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彭博社:特朗普的欧盟—美国贸易协议 或令欧洲受伤多年
欧盟—美国关税协议虽然为欧洲消除了短期的不确定性,却让整个联盟蒙受耻辱,并削弱了其未来。
至少从欧洲的视角看,周日达成的欧美贸易协议只能说“本来还可能更糟”。
毕竟,美国如今对几乎所有欧洲进口商品征收的15%关税,只是特朗普原定8月1日起征收30%关税的一半;而且这一税率并不高于他对许多其他贸易伙伴设定的基准关税,因此欧盟在竞争上不会明显吃亏。
新税当然是打击,但至少终结了今年笼罩在跨大西洋贸易上的不确定性。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说:“我们正在为企业带来更多可预期性。企业必须在可预期的环境中规划和投资。”
然而,这仍是一份对欧盟极其不利的糟糕协议。
当英国接受10%关税时,布鲁塞尔曾坚称永远不会接受如此屈辱的条件,如今欧盟却连10%都没谈到。高盛预计,到2026年底,此协议将令欧元区经济损失约0.4个百分点的GDP。
更重要的是,它成为美欧关系的分水岭,其影响将在关税生效后长期回荡。
该协议终止了80年来降低跨大西洋贸易壁垒、深化经济联系的进程。
二战后,为纠正20至30年代美国实行保护主义(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将美国平均关税提高到24%)造成的破坏,欧美推出了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建立基于规则的全球体系。此后,关税逐步下降,GATT演变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欧洲则组建欧洲经济共同体,日后成为欧盟,这并非如特朗普所言“坑”美国,而是美国鼓励自由贸易的成果。
美欧贸易关系的高峰出现在2013年,当时双方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TTIP)谈判,试图在食品标准、金融服务、制药、政府采购等领域消除非关税壁垒。这一史上最宏大的自贸协议因英国脱欧、特朗普入主白宫及双方不愿放弃敏感领域监管自主而夭折。不过,双方仍继续推动有限的贸易自由化;拜登政府时期,欧盟与美国设立了贸易与技术理事会,共同处理相关议题并深化变革。
没人会想到欧盟周日竟签下如此“投降”协议。
高盛估算,美国对欧盟进口的平均关税将从特朗普当选日的1.5%升至约16%。同时,该协议几乎粉碎了降低长期存在的非关税壁垒的所有希望。欧盟唯一算得上的成功,是顶住特朗普对农业和数字服务规则重写的霸凌要求,讽刺的是,这是许多美国企业最渴望的内容。
结果,欧盟面临“双输”:
进口税更高,市场准入却没有改善。
历史表明,自由贸易的钟摆若要回摆,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特朗普已炫耀关税收入在5月翻了四倍,白宫希望借此弥补国会预算办公室估算的3.4万亿美元赤字。如同拜登政府未曾废除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关税,新税恐怕也难以被任何政府逆转。
另一方面,与上世纪30年代不同,欧洲选择不对特朗普关税进行报复,从而避免重演当年破坏性的贸易战。但这更多是因为欧盟内部在是否、以及如何报复上分歧严重,同时也怀疑自己能否在贸易战中取胜,而非出于对经济正统观念的坚持。
信心受损
面对更高的美方关税,正统做法应是欧盟努力在全球及内部降低其它贸易壁垒。冯德莱恩在协议签署后强调此点,并提到欧盟近期与南美南方共同市场、墨西哥、印尼签署的协议,以及依照前意大利总理德拉吉与莱塔去年报告建议提升欧盟竞争力的努力。
然而危险在于,欧盟对特朗普的“显然投降”动摇了布鲁塞尔的威信,可能削弱成员国对自由贸易和更深层一体化的支持。欧洲右翼民粹党派已将此协议视为欧盟无法捍卫国家利益的证据。法国极右领导人勒庞痛斥该协议是“政治、经济与道德惨败”,展示了“国主权被布鲁塞尔官僚主义碾压”。
德国极右德国另类选择党(AfD)联合主席魏德尔(Alice Weidel)称其为“欧盟的失败告白”;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嘲讽“特朗普把冯德莱恩当早餐吃了”。
同时,欧盟内部要求保护可能受冲击产业的呼声日增。欧盟已对中国汽车加征关税;如今欧洲钢企要求在美国对钢进口征收50%关税后,防止廉价钢涌入。虽然消费者短期将享受更低价格,但若全球贸易扰动被认为损害欧洲企业,保护主义呼声将更难被压制。
此外,欧盟被视为“软柿子”也削弱其未来谈判筹码。
本月的欧中峰会在解决贸易争端方面毫无进展,部分原因是北京不愿向缺乏影响力的欧盟让步。
几周前,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还谈论“全球欧元”机遇;如今,欧盟无法有效捍卫自身利益的印象,削弱了其作为地缘政治行动者的地位,也影响欧元走向全球的雄心。
正如冯德莱恩所言,关税协议确实结束了近期的不确定期。但长远看,欧盟更易陷入有害保护主义及内部批评的威胁,在全球舞台的议价能力更弱。
欧洲此次被羞辱的痛感,恐怕会在关税震撼消退后依旧挥之不去。


来源: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 ... ?srnd=homepage-asia
By Simon Nixon
August 1, 2025 at 5:00 PM GMT+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