察把守在那里,让我们通过,把他们只限制在这节车厢里。隔门一关,旁边的这节就没有那么吵了。没五分钟,另外两位乘客也“逃”了出来。我们看看他们,点点头,笑一笑,松口气。只见那两人先是交头接耳,然后走向我们,用日语向我们问好,然后又说什么。当然我们只能听懂问好。我们只能说“Sorry, we cannot understand Japanese.”他们抱歉地笑笑,然后用英语问我们,你们是否还有行李在那节车厢?原来我们只顾“出逃”,把行李架上的大包忘了拿了! 你说,我们是不是还真遇了不少好人哪?
一路走来,瑞士给我们的印象最好。从安全的角度来讲,意大利较差。本来还想去西西里岛,也被表哥的朋友劝说没去成。但意大利的艺术却令人叹为观止。奥地利和德国人的守规矩,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想贴几张照片,可是还得去scan. 只好就免了吧。
我相信看到这里的同学,忍耐性已经很好了。这些杂七杂八不似游记的“游记”,无非是想让大家出门时欢天喜地,回来时高高兴兴。别无它意。
[ Last edited by SuiYi on 2006-4-23 at 02:00 PM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