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孩子语言发育延迟问题(非自闭症的一个非典案例) (2013-3-9) H妈妈 · Mariah Carey演唱会现场版本之我的回忆 (2011-1-22) patrickzhu
· 与珊瑚礁和雨林浪漫相约-----凯恩斯大堡礁游记 (2011-9-29) 清凉 · 有Sydney harbor 3.5倍大的林肯港Pt Lincoln (2011-1-5) pangpan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3107|回复: 105

[行情讨论] 从地产总市值/GDP来看房地产泡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7 01: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hilg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hilg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philguo 于 2025-4-29 15:37 编辑

地产总市值/GDP是投资房地产最重要数据之一。重要性相当于股票的市盈率。一般来说超过3意味着房地产泡沫严重。

2024澳洲地产总价值超过11.032万亿。是GDP的4.12倍。高居世界第一。
美国:房地产总额50多,还不到60万亿,连GDP的两倍都不到。
中国:2020年中国住房市值62.6万亿美元,2023年47.85万亿美元,最新数据没出来,应该是3左右甚至低于3.
香港:2.99 .公认的高房价,2025年1月楼市总市值8.99万亿港币。GDP是3863。3亿美元。和港币29979亿港币。也跌破了3的倍数。
和澳洲类似的地广人稀移民国家,
新西兰:3.64(2021峰值). 9250亿美元/2536(GDP)。2024年931.27b/283.27b=3.28。考虑目前经济形式,大概率破3。
加拿大:3.01682021年 6.1T/2.022T=3.0168 按照目前状况,跌破3也是大概率。

日本1990年GDP是31859亿美元。地产总值20万亿美元。这是唯一一个能找到的超过目前澳洲的例子。

澳大利亚出口额于2024年11月43816澳元亿,2022年6月达到历史最高值54770.00澳元,下滑明显。考虑到在澳元从0.77贬值到0.64情况下。美元结算的国际贸易中,澳洲出口下滑的比数据显示的还要多。
上帝不会青睐懒惰的民族,澳洲没有未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27 07: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6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6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开始说世界第一。最后说日本是唯一超过澳洲的国家。

发表于 2025-4-27 07: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流金岁月7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流金岁月7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604 发表于 2025-4-27 07:41
开始说世界第一。最后说日本是唯一超过澳洲的国家。

有前提,1990年的日本。不是现在的

发表于 2025-4-27 08: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mino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mino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近准备卖房,墨尔本内东这一圈挣工资的很难。买的早才买的起

发表于 2025-4-27 09: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粤式油鸡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粤式油鸡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相对澳洲来说,中国房价很健康,不懂为什么论坛那么多唱衰国内房价的

发表于 2025-4-27 09: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mino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mino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借贴问一下,为何这个房子这么贵。700多万。530米地,房子大。我房子小100米,其他的都类似,为何只值530.房子大小这么重要吗
https://www.realestate.com.au/property-house-vic-toorak-147082236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27 09: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ngfi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ngfi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嗯, 还有一个是price to income ratio. 这个是个人层面的。也是很高。

还有一个经常用的是house debt to income ratio. 这个也是很高。

从进十年看,在我们前面的新西兰,加拿大都崩了,就差我们了。

发表于 2025-4-27 09: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ngfi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ngfi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bingfire 于 2025-4-27 09:59 编辑

但我们会崩吗?

目前看不见得。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过去几年的高利率,在如此高的利息下,房间基本不跌,个别还有稳步增长。这可是从0.25%一路加到4.35%呀。

这这么大的压力测试下都没事,而且现在又步入减息周期了,房地产未来18个月还得涨一波

发表于 2025-4-27 09: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mino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mino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ingfire 发表于 2025-4-27 09:52
嗯, 还有一个是price to income ratio. 这个是个人层面的。也是很高。

还有一个经常用的是house debt to  ...

我的房子要家庭税后收入35万才能贷款买的起,多少人税前能50几万工资的!还要没孩子。让我卖是原因是今年地税涨了50%,7万多了,太贵了,十几年钱买的时候才2万。逐渐加到4万多,今年房价跌了,还地税长这么多。不如卖了买个200万的。加上新西兰旅游,感觉好破败,一股当年东北下岗潮的味道。到处零元购。动了卖房的心思。

发表于 2025-4-27 09: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ngfi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ngfi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次更为有意思的是,货币政策叠加了财政政策。

不光光减息,这次还有政府政策推动。两箱叠加,这次怕是要涨个大的。

发表于 2025-4-27 10: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lackburni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lackburni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Blackburnian 于 2025-4-27 10:04 编辑
bingfire 发表于 2025-4-27 09:57
这次更为有意思的是,货币政策叠加了财政政策。

不光光减息,这次还有政府政策推动。两箱叠加,这次怕是要涨个大的。

Bring it on. I am very ready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巴菲特说别人恐惧时我们要贪婪, 王健林告诉年轻人,光有梦想不够,还要勇敢,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27 10: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ngfi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ngfi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那澳洲房价什么时候大幅度跌呢?

也很简单,政府狠下心来想让他跌的时候。个人估计在4年后。

发表于 2025-4-27 10: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ylvannu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ylvannu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ingfire 发表于 2025-4-27 10:01
那澳洲房价什么时候大幅度跌呢?

也很简单,政府狠下心来想让他跌的时候。个人估计在4年后。 ...

中国政府全力托举房市也没托住,就凭堪培拉那点能力?

发表于 2025-4-27 10:0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ngfi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ngfi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bingfire 于 2025-4-27 10:09 编辑

新西兰房价下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政策,取消负扣税,加入了CGT TAX.

知道吗以前在新西兰炒房,炒股是不需要交个人增值税的。非常夸张。

这个澳洲政府可以借鉴。

发表于 2025-4-27 10: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lackburni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lackburni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ingfire 发表于 2025-4-27 09:57
这次更为有意思的是,货币政策叠加了财政政策。

不光光减息,这次还有政府政策推动。两箱叠加,这次怕是要 ...

近20年来,每次选举完之后,房价都是进入新的上涨周期

巴菲特说别人恐惧时我们要贪婪, 王健林告诉年轻人,光有梦想不够,还要勇敢,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发表于 2025-4-27 10: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mino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mino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ingfire 发表于 2025-4-27 10:07
新西兰房价下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政策,取消负扣税,加入了CGT TAX.

知道吗以前在新西兰炒房,炒股是 ...

刚去过新西兰,感觉第三世界了。奥克兰四星旅店住的心惊胆战,半夜一个毛利人敲窗口要钱。走在街上那股感觉,回到了下岗潮时候的东北。再也不去了。

不过要是在涨,地税给我涨到10万,谁能拿得住。隔壁老太太大地,上网查了她的评估价格,一年地税要12万。不知道住了70年的她会不会卖。反正小街居民要联合起来要coucil重新评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27 10: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状元弗拉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状元弗拉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很多英国新西兰和欧洲人现在都拼命卖了房子往澳洲跑,白人区涨的很厉害。

发表于 2025-4-27 10: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mino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mino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lackburnian 发表于 2025-4-27 10:11
近20年来,每次选举完之后,房价都是进入新的上涨周期

2019年记得房子跌了,也是那年地税从3万涨到4万,所以记得清楚。

发表于 2025-4-27 10: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mino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mino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状元弗拉格 发表于 2025-4-27 10:18
现在很多英国新西兰和欧洲人现在都拼命卖了房子往澳洲跑,白人区涨的很厉害。 ...

不是吧,最近看见两个英国人把hawthorn,malvern房子卖了,说要回老家了。前同事,住的近,马上要开party送别。还有个法国人也说要卖回家

发表于 2025-4-27 10: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涯浪客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涯浪客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minos 发表于 2025-4-27 09:57
我的房子要家庭税后收入35万才能贷款买的起,多少人税前能50几万工资的!还要没孩子。让我卖是原因是今年 ...

有没有可能有人贷款20%买你的房呢?
足迹最穷地产投资人

发表于 2025-4-27 10: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wb1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wb1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minos 发表于 2025-4-27 09:57
我的房子要家庭税后收入35万才能贷款买的起,多少人税前能50几万工资的!还要没孩子。让我卖是原因是今年 ...


这个地税是因为是投资房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27 10: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oto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oto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还有一个 澳洲最大的银行 cba PE 20多了 , 已经超过了google, 5月份rba 大概率因为房地产泡沫不敢降息的。

发表于 2025-4-27 10: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lackburni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lackburni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minos 发表于 2025-4-27 10:20
2019年记得房子跌了,也是那年地税从3万涨到4万,所以记得清楚。

还是要看区, 看图我这区19年选举完后涨了, 但是20年因为Covid跌了, 不过后来疯狂补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巴菲特说别人恐惧时我们要贪婪, 王健林告诉年轻人,光有梦想不够,还要勇敢,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发表于 2025-4-27 10:3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wb1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wb1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会跌但不是现在 到帖子里没人关心的时候才是。

两党肯定无论如何要托市,试想贸易战如何还不确定,中国买的矿越来越少。房地产是唯一的支撑了,等到房地产垮的那天。。。不敢想象

发表于 2025-4-27 10: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mino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mino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ominos 于 2025-4-27 10:42 编辑
cwb1000 发表于 2025-4-27 10:28
这个地税是因为是投资房吗?


自助,要是投资更多。到头来政府才是大赢家啊。

十几年前241买的,然后相当于本地花了40万装修。实际花了8万多。现在卖房中介评估530.网上网站评估560.地税去年评估才350.今年一下涨到450.心中一万个草泥马奔腾而过。可能触及豪宅线了。地税涨了50%多。整个街要联名投诉要求重新评估呢。以前刚买的时候才一万多,不到两万。

准备换个200的房子,st kilda east,kew等地方,一年省55000的地税,生活都快够用了。

发表于 2025-4-27 10: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mino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mino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天涯浪客 发表于 2025-4-27 10:26
有没有可能有人贷款20%买你的房呢?

那我太高兴了。不过同区附近认识的华人,至少都是50%,还有110%的,不知道怎么弄到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27 10: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et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et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理性分析各种数据指标的,这些年都输给了大胆加杠杆的。

两党目前为了政治因素考虑,让房价一直上涨成为了他们的共识。纳税人的纳税以及移民的水龙头是做到这一点的底气。缺资金?税收优惠来刺激!缺人?移民口子松一松!房价可以做到永远涨。

但这样做损失的是年轻一代,也就是后来者,并造成贫富差距加大,社会治安恶化。更严重的是经济僵化,房地产一将功成万骨枯,其他各行各业都被高住房成本吸血而变得萧条。

只有等社会和经济恶果逐渐恶化,民众对炒房“搞”经济行不通达成普遍共识之后,政治上的考量变了,房地产才能迎来真正的转变。这一过程有多快?就这个共识多久能达成了,贪婪短视的人越少,就越快。

发表于 2025-4-27 10: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mino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mino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etox 发表于 2025-4-27 10:41
理性分析各种数据指标的,这些年都输给了大胆加杠杆的。

两党目前为了政治因素考虑,让房价一直上涨成为了 ...

感觉这东西总有个尽头,到了人负担不起时候,比如clayton要是平均200万了,谁也别买了,那就该跌了。

发表于 2025-4-27 10: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et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et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minos 发表于 2025-4-27 10:47
感觉这东西总有个尽头,到了人负担不起时候,比如clayton要是平均200万了,谁也别买了,那就该跌了。 ...

税收刺激嘛,200万买不起?1%首付够不够?还是压力大?再加上房贷利息全额抵扣个人收入所得税够不够?还是买不起?政府产权占比90%如何?整个国家的纳税当资金池来炒房,政策还不是有的是。

开放外国人购房,和本地居民购房享受同等待遇,全世界80亿的需求打开,卖国炒房,房价托得住托不住?招多的是,自由党从霍华德开始这些年炒房经验很足,能想到的招肯定比我刚刚2分种内想到的这些要多的多。

发表于 2025-4-27 10: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wb1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wb1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minos 发表于 2025-4-27 10:36
自助,要是投资更多。到头来政府才是大赢家啊。

十几年前241买的,然后相当于本地花了40万装修。实际花 ...

那真的是抢钱啊。
我孤陋寡闻了,是因为你不是一直在澳洲居住吗?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