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金融时报:英国难以接受“大西洋主义”的终结
自苏伊士运河危机以来,和美国的“特殊关系”,一直是英国安全的基石,但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
英美联盟的困境
在英国政府内部,即便是白厅(Whitehall)最隐秘的角落,一些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问题也很少被讨论,因为答案可能过于痛苦。例如,面对特朗普总统对欧洲盟友的蔑视,人们不禁要问:如果美国总统决定关闭英国的“三叉戟”(Trident)核导弹系统,英国政府会怎么做?
拥有越多,就越不愿承认一切可能出错,这是人性与冷酷现实的碰撞。
问题越严重,就越应该未雨绸缪,认真思考那些看似不可能发生的情况。
特朗普的乌克兰协议与英国的处境
如今,英国工党领袖,首相斯塔默的政府正面临这样的现实,特朗普政府正试图与普京达成一项双边乌克兰和平协议。该协议将让俄罗斯洗清罪责,迫使乌克兰割让领土,并剥夺其加入北约的安全保障。
而美国的欧洲盟友,则被排除在这一以“实力至上”为原则的欧洲安全架构重塑过程中。
特朗普的立场彻底否定了北约及美国自1945年以来所提供的安全承诺。这对所有欧洲国家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尤其是那些曾受苏联统治,如今面临俄罗斯威胁的前共产主义国家。但英国的脆弱性尤为明显,它依赖大西洋主义(Atlanticism)超过半个世纪,而脱欧进一步加深了这种依赖,使英国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立。
英美“特殊关系”的现实
自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宣告英国帝国时代终结以来,英国的安全一直依赖于与美国的“特殊关系”。英国的武装力量以与美军并肩作战为基础,两国的情报机构紧密合作。
此外,英国之所以仍被视为核大国,完全是因为美国提供了“三叉戟”导弹系统,以搭载英国自行制造的核弹头。
每当英国官员谈及以北约为核心的防务战略时,实质上他们指的就是美国。
因此,当斯塔默下周前往白宫时,他试图对特朗普的单边主义表现出外交上的忍耐也就不足为奇了,这符合英国一贯对华盛顿采取的温和外交政策。
唐宁街甚至提出,斯塔默可以充当特朗普与欧洲领导人之间的“桥梁”,但这一比喻颇具讽刺意味。布莱尔首相当年选择支持小布什推翻伊拉克总统侯赛因,最终发现“桥梁”往往只是被人践踏的道路。
布莱尔曾告诉我,他认为英国首相有“义务”与白宫的主人保持良好关系。
斯塔默如今面临的抉择则是:要么假装英美联盟仍可修复,要么承认英国需要彻底重塑外交政策。
英国官员表示,所谓“特殊关系”如今几乎不复存在。
英国的核威慑是否真正独立?
至于英国的核威慑,它从未真正独立。
这正是为何历届英国政府总是坚持强调它的“独立性”。1962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同意向麦克米伦(Harold Macmillan)政府提供“北极星”(Polaris)导弹,但附加了一系列条件,规定这些潜射导弹将被纳入北约体系。
至于“独立性”,麦克米伦所能争取到的最优条件,仅是英国在极端情况下可以收回使用权。
如今,英国政府计划投入数百亿英镑升级“三叉戟”系统,以确保其未来几十年的可用性。然而,尽管英国首相理论上有“按下按钮”的权力,但真正维持该系统运转的却是美国。
英国虽制造核弹头,但导弹本身是从美国租借的。
因此,尽管美国总统并没有实际的“关闭按钮”,但他确实有能力让“三叉戟”系统失效。
特朗普的不确定性让问题变得更复杂
当然,在北约仍被视为西方安全基石的情况下,这些问题都只是理论上的假设。目前尚无迹象表明特朗普会直接违反美英核合作协议,但世界已然改变。对于一位视普京为盟友,并公开谈论将加拿大纳入美国版图,夺取丹麦的格陵兰岛以及控制巴拿马运河的总统,任何事情都不能再被视为“不可能”。
英国的安全前景
“三叉戟”系统一直被视为英美关系“特殊性”的象征,但它的基础是北约,而北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英国必须正视一个尴尬的问题:
如果特朗普削弱北约,甚至决定“关闭”英国的核威慑,英国该如何应对?
要找到答案,首先需要从地缘政治角度出发。
英国和欧洲的安全密不可分,过去如此,现在仍然如此。


来源:
https://www.ft.com/content/762cd291-2a62-4e00-b69f-c60f9ee31a6e
Philip Stephens February 21 2025 |
|