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给大学毕业儿子的信 (2018-1-19) yang689 · 【分享】庆祝今天路考顺利+幸运过关 2005.4.4(有关路考经验+危险能力测试HPT) (2005-4-4) powermao
· 我的眼疾治疗经历,日常护眼TIPS和超详细的看各类医生的经历 (2013-5-27) jiajialing · “爱是一道光”---2014北欧追“爱”之旅 (长篇游记全部完成,Thank you for watching!) (2014-3-12) 羽裳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578|回复: 24

[其他] 青少年父母去看看这部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2 23: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青柠情绪驿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青柠情绪驿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etflix 剧热播的这部剧非常值得看:Adolescence (混沌少年时)
我的剧评放在影视版了,实际上更应该放在这边 -Adolescence (混沌少年时)那些危险父母一无所知
https://www.oursteps.com.au/bbs/ ... ead&tid=1862814
(出处: https://www.oursteps.com.au/bbs/)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13 07: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bcd1234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bcd1234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推荐《山花烂漫时》 一部取自真实生活题材的好剧 我在首集和未集的剧评中都有发感  宋佳和其他配角演技精湛 一群走出大山 改变命运的女孩子令人感概。豆瓣评分9.4  编 导 摄 演 都是一流  善良心软的观众会每集流泪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Annatina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4-13 08: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人性恶 VS 人性善?

发表于 2025-4-13 09: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面朝大海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面朝大海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了一两集,说得公立学校太夸张了。

发表于 2025-4-13 09: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eshu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eshu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说实在的,以前看美国校园剧,总是能被那些老师、孩子们的行为惊吓到,不知道是美剧喜欢夸张人性恶的一面呢还是美国的校园生存环境就是那么恶劣!

发表于 2025-4-13 13: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mo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mo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跟女儿一起看完了~很现实,关于霸凌与厌女还有网络负面情绪,并没有耸人听闻,只是出人命是最坏的可能。不要说公立学校,私立学校的群聊里也经常有这种厌女情节的传播,新闻不是也经常刷到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13 15: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青柠情绪驿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青柠情绪驿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缓缓 发表于 2025-4-13 08:43
人性恶 VS 人性善?



剧中的小孩并不是特别的恶,杀人也是有相当大的冲动的成分。这种冲动既有年龄的因素,更有家庭的因素——父亲就是情绪冲动的人。
但是他家庭也是个普普通通的家庭,父母的关系甚至还不错。
这是更让人害怕的地方。
我们以为杀人犯多半是家庭多糟糕,或者他本人平时就多坏,都未必。。

发表于 2025-4-13 15: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青柠情绪驿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青柠情绪驿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imoo 发表于 2025-4-13 13:47
跟女儿一起看完了~很现实,关于霸凌与厌女还有网络负面情绪,并没有耸人听闻,只是出人命是最坏的可能。不 ...

是的, 很现实,这是公校私校都有的问题,只不过父母经常对这些一无所知

发表于 2025-4-13 15: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青柠情绪驿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青柠情绪驿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把发在影视版的帖子转过来吧,这个题目放在这边更合适,还能多挣两分。


1 内外因素的叠加- 在好奇、冲动而敏感的年龄,撞进了黑暗森林般的网

剧一开始就给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命案:一个13岁的、看起来瘦弱敏感的男孩杀了同校的、他并不太熟的同校女生。而这个瘦小的男孩子看起来并不是带着坏相的那种,他那细胳膊让人难以置信能举起刀。

看完剧,我觉得发生的又很合情合理,是多种内外因素的叠加造成了这一起悲剧。这些生下来就在有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世界里长大的孩子,在好奇、冲动而敏感的年龄,撞进了黑暗森林般的社交媒体网。

13岁,是青少年可能已经有了性冲动的年龄,而他们对性的认知又是很片面的。他们对网上传播的关于异性的说法真假难辨。

13岁,又是极度在意同伴认可的年龄,对popularity的追求往往是这个年龄的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而许多家长并不知道这对孩子的重要性有多强。

社交媒体,在这个案子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社交媒体上的点评嘲讽成了公开的羞辱。有人在网上散布女生私下发的裸照,于是全体男生都看到了。社交媒体使偏激观点和青少年的激烈情绪都得到数倍的放大,学生中间情绪涌动,而老师和家庭对青少年世界的一无所知,老师和当警察的爸爸都甚至看不懂孩子们在网络上用的符号。

一群半大的孩子在黑暗森林里嬉戏,而成年人对此一无所知。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swordmich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4-13 15: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青柠情绪驿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青柠情绪驿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 社交媒体的伤害 - 活在虚拟世界里意味着什么

迄今为止大部分为人父母者,无论80后、90后、95后,都经历过没有互联网的童年,而这一代还在中小学的孩子却是从小伴随着智能手机、社交媒体长大的。

真实的社交 vs. 虚拟社交;
跟真人玩 vs 跟手机玩;
亲眼看世界、亲身接触世界 vs 透过屏幕信息接收关于世界的知识

父母和孩子的经历、体验都有很多不同,父母可能想不到,手机陪伴孩子越多,越会削弱孩子对世界的真实感知。

剧中的男孩,相信了网上厌女团体传播的80/20法则:80%的女性只会被20%的男性吸引。成年人可能会看出这是一个偏激的言论,一笑了之。但是在网上越偏激的言论越能吸引注意力,越能激起焦虑,越容易传播。

这个男孩并没有女性朋友,所以对女生的想法也是没有概念的。他整天待在屋里上网,很少到外面去接触人,对于人们/异性怎么交往没有多少切身体验,就很容易轻信网上的这类“知识”。假若他经常到公共场所去多接触一下人群,就很容易看到,大街上的很多普通人都找得到异性伴侣,根本不是什么80/20法则。

社交媒体为博流量,算法偏好那些吸引争议的偏激言论,而还没有在真实世界里生活多久的孩子就成了垃圾信息的受害者。

发表于 2025-4-13 15: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青柠情绪驿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青柠情绪驿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3)成年人的盲然

剧中,学生中间发生的事情都在学校传炸了,学生们的情绪都爆棚了,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成年人们——老师和父母却毫不知情,仿佛生活在另一个世界。成年人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学生中间发生了什么事、给他们造成了什么冲击、孩子在他们的小社会里有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有什么困惑在困扰他们。他们看到的是每天按时出现的孩子,是他们难以理解的行为——关在房间里,教室里的敌意,成年人搞不懂的不快乐。

这种隔绝如此彻底,哪怕是在孩子给家长指出线索,把社交媒体上公开的发生的post拿给家长看,那个见多识广的作警察的爸爸也没看出端倪。因为孩子们在社交媒体所用的表情符自成一套密码,不是他们同代圈子内的根本看不懂。

在很大程度上,这种隔绝的状态是青少年有意为之。青少年需要独立空间,需要一个隔绝父母的干涉和监管的空间,所以他们要专门使用成年人不懂的语言符号。他们用关上的房间门、看不懂的密码符号把成年人隔绝在他们的社交媒体世界之外。他们的身体在成年人看得见的房间里,他们的精神在成年人看不懂的地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13 17: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面朝大海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面朝大海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完了。
其实吉米的家庭还是蛮有爱的。

现在的孩子们都用snapchat,偶尔瞟一眼都是符号和缩写,确实懵逼。但是绝大部分家长也做不了什么,反正我是进不去孩子们的世界。

我的措施是尽量晚点给娃智能手机,然后就是10年级以前用电脑不能进自己房间,只能在公共区域用。

发表于 2025-4-13 17: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eshu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eshu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没有看过这个剧,所以下面的评论不是专门针对这个剧的。
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我还是信奉老祖宗的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对孩子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就是7岁之前,如果父母能在这7年中,投入精力,把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心理建设等帮孩子打好基础,之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慢慢放手,只在关键问题是提点一下,那孩子就基本不会走偏,亲子关系也不会在孩子走入青春期后成为问题。但现在的家长多数是在孩子小时候疏于陪伴,纵容娇惯,到青春期才慢慢发现问题,这时候再上劲儿,那也是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孩子在最迷茫的年纪,没有基础的人生观引导,没有疏通的亲子关系协商,不出问题,那是幸运!

发表于 2025-4-13 17: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面朝大海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面朝大海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剧看了有点抑郁,我觉得父母看看可以,不适合孩子们看。
孩子们还是适合看一些正面,积极,阳光,经典的东西。

发表于 2025-4-13 19:3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vid72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vid72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红书上很多都指责父亲,说他的父权主义是儿子厌女的罪魁祸首。个人觉得他父亲没有原则问题,性格上的瑕疵不能被无限上纲。如果还指责父亲是罪魁祸首,那只有天使家庭才能符合要求了。

再有,心理分析师问吉米懂不懂得女孩的死亡意味着什么?吉米说yes。实际上十几岁乃至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真的是漠视生命,既有他人生命,也有自己生命。他们知道死亡就是活不回来了,但是死亡造成的社会影响、家庭影响,他们不懂也不关心。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轻人热衷于超速飚车、无谓的冒险,而新洲法律特别规定红P开车在某时间段只允许有一个passenger。

总之,诸多社会问题叠加共振,产生了吉米事件。感觉现在的Teenager是网络时代的小白鼠,在教育网络时代的子女问题上父母也是小白鼠,现阶段真是没啥实质上解决方案

发表于 2025-4-13 19: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面朝大海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面朝大海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vid72s 发表于 2025-4-13 19:33
小红书上很多都指责父亲,说他的父权主义是儿子厌女的罪魁祸首。个人觉得他父亲没有原则问题,性格上的瑕疵 ...

不觉得吉米厌女,他不过是被那个被杀死的女生语言bully得太厉害了,失控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13 23: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mo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mo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青柠情绪驿站 发表于 2025-4-13 15:53
(3)成年人的盲然

剧中,学生中间发生的事情都在学校传炸了,学生们的情绪都爆棚了,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 ...

没错~就是这种感觉。父母一无所知,一直以为大部分青少年都是活泼可爱阳光热血的。成年人有成年人的烦恼,所以也很难理解青少年有吃有穿,为什么暴躁为什么愤怒为什么伤心。实际上现在社会的戾气早早就污染校园,从互联网开始,父母如果没有经常网上冲浪,跟小孩聊天,真的很难得知那些奇奇怪怪的信息。

发表于 2025-4-14 01:4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liaTu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liaTu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JuliaTung 于 2025-4-14 01:58 编辑

一口气看完了,谢谢楼主推荐,真让人深思。

最后一集看得最痛苦,Jamie打算认罪,他的父母和姐姐都非常伤心,不是伤心他被定罪,而是伤心需要直面自己家人是杀人凶手的事实。而且Jamie被拘禁后,他的家人要承受一切,基本上是社死,我都不知道他爸以后怎么继续做生意。家里经济条件似乎不大好,爸爸的做工车被涂鸦,他想自己洗掉,说负担不起重新给车喷漆。

有一个小细节,正好两父子呼应起来,就是Jamie说他踢球踢不好,他爸都不跟他进行眼神交流,他觉得他爸对他失望;他爸则跟他妈复盘他们的教育方式时说起同一件事,说他踢得太菜了,最后老被叫去守球门,他觉得别的爸爸都在笑他,很没面子。

学校的环境非常恶劣,警官的儿子Adam被公然欺负,好多人故意往他的餐盘里扔垃圾;课堂纪律差得令人无语,连老师都是粗话连篇,对着学生尖叫,也不负责任;杀人案出来,警察还什么都没公开,学校里都传遍了。

Jamie在跟心理医生交流的那一集明显可以看出他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两度暴力失控,威胁心理医生,说了好几次觉得她是有钱人家(看得出来还是羡慕别人有钱的),最后又说他挺喜欢这个医生,问她有没有一点点喜欢他?当然我认为这不是男女之间的喜欢,但他对于情感的理解似乎有障碍,一般人被这样恐吓怒骂,回头又问人家喜不喜欢你,正常人都不喜欢吧?另外那个关押他的培训中心的监控员有够恶心的。

Katie也有些问题,喜欢一个男生,就给他传了裸照,结果被到处传,还被评价飞机场;Jamie觉得有机可乘想跟她约会,结果被鄙视,她的意思就是我再惨也不会沦落到跟你这个矮穷矬约会吧,你也配?本来拒绝了也没什么,但她因此把气都撒在Jamie身上,在社交媒体上对他各种语言暴力,正好又碰上心理有问题的Jamie,结果就悲剧了。

总结起来就是各个环节都出了问题,失败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身心理问题,最终造成最坏的后果。

发表于 2025-4-14 12: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esu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esu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这部剧还是有不少破绽
Jamie捅死了人后 被询问脸不红心不跳的 要么就是杀手本质要么就是个完全心理变态
杀人的事情从时间地点和凶器都是策划过了的,那显然这小孩也不能算突发情绪崩溃的激情杀人。说明骨子里就是坏的。
Jamie智商其实也不高,他这样在心理医生前发飙,很可能会得出个对他相当不利的结论。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4-14 1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杀人犯估计都是对生命没有敬畏心的,有情感障碍。可能有后天因素,如童年经历,但也可能是天生。脑子缺某些化学物质。

发表于 2025-4-14 13: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liaTu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liaTu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cesun 发表于 2025-4-14 12:14
我觉得这部剧还是有不少破绽
Jamie捅死了人后 被询问脸不红心不跳的 要么就是杀手本质要么就是个完全心理变 ...


他一直说他没有做,似乎也确信自己没做,还说自己没做错,好像分不清现实和虚幻世界的分别,在关押了七个月后仍然在心理上没有接受自己杀了人的事实,这就是网络对他的精神和心理造成的毒害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14 17: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青柠情绪驿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青柠情绪驿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4) 父母给了怎样的影响

上面有几位朋友提到这男孩杀人,可能是天生坏种。
有的人格障碍确实可以说是有天生坏种的可能性更大,比如反社会人格障碍。但是青少年的人格还未定型,还不能说13岁的孩子是什么人格。不过他确实有偏执 (对拒绝很敏感并且要报复)、反社会 (有计划的暴力行动,缺乏悔意)和自恋(对认可的极度渴望及失望后的暴怒)的特质。在发生杀人案之前,他已经有抑郁和情绪控制困难的问题。

可以看到,他极为需要他爸爸的认可而没得到,他应对情感的方式也是从爸爸那里学来的——易怒,冲动,情绪失控地爆发。

在这个家庭里,父亲的情绪控制着整个家庭,他一发脾气,其他人都要迁就他。母亲和女儿是帮他消化情绪、安抚他的人。他们这种沟通模式也许一直保持了十几年了。也许这在男孩的心中就形成了男人和女人不同的角色模版。他们的儿子更认同于父亲,女儿更认同于母亲,两个孩子行为截然不同,却来自同样的父母沟通模式,因为他们认领的性别角色、家庭角色不同。这对父母在剧末说“女儿也是他们养的“ 言外之意是同样的父母养出的孩子一个那么乖,另一个那么糟。 其实就是这个原因。

这个家庭里的情感表达是被压抑的,有这么一个易怒的父亲,其他人自然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以免激怒他。可想而知,孩子们遇到问题和困惑时,也就不能在家里讲。家里的疏解渠道是堵塞的,这也促使孩子们转向网络。







发表于 2025-4-14 17: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青柠情绪驿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青柠情绪驿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uliaTung 发表于 2025-4-14 01:46
一口气看完了,谢谢楼主推荐,真让人深思。

最后一集看得最痛苦,Jamie打算认罪,他的父母和姐姐都非常伤 ...

他爸爸就不愿承认是自己儿子干的,儿子面对铁证也矢口否认,叫 “不是我”,都是心理上不愿意承认过错和责任。睁眼说瞎话的有时就是这样。

发表于 2025-4-14 18: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藍莓豆丁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藍莓豆丁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藍莓豆丁 于 2025-4-14 18:58 编辑

我觉得最根本的问题是这个孩子从小没有树立好正确的价值观和判断力。在Interstellar电影有个追飞行器的情节。儿子在开车,老爸在低头看追踪器一直叫继续开不要停,开到悬崖边快掉下去,老爸才被呼唤声中猛抬头叫停车。在老爸劫后余生的目光下,儿子说是你叫我不要停啊!由于有电子产品,现在的小孩成长环境更复杂了,只有从小树立根深蒂固的正确价值观和判断力,才能使他懂得在错误的悬崖边自己急刹车。

发表于 2025-4-14 19: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ng_lil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ng_lil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久没在Netflix看到这么吸引人的剧了。
我感觉导演其实未必是要谴责具体某一个人(比如父亲)或学校/同学/老师/social media,而是想要唤起人们的concern和思索吧。每个人,每个环境,每件小事,都对周围产生着作用。说实话,如果真的有某一个人可以给这个悲剧背锅,倒也简单了,责任清晰。但是,责任真的这么清晰吗?很多时候,悲剧没有发生,是侥幸,是概率,但是一旦发生,就是无可挽回的惨剧。
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想一想自己应该怎么做。作为父母,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味强势或者一味妥协恐怕都不可取。但即便同样的父母与环境,也可以养出完全不同的孩子,也许孩子自己也不是没有责任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scorpio_molly + 3 有共鸣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