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金融时报:真正让十亿澳元退休金陷入风险的原因是?
Shield基金与First Guardian基金的暴雷之所以令人震惊,不只是因为近十亿澳元的退休金受到威胁,更因为危险信号其实早已摆在明面上。
这两家基金的倒下,让成千上万的澳洲人数十年的积蓄与对体面退休生活的期待付诸风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问题本可以被提前发现。
近期,澳洲证券与投资委员会(ASIC)对多名与这两只基金相关的“守门人”采取行动,引发了对投资者保护机制是否足够的讨论。
两只基金的产品披露声明(PDS)本身就存在明显矛盾与不现实承诺。
Shield号称是“平衡型基金”,却设定“通胀+8%”的目标回报,更像对冲基金而非退休金产品。
First Guardian则声称要实现分散投资,却严重依赖流动性极差的不动产项目。
它们还允许基金大量投资关联方项目,这是明显的利益冲突,但却仍然被推向毫不知情的投资者。
问题不只是“它们为何失败”,而是“系统为何会让它们通过?”。
部分原因来自澳洲对投资组合披露的松散监管。
按国际标准来看,澳洲的披露要求可谓“糟糕透顶”。
目前退休金成员只能看到每半年更新一次的持仓信息,而且仍然充满漏洞。
非上市资产只需以总数呈现,不必披露具体内容。
衍生品几乎完全不透明,而管理型基金,恰恰是Shield与First Guardian问题的核心,甚至直接豁免披露要求。
这意味着退休金成员只能看到基金持有哪些上市股票,却几乎无法了解真正风险最高、最复杂、也最容易被滥用的资产。
澳洲投资者只能被迫相信“平衡型”或“成长型”等营销标签,却没有能力核查这些标签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
相较之下,美国的共同基金须每季度披露完整持仓;许多基金甚至每月披露。
欧洲的UCITS法规透明度更高,新西兰也要求基金每半年公布完整持仓。
澳洲却把最严格的披露要求放在最不具争议的上市资产上,却让真正危险的投资类别毫无透明度。
如果Shield和First Guardian需要遵守这些严格标准,投资者早就能看到它们的高度风险集中、不动产依赖和关联方投资,监管者也能及时质疑这些矛盾。
但实际上,警示信号被埋藏在漏洞百出的文件里。Shield虽然声称风险设定“平衡”,其实资产配置更像对冲基金。
信任缺口正在动摇整个体系
当披露不透明时,责任机制就瓦解了。受托人可声称自己依赖现有文件,监管者也可说缺乏介入理由,而投资者根本没有足够信息做决定。
弱披露制造了一条“合理否认链”,只有在巨额损失发生后才显现。
澳洲退休金体系建立在信任之上,成员无法不缴纳强制供款,也没有能力深入分析基金投资策略。他们依赖受托人、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来确保其资金被透明、负责任地管理。
披露若继续薄弱,信任就会继续消失。投资者看到被冻结账户或失败基金,合理怀疑是否有人真正监管。
这损害整个体系的声誉,也削弱国际投资者的兴趣,甚至可能让国内投资者转向被动产品或海外市场,最终削弱澳洲的基金管理业。
Shield与First Guardian并非个例,它们是“弱披露+激进营销”交织下的典型结果。政策制定者不能把它们当成孤立失败,而必须把它们视为系统性缺陷的警讯。
如何修复体系?
改革需要三大原则:
第一,细化披露:投资者应看到各资产类别的具体投资,不能只是汇总百分比。必须知道所谓“地产投资”究竟是安全的REIT,还是高风险开发项目。
第二,提高频率:半年披露远远不够,至少应要求季度更新,高风险基金甚至需更频繁。透明滞后等于放弃问责。
第三,全面覆盖:所有基金都必须遵守披露规则,不能让管理型基金或关联方项目继续豁免,否则只会刺激监管套利。
此外,所有披露都应采用标准化、机器可读格式,便于数据比对,并配套严厉处罚与监管权限。
澳洲无需“重新发明轮子”,其他国家早已证明严格透明度既可行又有利。
若澳洲真心想保护退休金成员、维护退休体系公信力,那么改革投资组合披露制度不仅必要,而且刻不容缓。



来源:
https://www.afr.com/markets/equi ... isk-20251111-p5ned6
Peter Bryant
Nov 16, 2025 – 9.00a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