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关于车的 (2005-3-3) powermao · 修建花园花费list (我的大花园) (2009-8-11) binw
· 贡献一篇:儿子在澳洲上学 (2005-9-23) Applepie · 唱出激情, 唱出风采 - 听13届青歌赛流行歌手王隽演唱有感. (2008-4-5) 往事随风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383|回复: 3

[心情小品] Clarity [复制链接]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7-23 19: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士多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士多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清晰 Clarity 的定义有几个内容,其中有一个:the ability to think clearly。

’to think clearly’ 的意思包括:‘理智地“,’合乎逻辑地‘ 等去思考,它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志,那就是能区分什么是’事实‘,什么是’幻觉。

87年初来澳洲,口袋里没钱,如果需要添置一些小家具家电什么的,就会在周末去逛跳蚤市场,买一些便宜货,记得买过好些东西,比如桌子椅子,toaster 等之类的家用物品。后来,还清了来澳洲借的债,有了几块钱的积蓄,就看不起跳蚤市场了,开始去Target, Kmart添置东西了,又过了几年,target和Kmart也不放在眼里了,要去逛Myer和David Jones了,买有牌子的东西了,我当时也注意到了自己的行为变化,和人聊天,也会得意地宣称,经济条件的提升也带动了自己的品味提升。记得有一次在墨尔本城里的David Jones看衣服,看到一件衣服很喜欢,试穿了一下觉得不错,但觉得有点贵,在犹豫不决时,那个营业员告诉我,这个牌子很有名,是Barbour(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牌子),他还说,这是英国皇室成员最中意的品牌,一听是王公贵族喜欢的东西,我马上买了下来,穿在身上有一种贴近了皇亲国戚的感觉。

人一点一点长大了,想象力退化了,头脑里的幻觉也越来越少了,现在,买任何东西更注重性价比和舒适或者纯粹是出于自己的爱好,对那些基于传统观念产生出来的附加值越来越无所谓了

活了几十年,终于开始明白了一些道理,比如,我们日常生活里的经历是确确实实的客观事实(factual),而我们赋予那些行为和物品的传统价值则只是我们自己的幻觉(illusory):天气冷了,穿多一件衣服,让自己觉得更暖和些,这是切切实实的经历和体验,而穿了某一件衣服“显示了时髦品味”,“提升了自己档次”,并“让自己与众不同”则纯属想象。

回顾这几十年来的心路历程,发现,跳蚤市场没变,Target, Kmart没变,Myer, David Jones 也没变,Barbour也没变,只是自己脑子里的想法在变来变去;不后悔自己曾走过的路,却很庆幸,自己最终能意识到,早先,想方设法去拥有一些东西,而且,一旦拥有了就让自己感到“与众不同”的东西, 其实只是Smoke and dust, the stuff of simple myth trying to be legend.(Epictetus语)

记得十多年前,和太太去英国度假,参观了温莎城堡后就在当地的小镇上吃东西,看到一家Barbour的专卖店,因为价钱比澳洲便宜,里面挤满了游客模样的人,争先恐后地抢购“皇室成员最中意“的服装,太太跟我说,不去买些什么带回去?我笑了笑,说,no, I can’t be bothered any more!


我们很容易区分出什么是主观,什么是客观:主观是存在于你的头脑里的东西,比如说,你的观念,观点,看法信仰等,这些东西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认知逐渐形成,你可以真的认为习主席是能给全世界指明方向的,你也可以说这是梦呓的一种,没关系,引起了争论就证明了这是一个主观的东西,各方自己可随意拿捏;客观存在于人脑之外,是个事实,比如说,火会烫伤你,地球是有地心吸力的,没人会为此争论,这也就证明了这是一个客观存在,但还有一个词是描述意识的,叫集体主观意识,本质上它还是一个主观的东西,只存在于人脑中,只是因为信的人多了,大家都认为这是客观事实,其实不然,举个例子:三四十年前,Kodak 公司进入了中国,很风靡(我有一个亲戚就是开了一个Kodak冲印店而挖到了第一桶金)。那时,每个人都会为自己有Kodak胶卷冲出来的照片感到骄傲,此时,Kodak作为一个“公司”,我们都以为这是一个客观存在,但某一天,因为某种原因,Kodak消失了,虽然那些曾经的工厂建筑还在,那些曾经在工厂里上班的工人还健在,那些曾经售卖Kodak相机胶卷的店铺还立在那里,但是,Kodak在中国消失了,是的,在我们的头脑里消失了。

检查一下,那些让你兴奋或者恐惧的事物,哪些是客观存在,哪些只是你头脑里的想象,搞清楚了,你就会发现,原来,生活没那么复杂,很多的追求和恐惧都只是一种游戏,有时候是别人(商人,政府,专家)在逗你玩,更多时候是你在头脑里自己逗自己,相信我,哪一天你不玩了,它就没了,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24 收起 理由
astina + 12 感谢分享
half-understand + 3 感谢分享
john-2204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7-23 21: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inn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inn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但是有时候,许多人不仅关注的是自身的主观想法,更在意他人的主观想法。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john-2204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7-24 02: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hn-22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22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innel 发表于 2025-7-23 21:15
但是有时候,许多人不仅关注的是自身的主观想法,更在意他人的主观想法。 ...

赞同!

发表于 2025-7-24 21: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豇豆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豇豆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老豇豆 于 2025-7-24 21:42 编辑
sinnel 发表于 2025-7-23 21:15
但是有时候,许多人不仅关注的是自身的主观想法,更在意他人的主观想法。 ...


人是群体性动物,天然渴望自己被人接纳,被认可,所以相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们往往更在意他人的看法。穿名牌,晒财富,讲排场都是向外界证明自身的价值,久而久之活成了别人眼中的自己。 但一个人自身的价值既不依赖身外之物决定,也不依赖他人的评价来定义。 真正的价值,取决于每个人内心的尺度。

对我而言,若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和想法,我会觉得自己像一头鼻子穿孔的牛,被人牵着走。我不愿这样对待自己,我才是我自己的主宰。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