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征文 -- 一封写给我2003那年的我的信 (2008-11-23) MingDeng · 专开一帖说农场,欢迎灌水 (2018-1-21) 村西大树
· 大头家 2010中秋小家宴 (2010-9-22) datou2z · 如烟往事二十年(大结局)特别鸣谢帮忙在一楼建电梯的eric 同学 (2014-2-22) youcaihuahua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6089|回复: 217

中国正以闪电速度掌控未来 [复制链接]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9-27 08: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MH:美国的噩梦:中国正以闪电速度掌控未来

中国正以闪电般的速度,锁定可控核聚变产业供应链的主导权,随着技术从理论科学迈向可并网发电,它意在后来居上,超越美国。

中国政府已启动相当于“曼哈顿计划”的行动,要在聚变的下一阶段占据主导。这项技术可能比多数人以为的更快推翻现有能源格局。

北京正在复制它在太阳能板、锂电池、关键矿产和电动车领域用来横扫全球对手的同一套策略。

美国初创企业Pacific F美国ion创始人威尔·里根(Will Regan)说:“中国在聚变领域的崛起,对美国能源主导地位构成生存性威胁”。

里根称,自2023年以来,中国已投入约100亿至130亿美元,系统性布局将支撑聚变电站规模化部署的一整套专业产业。

这一数字超过同期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很可能高出一大截。

西方商业聚变领跑者首席执行官芒加德(Bob Mumgaard)说:“他们的设施大到你从太空都能看见”。

他说:“我们听到的报告是,他们24小时连轴转,实习生睡在行军床上。这是一场协调一致、由国家组织、志在赢得聚变竞赛的行动。”

芒加德已向美国国会示警,中国的雄心正成为对美国经济与国家安全的现实威胁。

“这是一场赌注以万亿美元计的高风险竞赛。中国已占得先机;美国没有。”他说。

芒加德表示,中国正以巨量资金投入一个“活跃的聚变产业”的所有基础性环节。

芒加德说:“美国没有任何可比的体系。我们的聚变项目看起来还像十年前那样,碎片化、资金不足、装备不全,而且仍停留在科学层面。”

上周,他在国会一场令人震惊但出席者寥寥的听证会上谈到这场聚变竞赛。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几乎同时在上海举行、洋溢着胜利气氛的浦江创新论坛。

中国科学院的张杰教授称,中国正在四川的一座庞大新设施上快速推进一种惯性激光聚变形态,其效率是美国对手的30倍,并有望以每兆瓦时约25美元的成本提供基荷电力。

若真能达到这一水平,将碾压全球能源领域的所有竞争者,使中国成为霸权级电力超级强国。

被称为“聚变博士”的张杰说,这项技术将剧烈改变国际秩序,并引发一次超过此前三次工业革命(机械、电气与数字)的经济巨变。

当加州的Lawrence Livermore实验室在2022年12月宣布实现“点火”,聚变释放能量超过触发能量,中国的核能组织领导人和核聚变研发者们深感震惊。

此后,该实验室已八次复现,并达到4.1的能量增益比,同时实现了被称为“燃烧等离子体”的自持反馈回路。

里根表示,北京立刻领会了这次突破的意义,并动员国家机器全面超越。

北京正在复制它在太阳能板、锂电池、关键矿产和电动车上“消灭”全球对手的同一路线。

他说:“他们如今接近让一座设施运转,其产出可能高出十倍:这是巨大的能力差距。”

中国也在全力推进使用超强磁体的更传统聚变技术。

今年1月,其“EAST”装置在1亿摄氏度以上温度下维持燃烧等离子体创纪录17.7分钟,在一些人称之为“Sputnik时刻”的节点上赶上了西方。

中国如今希望在2031年前向电网输送第一度聚变电,比此前中国官员的说法更早,也比几乎所有人的预期都要早。

更重要的是,一旦中国做到了,它将能以西方难以匹敌的速度铺开电站,除非西方也同样“全力重整”聚变。

MIT Technology Review组织的一项专家研究近日得出结论:在支撑聚变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六大关键产业中,中国已主导其中三项,且接近主导另两项。

这些包括制造超导磁线圈所需的薄膜加工(源自其太阳能产业链的衍生能力),以及能抗辐照的特种金属合金。

得益于覆盖全国的高速铁路网络(规模为美国 Acela的55倍)与可再生微电网的巨量扩张,中国在电力电子领域也已抢占先机。

我们开始看到美国因过久抱守陈旧化石燃料技术而付出的隐性代价,而中国则押注新电力技术。

目前全球有53家私营聚变公司,迄今募集的资金中有85%流向美国初创。

Commonwealth的30亿美元项目由谷歌、英伟达和华尔街巨头支持,进展已很靠前,拥有实验性托卡马克,并计划在Virginia于2030年代初完成一座商用电站。

但没有配套的专业生态,私企推进速度终有上限。美国尚未建成这样的生态。

美国能源部长赖特(Chris Wright)在媒体上宣讲“八年内实现聚变发电”的蓝图。

美国总统借联合国的全球舞台训诫世界“开放边界的失败实验”。

他说:“我们已到达临界点,接下来会非常快”。

但特朗普政府为让美国企业抢在一群中国竞争者“包场全球市场”之前抵达终点,做得远远不够。

美国迫切需要盟友来补上供应链大缺口:比如日本的超导带材,或英国的放射性稀有氚(H-3)燃料。因此,上周达成的美英核协议中,那个鲜为人知的“聚变章节”就很关键。

芒加德说:“英国是最契合的:他们在氚与增殖包方面的设施非常重要,只要我们能获得准入。但看看印度或欧洲某些地方,你会怀疑他们会站在哪一边。”

聚变电力的优势如今已众所周知:电站不会熔毁;安全性高到可按医院那样监管,几乎可建在任何地方。

该技术不排放碳,也不产生长寿命放射性废物;占地与用水很少;可直接接入现有电网;可24/7供基荷,也可灵活增减;极微量燃料即可为世界持久供能。

仍有大难题:如何阻止中子让反应堆内壁退化?如何在1亿度下控制不稳定等离子体?问题清单很长,但从未有过如今这样密集的解题努力。

关键在于:超导技术的进步,让我们突然能建造一座尺寸比旧式实验堆小40倍、却能产生同等功率的电站。正是这一点,引爆了全球商业聚变竞赛。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在“逼着我们提速”,这对所有人都有好处。但如果那个由中国最终“拥有”全球能源,那对西方民主国家并非佳境,如果到那时它们还存在的话。






来源:

https://www.smh.com.au/business/ ... 0250924-p5mxgc.html

ByAmbrose Evans-Pritchard
September 26, 2025 — 5.40pm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4free + 2 感谢分享
limyae2009 + 3 偶对你的景仰如滔滔江水

查看全部评分

仰望星空:南风车星系M83
M83南风车星系,在长蛇座,直径12万光年,距离地球一千五百万光年,是南半球看到最明亮和最近的棒旋星系之一。图中还看到距离我们22亿光年的PGC 88914星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9-27 08: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文要点:

1. 中国以“国家级曼哈顿计划”速度布局可控核聚变全产业链,复制其在太阳能、电池与电动车的胜利路径,企图在并网时代超越美国。

2. 行业领军者称中国自2023年起投入逾百亿美元,设施庞大、24小时运转,形成国家主导、系统化的产业攻势,能力差距迅速拉开。

3. 四川新设施推进惯性激光聚变,宣称效率为美国对手30倍,若每兆瓦时约25美元,将重塑全球能源版图,建立电力霸权。

4. 在EAST长时间燃烧等离子与2031年并网目标加持下,中国可先行量产化,除非西方同步“重整军备”,否则难以匹敌其铺设速度。

5. 研究称中国已主导聚变所需六大关键产业中的三项、逼近两项;在薄膜加工、耐辐照合金与电力电子方面优势显著。

6. 美国虽集中了85%私募资金、龙头项目由谷歌与英伟达支持,但缺乏成体系的产业生态与供应链盟友,推进受限、错失时机。

7. 聚变具备安全、零碳、占地小、可接入现网等优势,但材料与等离子体控制仍是瓶颈;超导进步使“小40倍同功率”成为可能,引爆全球竞赛。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8 收起 理由
4free + 2 感谢分享
Turing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仰望星空:南风车星系M83
M83南风车星系,在长蛇座,直径12万光年,距离地球一千五百万光年,是南半球看到最明亮和最近的棒旋星系之一。图中还看到距离我们22亿光年的PGC 88914星系。

发表于 2025-9-27 08: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牛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牛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只关心

农村二大爷每个月100多块的养老金能不能持续发下去,他的医保每年会不会都在涨

隔壁的侄子好不容易打工赚了点钱,掏光了3家买的恒大的楼盘这辈子还能不能交付

。。。

评分

参与人数 7积分 +19 收起 理由
excite + 3 我很赞同
寂寞是金 + 2 感谢分享
bluesky + 6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9-27 08: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allow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allow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两条腿走路,雅江水电站更靠谱

发表于 2025-9-27 09: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ramasol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ramasol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伟大的是中国人民,压力大,生存卷,却创造出一个接一个的奇迹。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flora88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9-27 09: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Jo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Jo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供应链无敌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9-27 09: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凯瑟琳琳 于 2025-9-27 09:47 编辑

“Fusion is always 30 years away.”
—— 这是核聚变领域最著名的讽刺语之一

而中国的版本更讽刺——之前几十年全力砸钱搞一个从前苏联抄来的70年前的已被证实基本无法成功的托卡马克系统。

至于“激光惯性聚变”那一套——中国科学院抄的是 Livermore 点火路线,而 LLNL 点火至今都只能做“脉冲式、不可持续”的快点火,不具备商业化连续发电能力。中国说“2031年并网”,不是领先,是先编PPT

而这些项目本质上不是科学探索,而是体制宣传的“高科技幻觉”工程,花的是财政、赌的是民心,吹的是“人类终极能源”——但最后交的却是国运已尽。

PS:回帖前建议了解一下什么是可控核聚变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bluesky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9-27 09: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柳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柳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中国率先掌握了核聚变技术,恐怕真的会引发反向移民潮。

因为理论上核聚变是解决所有人类问题的终极科技。 贫穷,无限免费能源解决。 污染,无限能源直接电离化垃圾使之成为有用的化学元素。 全球变暖,无限能源捕捉二氧化碳。
如果配合Agi, 物质和服务无限,共产主义实现。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fgyzj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9-27 09: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嗯,这是未来的源头。

发表于 2025-9-27 09: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damfuzho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damfuzho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太给力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9-27 09: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lph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lph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明觉厉,谨慎乐观。没有出成绩之前,仍需努力。出了成绩之后,再接再厉。

美国无需担心,只要选民用手中神圣的选票选出一个能够以闪电速度掌控未来的政府就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9-27 09: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柳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柳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9-27 08:09
核聚变还有三十年”是全球科技界最黑色的笑话之一,几十年来从没兑现过。

而中国的版本更讽刺——之前几十 ...

当然可以实现,太阳已经照亮银河系百亿年。
宇宙和万物本来就是造物主的杰作,并非随机产生。人类从发现质能转换E=M C2的秘密,到核弹,氢弹爆炸只用了短短十几年。 可控核聚变当然是随时可能被诞生的技术,就看谁能够通过现有的工程手段率先研发出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9-27 09: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m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m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美国人别忧虑了,快来足迹压压惊,让阿姨告诉你们什么是国运已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9-27 09: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凯瑟琳琳 于 2025-9-27 09:25 编辑
柳七 发表于 2025-9-27 08:22
当然可以实现,太阳已经照亮银河系百亿年。
宇宙和万物本来就是造物主的杰作,并非随机产生。人类从发现 ...


” 可控核聚变当然是随时可能被诞生的技术”

托卡马克70年了,中国抄过去也有快40年了。研究到了国运已尽也没研究出来。

发表于 2025-9-27 09: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pmov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pmov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管是谁,搞出可控核聚变都是改变全球格局的大事,不亚于工业革命,会推动全球人类上升一个台阶。

当然这本质其实并不是一个竞争问题,要是能全球合作力克难题就好了,可惜这仅仅是个理想而已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9-27 09: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所以说文科生小编真的不要去写纯理科的文章,挺尴尬的,可控核聚变是业内最大的笑话都不知道。。。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9-27 09: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r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r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只关心

我们村里什么时候刮风下雨能不停电了,而电费还年年涨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7 收起 理由
bluesky + 5 感谢分享
APSTNDP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9-27 09: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ndarin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ndarin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wallow7 发表于 2025-9-27 07:46
两条腿走路,雅江水电站更靠谱

雅江水电站,不知道有没有建成那一天,还是熊安更靠谱,最起码有一大堆没人住的楼,在那里能看见。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凯瑟琳琳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9-27 09: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m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m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中国没有贪官污吏,没有滥尾楼,中国人的生活已经第一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9-27 09: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朝花夕拾杯中酒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朝花夕拾杯中酒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9-27 08:09
“Fusion is always 30 years away.”
—— 这是核聚变领域最著名的讽刺语之一


阿姨自己都说了,中国科研腐败很少

发表于 2025-9-27 09:3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ingfengs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ingfengs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9-27 08:27
所以说文科生小编真的不要去写纯理科的文章,挺尴尬的,可控核聚变是业内最大的笑话都不知道。。。 ...

为啥?核剧变都没有商用也有业内人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9-27 09: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朝花夕拾杯中酒 发表于 2025-9-27 08:30
阿姨自己都说了,中国科研腐败很少

科研腐败很少跟科研方向错误不冲突啊。

发表于 2025-9-27 09: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柳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柳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9-27 08:26
” 可控核聚变当然是随时可能被诞生的技术”

托塔马克70年了,中国抄过去也有快40年了。研究到了国运已 ...

笑傲江湖里有个桥段。 华山派有个山洞困住了魔教的一众长老,他们就用斧子和兵器配合内力,不停地挖啊挖,最终力竭而死。 后来令狐冲也被困其中,他挖了半天就挖穿了,原来山洞早就被前人挖的快穿了。

现在的研发科技比几十年前先进太多,材料科学,计算方式,ai推导,都可能是挖穿这个山洞的最后一铲子。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收起 理由
tianyudi + 2 我很赞同
APSTNDP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9-27 09: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凯瑟琳琳 于 2025-9-27 09:26 编辑
柳七 发表于 2025-9-27 08:32
笑傲江湖里有个桥段。 华山派有个山洞困住了魔教的一众长老,他们就用斧子和兵器配合内力,不停地挖啊挖 ...


水能变油吗?点石能成金吗?

更何况中国托卡马克那个主方向错了,是往大山深处挖,越挖越远。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9-27 09: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ora 发表于 2025-9-27 08:27
我只关心

我们村里什么时候刮风下雨能不停电了,而电费还年年涨

昨晚两E停电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RINBOW + 4 碳都能做成砖石了!!!

查看全部评分

仰望星空:南风车星系M83
M83南风车星系,在长蛇座,直径12万光年,距离地球一千五百万光年,是南半球看到最明亮和最近的棒旋星系之一。图中还看到距离我们22亿光年的PGC 88914星系。

发表于 2025-9-27 09: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柳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柳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9-27 08:34
水能变油吗?点石能成金吗?

更何况中国托塔马克那个主方向错了,是往大山深处挖,越挖越远。 ...

水可以电离出氢气,比油更好。 石头可以改变其原子结构变成黄金。
宇宙的大多数物质都诞生于大爆炸,只要有足够的能量,万物皆可造。

能够朝着大山不停挖,本身就是人类探索精神的具象化。
为什么?因为山就在那边。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8 收起 理由
tianyudi + 6 我很赞同
APSTNDP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9-27 09: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司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司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为人类未来可持续能源努力不管最后成功如何都应该肯定而不是为了自己皮袍下那个小就讽刺挖苦。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22 收起 理由
woodywup + 5 感谢分享
猪胖胖 + 4 你太有才了
hzvincent + 1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9-27 10: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eawav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eawav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美国领先就不是对别人的威胁了。就像自己有了钱就不能别人有钱一样。

发表于 2025-9-27 10: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yae200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yae200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真的信了,今天周末,加上小红妹的加持,大家愉快!:)


希望祖国人民越来越幸福。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9-27 10: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司机 发表于 2025-9-27 08:57
为人类未来可持续能源努力不管最后成功如何都应该肯定而不是为了自己皮袍下那个小就讽刺挖苦。 ...

几十年前,业内就基本知道——托卡马克路线存在致命缺陷,是死胡同。

但它最大的优势不在科学,而在“看起来成熟”“看起来有进展”

磁圈可以堆、温度可以吹、论文可以发、领导可以视察、记者可以拍照,一切都非常适合打造成“大国重器”的宣传模板。

于是这项苏联1950年代就冷掉的技术,摇身一变,成了中国的“聚变希望”,成了中宣部镜头下的“人造小太阳”。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