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彭博社:微软称中国黑客利用SharePoint漏洞发动全球攻击
微软公司指控中国国家支持的黑客组织,利用其SharePoint文档管理软件的漏洞,展开一场针对全球企业与政府机构的攻击行动。
在周二发布的博文中,微软点名两个中国政府支持的黑客组织Linen Typhoon与Violet Typhoon,他们利用了SharePoint在本地部署版本中的漏洞进行攻击,而非托管于云端的版本。
微软还称,另一个中国黑客组织Storm-2603也在利用该漏洞。
微软表示:“对其它使用这些漏洞的攻击者的调查仍在进行中。由于这些漏洞被迅速广泛采纳,微软高度确信,攻击者将继续在攻击中整合这些利用方式。”
中国驻美大使馆在声明中回应称,中国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网络攻击和网络犯罪。
声明指出:“我们同时也坚决反对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抹黑他人。我们希望有关方面在界定网络事件时采取专业和负责任的态度,依据充分证据,而非毫无根据的猜测与指责。”
据两家网络安全公司CrowdStrike和谷歌旗下Mandiant的代表称,多个黑客组织正在利用这些微软软件漏洞。
据知情人士透露,黑客曾利用漏洞入侵欧洲与中东国家政府系统;在美国,受害机构包括教育部、佛罗里达州税务局以及罗得岛州议会。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研究中国网络攻击的专家贝宁卡萨(Eugenio Benincasa)指出,从攻击目标、手法及初步证据来看,这些行动符合中国国家支持的间谍活动特征。
CrowdStrike高级副总裁迈耶斯(Adam Meyers)表示,黑客至少自7月7日以来就已利用这些SharePoint漏洞。初期攻击看起来是政府背景所为,随后攻击范围扩大,显示“像是中国所为”。
他说CrowdStrike对该行动的调查仍在进行。
微软已发布补丁修复SharePoint中的漏洞。
美国教育部与罗得岛议会未回应记者的电话与邮件采访请求。佛罗里达州税务局发言人库蒂洛(Bethany Wester Cutillo)通过邮件表示,多级政府正在调查SharePoint漏洞问题,但该州机构“不会公开评论其使用的软件”。
据彭博社查看的一份网络安全公司报告称,黑客还入侵了一家美国医疗服务机构,并攻击了东南亚一所公立大学。
报告未指明受害实体名称,但称黑客试图攻击巴西、加拿大、印尼、西班牙、南非、瑞士、英国及美国的SharePoint服务器。
因信息敏感,该网络安全公司要求匿名。
据知情人士透露,黑客从部分系统中窃取了登录凭证,包括用户名、密码、哈希码及访问令牌。
帕洛阿尔托网络公司(Palo Alto Networks)旗下Unit 42的首席技术官兼威胁情报主管西科尔斯基(Michael Sikorski)表示:“这是一个高严重性、高紧迫性的威胁。”
“令人特别担忧的是,SharePoint与微软平台深度整合,包括Office、Teams、OneDrive和Outlook等服务,所有对攻击者有价值的信息都能在其中找到。”
全球成千上万家企业和机构使用SharePoint进行文档存储与协作。微软表示,攻击者主要针对那些在本地服务器上运行SharePoint的客户,而非使用微软云托管版本的用户。
网络安全公司Eye Security表示,这些漏洞允许黑客进入SharePoint服务器并窃取密钥,即使服务器已打补丁,他们仍能冒充用户或服务。
该公司还指出,黑客可通过后门或篡改组件维持长期访问,即便系统更新或重启也难以清除。
此次攻击事件令外界再度关注微软的安全问题。微软近年来多次遭遇重大网络攻击,并被指缺乏强有力的安全文化。
2024年,美国政府的一份报告呼吁该公司进行“迫切”的安全改革。目前,微软已聘用来自美国政府的安全高管,并每周召开高层会议以加强其软件安全性。
Eye Security表示,已发现超过100台服务器被攻破,涉及60个受害组织,包括能源行业、咨询公司和大学。受害者还包括沙特、越南、阿曼和阿联酋的组织。
今年7月初,微软发布了修复补丁,但黑客又找到了新漏洞进行入侵。
Eye Security首席黑客兼联合创始人伯纳德(Vaisha Bernard)表示:“黑客找到了绕过补丁的新方法”,可以继续入侵SharePoint服务器,“这让攻击得以继续”。他说,这些攻击并非有针对性,而是广撒网、尽可能多地攻入系统。
他拒绝透露具体受害组织的身份,但表示受害者包括政府机构、私人公司及跨国企业,分布于美洲、欧洲、非洲南部及澳洲。


来源: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 ... ?srnd=homepage-asia
By Jake Bleiberg, Ryan Gallagher, and Patrick Howell O'Neill
July 23, 2025 at 12:07 AM GMT+10
Updated on July 23, 2025 at 4:10 AM GMT+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